现在的生活水平可以说已经不错了,为什么却怀念过去六七十年代的生活?

简单一点76475704


用几张图说明那个时代的美。

活在父母一辈口中的那个年代,我一直以为是黑白的,直到看到80岁高龄的翁老的照片,才惊觉那也是一个彩色的时代。

但如果选择一种最能表达那个时代的颜色,我想应该是红色。红色,几乎是那个年代中国最为普遍和恰当的抽象表达元素。很多外国的摄影家和电影工作者,都会用这个色彩来描述当时他们所看到的中国。所有的激情、变革、希望,都可以用红色诠释,舞动的红旗,飘扬的红丝带,遍布大街小巷的红色宣传画……将一个时代的脉搏跳动展现出来。

- 红色中国 -

翁乃强摄影作品欣赏

20世纪60年代,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五一”劳动节表演

1964年,大雪过后,北海公园一片白皑皑

1969年,天安门的游行队伍

1969年,群众庆祝党的“九大”胜利闭幕,中央民族学院的师生表演节目

20世纪70年代,广州制作南狮狮头的老艺人

1976年的天安门广场,人民群众欢庆

20世纪70年代,“五一”劳动节,孩子们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表演节目

20世纪70年代,大连獐子岛的清晨,渔民在晒渔网

20世纪70年代,江苏淮安农民在手工缝制地毯

1970年,在中山公园参加“五一”劳动节演出的孩子们

20世纪70年代,上海外滩,清晨练太极拳的人们

20世纪70年代,北京的外文印刷厂在印刷毛主席像

1970年,毛主席畅游长江四周年之际,什刹海举行纪念活动,少年们背着红缨枪泅渡

1977年,晨光中的毛主席纪念堂

1977年5月,刚刚竣工的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内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市民把刚刚买的电视机拉回家

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市民的生活

20世纪80年代初,秦始皇陵边,妇女在出售手工缝制品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使各地市场逐渐活跃,春节期间的地坛庙会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是却依旧深深烙印在他们心里。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我是60后,确实是很怀念过去的生活。虽然现在收入高了,物质丰富了。但是生活压力增大了,无时无地都会感到生活的压力巨大。生活中不能没有钱。生活中没有免费的东西,而且费用、价格都不低。

怀念过去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没有了

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给予人们丰富的物质。多数人不再为吃饭穿服发愁。但人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不再是80年代以前的了。现在是市场化,一切以金钱为中心,以利益获得为中心,以利益交换为中心。

2、生存压力大

生活的费用大幅度上升。

生不起,小孩的抚养费高;上不起:上学费用高。病不起:医疗费用高。死不起:丧葬费高。娶不起:婚嫁费用高。住不起:房价高。

中年人下岗失业后,工作难找。

3、价值观扭曲

攀比之风、追星之风、腐败之风、造假之风是一风高过一风。

卖淫嫖娼,买卖人口,吸毒贩毒等丑恶现象屡禁不绝

4、两级分化严重

政策、特权让一部人暴富起来了,这些人的财富都不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得来的。

富的富得流油,穷的穷得吃饱饭都难。

5、生存环境恶劣

自然环境污染严重,雾霾、空气污染、水污染、化工污染就在身边。


冬天的牛2


这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去,物质贫乏,农民长期吃不饱,市民工资也很低,但是精神生活比较满足:没有医疗、住房、子女上学、大中专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压力;人们的生活水准都没太大的差异;社会治安好;但是,出身不好、犯过罪判过刑的人、当时的地、富、反、坏、右受到长期监督,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子女,所以这类人群那时过得并不好。那时,对公民的要求很严,你如果偷个东西就倒霉了,重则判刑,轻则迁回老家接受群众监督,可以说一辈子就完了,所以没人敢违规违法!

而今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但是贫富差距也拉大了,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现象,包括腐败问题、金钱万能问题、子女上学就业、住房、医疗、双轨制等,给大众群体带来很强的精神压力,怀念过去也就很自然了!


满都拉图46242307


你提这样的问题,乍一看,还挺意思的,与我的一些奇々怪々的想法雷同,不谋而合。不用问和不必多问,你肯定是从那个时代和年代经历过千难万难与千难万险的苦难生活中,过来的70年代前后的后生。可以说,你、我是同病相怜之一条藤上结着的两只苦瓜,一端是你,另一端是我,……

上个世纪之六、七十年代,明确地讲,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我国刚々经历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战火的洗礼,浴火重生,百废待新,一切的重建跟扩大和恢复,农业、工业、国防科技与医疗事业等々,都需要重新布置和部署,许多生产部门的报告计划都重新开始提到了正常的生产轨道上来了。其中,就包含、包括着人们日常的生活水平上。那个时侯,人们一般早晨吃得玉米糁籽做的秣糁,中午吃得用玉米面做得搅团,或用玉米面漏得漏鱼儿,俗称“河马鱼”。(因与河中的暗斑小头鱼,有几分相似,而得名)。一天两顿,几乎天々如此。如果有哪家十顿半月的吃顿用麦子面粉做得“糊々面”,在当时可是非常稀罕和稀奇的、天大的大喜事儿,整个村子、庄里都感觉到十分漾慕和羡慕,不大功夫,只一小半会儿时间,便一传十、传遍了整个村庄。那个时代的父辈们,各个吃得粗糙的粗粮,食不裏腹。穿得衣不憋体,大补巴摞着小补巴,补丁摞补丁的,家々如此,户々一个样,家々户々的谁也不笑谁,谁也不恨谁。大家同劳动,共命运,一个村里,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真可谓“你穷我助,我穷你帮”的“乌托帮”式的人类大一统、大统一的共产主义。白天干着繁杂和繁芜的高强度之繁重的重体力活儿,晚上,奔走着十里八乡至一、二十里路程的工厂里去看电影等娱乐活动。那个时代的人们,好象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困难,什么叫累似的,整天价只知道白天干活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直至改革开放的那几年结尾才算结束。整天、成天价不是播种,就是收割的。要么就是冬季修水平梯田,要么就是参加生产队里硬性分配的从河滩上背沙石,义务修公路任务,而且时间紧,任务重。一年四季,都没有闲暇、休息的时间。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准都普遍地十分低下,生活虽然艰苦,一家至少有四、五个,甚至六、七个,或者七、八个、八、九个孩子的,姊妹、兄弟众多,其乐融々的。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依次类推。开学报名费1块、1.5至2元钱。一个大作业本0.14元,一本语文课本0.23元。学生上学,到各村学校去上学。有小学、初中、高中的,简直方便多了。一学期下来,各种费用加起来,不到10块钱,最多七、八块钱,有时还有剩余。那时的大肉六、七毛钱一斤,一块钱可以买5盒火柴;10颗水果糖,而且水果糖还比现在的奶糖还甜和好吃;一斤多大肉;还剩余一角多钱。那个时代,工人的工资低,刚参加工作的一月也就十六、七块钱,但却基本上能养活自己后,还绰々有余。那时的物价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人见人爱的。没有相互欺诈、欺骗行为等的发生。孩子们互相玩耍、嬉戏、打闹,走到谁家肚子饿了,谁家吃。整日价由早玩到黑,不黑不回家。今个这儿有电影,明天那儿有电影,下午野雀还没落窝,便三个一群、五个一簇的,给大人连招呼都不打,便跑去一、二十华里路程的地方,去看电影。

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保守、落后,但没什么坏心眼。人对人,那么倾其所有,全力以赴地、全身心地帮助你。大人如果需要出门,便把钥匙交给邻居家的大爷、大婶家们,你放学了大人还未回来,你可以在邻居家吃饭、歇息和休息。那真是“门不闭户,夜不拾昧的”。可是,现在……?所以,我时常也和你一样,常々回忆和怀念上个世纪六、七年代的生活时光,那时的人们生活压力小,也没多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现在,社会各方面都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品都普遍提高了,孩子们上学的书本也全都免了。农村里,各项费用也全免除了,而且,你种地国家不但不收你的任何费用,种地国家还给补贴。国家还出台多项优惠惠农政策,鼓舞、鼓励你脱贫致富等多项政策措施,激励你发家致富。可是,却老是提不起精神。与上个世纪,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总还是心有余悸,两厢比较的话,也不知症结所在。

L:2018年4月9日。


回忆19561


六七十年代的天是蓝蓝的!

六七十年代的小河沟里是有鱼的!

六七十年代的粮食和蔬菜是无公害的!

六七十年代的人是懂得知足的!

六七十年代的生产对干部是带头干活的!

六七十年代的官员是为人民服务的!

六七十年代的人民是没有攀比心的!

六七十年代的女人是知道羞耻的!

六七十年代的男人是受得住寂寞的!

六七十年代的孩子是纯真的!


半杯红酒品人生


数日前偶遇一旧友,现在记录谈话中友的一段话:

"虽说现在钱有了,想吃什么,到市场上买,应有尽有,肚确实饱饱,但心却空空。空的原因为,闲时,节日,想到乡里范围内逛逛,无处可去了。二十五年以前,乡里地域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二为山丘地,山坑田,六分之一为湖塘沟渠,其余属平洋水田。每次到野外,望不尽的青山绿水,爱不完的自家他家果树瓜豆、麦稻青菜。兴趣来时,戽戽鱼、摸摸田螺,回家来,一餐原生态美食,二两浊酒,满满的踏实一一乡里的山湖田园,给了我们取之不尽的生活来源。

而现在,乡村地域,只剩不到十平方公里,水体基本没了,走到哪,楼挨着楼,房连着房,拥挤了,人际关系却日渐冷漠。生活的出取,全靠打工。一旦没工打了,肚还能饱吗?而且,今天能饱肚的食品,却又尝不到当年的美味。

我想念我牵了15年的那头耕牛,我怀念曾经年复一年的耕种收成,我记得我为时年八节而准备的、精心养护的那些鹅鸭鸡的模样……”


飘向乐乐


不患穷换不均,过去的人们都穷,穷得吃饱饭都难。而今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生活水平比马克思幻想的共产主义或者高于天堂的生活水平。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曾经对共产主义的标准这样定义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人们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标准在前苏联是非常难的。

而今当人们面对现在无比幸福的生活还十分的不满足,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对于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能就是一种对比,得与失就是幸福。今天社会确实有许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贫富不均,什么看病贵,学费贵,住房贵等等。可是人们要是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自寻烦恼。学费贵,我们不上大学行不行?奶粉贵,为什么不吃母乳?房子贵,也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房子何其多,为什么要把人的一生都压在房子上,愚蠢不?要知道凡是有人的社会就不可能完全平等,是个虚幻的误区,还给我们制造很多矛盾。


思想加29454


之所以怀念,因为那个时候有父辈一代的青春,毕竟,昨天都充满故事,怀念过去,也是对青春的追忆;之所以怀念,因为那个时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日子,每个人都置身于其中,怀念过去,是对过去的承认;之所以怀念,因为我们一直在成长,毕竟岁月不等人,怀念过去,更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惆怅!

从推到一个旧制度建立一个新秩序,到改革开放,发出中国最强音。这中间发生的各种变革,倒逼了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处事方式,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缺失!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于是就出现了一种选择性的集体失忆和怀念!

作为没有经过那个时代后来者,但从文献记录中、从实物的留存中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澎湃与火热!作为一个新秩序建立的时代,每个人都参与了那个时代的建设,投身其中,到工厂、到矿山、到农村、到山庄窝铺、到田间地头、到工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都有他们年轻一代身影,用行动发出时代最强音!在建设新中国这个大旗的指引下,在集体主义思想的渲染下,在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蓬勃下,在共产主义者信仰的强大支撑下,他们忽略了物质上的贫乏与短缺,带着精神上的满足和饱满,信心百倍的去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之中。

然而,时代的发展,最终要改变、要失去一些东西的。年轻一代生长的环境注定不知道这个过程缺失了什么和得到了什么,只知道拥有了什么。而父辈们,从那个时代走来,经历了时代的变革,在时代碰撞之下,注定忘却不了那个战天斗地,让自己心潮澎湃的葱茏岁月,毕竟那个时代有他们的信仰和追求,有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怀抱!




人文潞泽


那时候的生活虽不如现在富裕,可能对于吃饭都是一种奢侈,但是那时候的人思想都挺淳朴的,喜欢分享,愿意分担,谁家一有点什么事,全村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出动,这些可不是钱能买来的,那是一种心净。现在的人,物质生活是一点也不用担心,但是相反人心去人越来越远了,我觉得有一下几个原因:1.社会整体经济提高,劳动减少;以前的人为什么连吃个馒头都觉得香,现在的人就算天天吃着山珍海味都觉得无味;2.欲望太大;以前家家户户的经济情况都差不多,所以心里都比较平衡,现在不是,现在的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自然欲望也会无限变大,而欲望又是无限的物质是有限的,自然获得满足欲望的手段也是残忍的。3.诱惑太多,——随着手机功能的人性化,人们为之倾迷的程度越来越重,像现在朋友圈、空间、一系列娱乐平台;可谓无奇不有;原先手机时带来便利,现在看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疏远了人心。4.本性的丢失(根本),随着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好,人的本性也在丢失,忘了感恩、忘了孝敬、忘了交流,甚至快忘了如何做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多少对生活感到迷茫,这或许就是原因。

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问题了,可以说已经衍生到社会层面了。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了,病因也不是一下能定义的。


就徘徊勒


那个时代是人民从一穷二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发展过来的,人民团结,大协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过耒的,社会消灭两极分化,公平,公正,安居乐业的时代,那个时代,全国经济均衡发展的时代,一个把发达地区的先进科学技术向落后地区,偏远地区输送,发展的年代,三线建设使内地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毛主席时代短短二十八年,把一个一穷二白,落后积贫的中国,建设成一个工业国,了不起的时代,政府廉政廉洁,这样的时代,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