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依靠“骑兵核武器”的马镫,游牧民族就能击败农耕文明吗?

仅仅依靠“骑兵核武器”的马镫,游牧民族就能击败农耕文明吗?

马镫是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出现的。 马镫又被西方马文化研究界称为“中国靴子”,考古发现表明:中国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可能已开始出现马镫。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开始扩散,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最大限度的解放骑兵者的双手,被称为“骑兵核武器”。有观点认为马镫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

仅仅依靠“骑兵核武器”的马镫,游牧民族就能击败农耕文明吗?

当然这种说法有点片面,马镫对骑兵战力的提升确实功不可没,但是骑兵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机动性,可以快速奔袭千里,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发明对保持骑兵的机动性功不可没,那就马蹄铁。马蹄铁很好的保护了马蹄,让战马在长途奔袭是不容易伤到马蹄,使骑兵的机动优势得以保存。当初蒙古骑兵西征就是实行一骑双马最大限度的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拖垮了因身披重装铠甲而丧失机动性的欧洲骑兵。因此如何最大程度保持骑兵的机动性才是骑兵克敌制胜,决胜千里的关键。所以我觉得马镫也许能帮助骑兵赢得一场战斗,却不一定能够帮助游牧民族赢得一场战争。

仅仅依靠“骑兵核武器”的马镫,游牧民族就能击败农耕文明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