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經典名言——感悟老子的智慧!

《道德經》雖然僅僅五千言,卻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直到現在,它依然對我們的社會人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影響到我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今天繼續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名言名句,共同學習。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說,宇宙的本源,萬物的母體,我們也不知道名稱,姑且叫做“道”。這個道最初是一個點,然後分成陰陽兩個點,陰陽交合又生出第三個不同的點,然後又互相交合,產生了萬物。大家有沒有感覺這和化學上某個規律很相似?對!就是化學上說的那個不可分割的物質的最小組成部分——“原子”。

二,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凡事都是兩面的,否極泰來,有得必有失。大道被毀壞了,才會有仁義道德的出現;追逐名利的謀略智謀出現了,就會產生狡詐、虛偽的事;父子、兄弟、夫婦不和睦的時候,才會顯出慈孝之道的好處;國家在動盪混亂的時候,忠臣才能顯現。

《道德經》經典名言——感悟老子的智慧!

三,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堅。

只有天下最柔軟的東西,才能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間自由馳聘。與剛強相比,柔弱才是生命的象徵。比如人活著時候,身體很柔弱,人死了,屍體就變得僵硬;花草樹木活的時候,也是很柔軟,死了也會變得乾枯僵硬;還有我們的舌頭,最柔軟,卻使用最久,牙齒最堅硬,卻壞的最早。老子提倡以柔克剛,以弱勝強。天下沒有比水再柔弱的,但要最堅硬的東西,沒有比水更合適的了,它可以沖垮大堤,淹沒山陵,可以水滴石穿。

四,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光看到自己好處,更能看到別人的優點,這才是明白人;不自以為是,反而彰顯自己,越是自以為是,就越不被人重視;越是不炫耀不顯擺,就越容易成就事功,越是喜歡炫耀顯擺的,就越容易失敗;不自高自大,才會有所長進,所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失敗。

五,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這其實就是欲擒故縱的道理。越是想從某處得到些什麼,就必須先給與它,有舍才有得。這句話有點謀略機巧的意思,運用起來一定要把握分寸,恪守原則,明機巧而不用為最好,做就只能做善事好事,不能做壞事。當然,它也可以幫助我們看清別人做事的方法和目的,防患於未然。

《道德經》經典名言——感悟老子的智慧!

六,是以聖人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聖人始終不會認為自己是最偉大的,反而更讓後人尊崇,成就了聖人偉大的名聲。在漫漫人生當中,一時的成就並代表不了什麼,不能因此而驕傲自滿,驕傲只能讓人退步。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就是不管取得多大成就,都是虛懷若谷,從不自以為是,才能步步進取,成就偉人的。

七,天道無親,恆與善人。

天道的法則是沒有親疏遠近的,但它總會偏向那些有德行的善人。這句話好像有點矛盾,既然無親,為何恆與善人,而不恆與惡人呢?因為善、德,本身就是遵循自然規律而行事,循道而為,當然就會得到大自然的眷顧。相反,惡人違反自然規律,破壞大自然,當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

八,功遂身退,天之道。

功成身退,是大自然運行的規律。比如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各領一時的風騷,然後又各自退出舞臺,這才符合天道變化規律。人道也是一樣,功業成就後,一定要懂得急流勇退,以保天年,否則可能引來殺身之禍。歷史上能做到功成身退的不多,范蠡算一個,李泌一個,曾國藩算一個。功臣身不退,遭遇殺身之禍的例子就數不勝數了。

《道德經》經典名言——感悟老子的智慧!

九,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因為他不與別人爭,沒有任何欲求,別人也就無法和他競爭了。那這句話是很消極的嗎?當然不是,聖人不是不爭,而是和你爭的不一樣,他爭的是拯救天下蒼生的責任,爭的是千秋萬代的功業,爭的是了生脫死的究竟解脫。所以,他不會和你爭那些名聞利養,爭那些人我是非,他不在乎這些,當然也就沒人和他競爭了。像釋迦牟尼佛,沒人能和他爭奪皇位,機會都沒有,因為不用你爭,他自己就放棄了。

十,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什麼是聖人?其實和佛、菩薩一樣,都是無常心,菩提心,沒有想自己的心,一心都是想著百姓、天下眾生。老百姓想什麼,聖人就想什麼,老百姓沒有問題,那聖人就什麼都不會想,就像宇宙天地、太陽、月亮一樣,與萬物自然的存在,沒有任何妄想雜念。

好了,時間不早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有不當之處,還請不吝賜教!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