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裂果五大因素!降低果實裂果的技術途徑

冬棗裂果五大因素!降低果實裂果的技術途徑

冬棗裂果是北方果樹比較嚴重的問題之一,有研究認為,果實裂果實際上是果肉生長應力與果皮抗張能力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肉細胞過量吸水的生理現象),從鉀鈣營養提高果皮細胞壁的強度,生長素、赤黴素處理加強果皮細胞後期的伸長生長都是降低果實裂果的技術途徑。

冬棗裂果五大因素!降低果實裂果的技術途徑

棗樹裂果主要發生在著色期至脆熟期,一般在這個時期一些環境因素或農業管理措施的不當都會引起棗樹裂果。調查顯示,生產中容易出現裂果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一、降雨

成熟期降雨較多是誘發裂果的主要氣候因素。

二、化肥

化肥使用過多,尤其高氮複合肥使用過多的棗樹。

三、營養

營養不均衡,尤其是中微量元素的缺乏。礦質營養與棗裂果有密切關係,其中氮、鉀、鈣、硼、鎂等元素與裂果關係最密切,如棗樹缺鈣易引起裂果。

四、鈣肥

鈣肥使用不當。調查過程中也有棗農反映使用過鈣肥,但裂果還是很多,可能與鈣的吸收有關,利用率不高導致或鈣肥使用時期不對,膨大中後期或量不足。

冬棗裂果五大因素!降低果實裂果的技術途徑

五、激素濫用

針對這種情況,跟蹤調查,發現棗樹提前噴施京博糖醇鈣的對預防裂果有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影響棗裂果的因素是很多的,需要根據各地不同情況,因地制宜。總之,氣候因素還是造成裂果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施肥模式、用藥習慣和土壤酸化等問題引起的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或失調加劇了裂果的比例,採用上述土壤改良及加強中微量元素養分管理,尤其是鈣肥的應用是減少裂果的有效途徑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