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傳承上下五千年。現如今,我國還依舊保留著許多的文化習俗。
在古代,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究個規矩,遵從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
就拿棺材來說,不管是什麼樣的棺材都有各種各樣的講究,不能亂來。
棺材最大的作用就是放死去的人的屍體,然後埋進土裡,僅此而已。
但是古人不這麼認為。古人為了對死者表示懷念,為了讓死者過的更好,發明了各種華麗的棺材。
在古人眼裡,所謂棺材也就是官才,希望過世的親人保佑後人升官發財。棺材在用料、造型、下葬時擺放那個的位置等方面都很有講究。
棺材,又稱壽棺、枋、壽枋、老房、四塊半、十大塊等,是承載人類遺體的櫃子,通常在葬禮中使用。裝著遺體的棺材稱為靈柩。
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基本都是用木頭做的,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也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但比較少見。
其中以松木、楠木等製造的棺材很受人們喜愛。很多人以死後都希望有一副好的棺木來安葬。現代人基本都是火化,但骨灰還是會放進棺材下葬,總不能讓骨灰隨風飄揚吧。
傳統的棺材都是一頭高一頭低,一頭大一頭小。古人基本都信卦象,整天燒香拜佛、算卦看命。棺材就是通過陰陽、八卦等學說設計出來的。
棺材一頭大一頭小,代表著一陽一陰。陰陽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也是世間萬物的一個概括,是古人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描述。
一頭高一頭低就相當於是死者的房子,稱之為陰宅。有坡度,代表著屋簷,這樣下雨雨水也能順利的流下來。
棺材設計很有講究,就連下葬也是一樣。
在棺材下葬時,應該大頭朝北,小頭朝東南。我們跪拜時面對的是小頭的方向,這是對已故之人的尊重。
現在,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都已經慢慢的消失了, 現代人都已經不再講究了。不過,傳統習俗畢竟是古人通過長時間的積累經驗得出的,也算是一門學問。
閱讀更多 指尖史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