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嚴重狹窄,會喪失行動力嗎?

邪惡女女-LL




一般建議50歲左右的成年人有意識地做一次斑塊篩查,吸菸、酗酒、肥胖、患糖尿病或有家族遺傳史的人,可將篩查時間適當提前。檢查後,根據動脈狹窄程度,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


動脈狹窄程度在50%以下的人群,每1~2年做一次檢查,生活中注意清淡飲食、規律作息、多做運動即可,以防止斑塊加重。






健康行者


腦卒中(中風偏癱)是目前心血管疾病中給我國大多數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壓力及經濟負擔的疾病之一,而腦卒中患者中,25%-30%的發病與頸動脈狹窄密切相關,嚴重危害著人民的生命健康。


1、哪些原因導致了動脈狹窄?

最常見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即大多人常聽說的動脈斑塊)佔90%;其他的少見原因包括:動脈炎、纖維畸形發育不良、動脈迂曲等。

2、哪些危險因素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相關?

危險因素可分為兩大類:可控危險因素、不可控危險因素

可控制危險因素:

①、高血壓 高血壓與動脈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密切相關,患高血壓的患者發病概率比正常人高3-4倍,其原因可能與高血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有關。

②、吸菸 不管是主動吸菸還是被動吸菸發病率都較不吸菸著高2-6倍。

③、肥胖 標準體重=身高(CM)—105;正常體重指數(BMI)範圍在:18.5-24 (kg/m²),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² ;BMI大於24著稱為超重,大於28者稱為肥胖,肥胖的患者更容易患病。

④、高血脂 高膽固醇、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的患者,

高脂血症是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⑤、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 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的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不僅很高,而且病情進展更迅速。

不可控危險因素:

①、年齡 40歲以後的中老年患者,絕經後女性易發病;49歲以後進展較快。近年來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因值得青年人注意。

②、家族史 家族中有50歲以前患本病的患者,近親患者率高5倍。

3、哪些檢查可以發現頸動脈粥樣硬化或頸動脈狹窄?

被大眾所熟知的當屬超聲檢查,其他還包括有動脈造影(金標準)、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經顱多普勒等。

4、頸動脈狹窄會有哪些表現?

部分頸動脈狹窄患者,狹窄不影響腦供血,也未併發栓塞情況下,無明顯臨床症狀表現。

當動脈狹窄嚴重,出現併發症或導致腦供血不足時可導致如下情況:

①TIA(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指由於腦或者視網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暫性神經功能缺損發作TIA的臨床症狀一般多在1~2小時內恢復、不遺留神經功能缺損症狀和體徵,且影像學上沒有急性腦梗死的證據。臨床表現有:患側頸動脈狹窄導致的短暫性單眼黑曚或視野缺失、構音障礙、中樞性言語障礙、失語、肢體笨拙到偏癱,肢體麻木或麻痺大多數在數分鐘內就可恢復。

②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又稱腦梗死是指因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所致的侷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臨床上出現側肢體感覺障礙、偏癱、失語、腦神經損傷、昏迷等相應的神經功能缺失症狀、體徵和影像學特徵。

③其他腦缺血癥狀:患者有頸動脈重度狹窄或閉塞時可以表現為思維模糊、體位性眩暈、雙眼失明、共濟失調、頭暈、眩暈等症狀。腦動脈灌注不足往往在突然從臥位改成坐位或坐位改成立位時發生

5、頸動脈狹窄如何分級?

根據動脈造影檢查結果,頸動脈狹窄分四級:

(1)輕度狹窄:<30% (2)中度狹窄:30—69% (3)重度狹窄:70-99% (4)完全閉塞:狹窄大於99%。

因此嚴重的頸動脈狹窄可能導致腦梗死(中風)的發生,出現偏癱,出現肢體運動功能喪失,嚴重腦梗死患者,甚至可能因此而死亡!


劉醫生談健康


頸動脈狹窄是一個常見的情況,特別是對於“三高”人群和中老年人群,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狹窄。

在醫學上一般來說狹窄大於70%才算嚴重的狹窄,是否會喪失行動能力呢?這要分為兩種情況:

1.頸動脈狹窄會出現偏癱等喪失行動力的幾種情況

如果狹窄的頸部動脈血管出現急性閉塞,通常會導致大面積的腦中風,出現偏癱、昏迷甚至生命危險,毫無疑問這種情況會導致行動能力的喪失。

如果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板塊破裂、血栓形成後脫落,隨著血流到達腦部,阻塞腦部的血管,也會形成腦中風,導致行動能力的喪失。

雙側頸動脈高度狹窄,導致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出現腦血流低灌注而出現腦中風,也可能會導致行動能力的喪失。

2.頸動脈高度狹窄不影響行動的情況

如果沒有以上3種的情況,一般來說單側的頸部血管粥樣硬化導致的狹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腦血管也會有一個代償機制,比如左邊頸部血管逐漸狹窄了,右邊的血管會逐漸代償向左邊供應血液,顱外的血管也會向顱內支援血液供應,所以不會出現喪失行動能力的情況。

3.頸動脈粥樣硬化導致高度狹窄如何處理

介入手術把狹窄的血管撐開或者植入支架,這對於有適應症的病人有良好的效果;

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在西方國家開展比較多,在我國相對開展較少。


杭川醫俠陳醫生


我是專門搞腦血管疾病的醫生,頸動脈狹窄影響大腦發生腦梗塞,這樣的情況碰的太多了,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像自來水管,如果流了幾十年的水,在環境的氧化作用下,以及水中雜質腐蝕下,水管慢慢的總會生鏽的,水管也慢慢的變狹窄了,有的甚至鏽穿了,

這些環境的影響,水中雜誌腐蝕就好比影響我們人血管的高危因素,比如可控的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吸菸 ,不可控的有年齡,大氣,社會因素等,所以我們應該把自己能夠控制的控制好就可以了。

這個頸動脈狹窄會影響行動力嗎?肯定會的。人的頸動脈等大血管好比六車道的高速公路,血流好比公路上的車流,本來暢通無阻,可能公路哪個地方沒有修好,又碰到天氣不好,持續下大雨,邊上的護坡跨塌到公路上了,六車道變成了一車道甚至沒有車道了,還不發生交通堵塞,如果這個車流正好是運輸補給大城市人們的必須生活物質,城市的人肯定會餓死。

所以頸動脈如果狹窄不嚴重,或者頸動脈狹窄嚴重,因為有其他的地方代償,常常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又叫(TIA),是頸動脈或椎-基底動脈系統發生病變導致短暫性腦供血不足,可以導致突發的、短暫性、可逆性神經功能障礙。發作持續數分鐘,通常在30分鐘內完全恢復,



如果頸動脈狹窄進一步加重,代償又不好,發展成進展性腦卒中,甚至腦梗死,所以必定影響行動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