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機殺人案後,其他滴滴司機怎麼說?

這幾天,“鄭州空姐被滴滴司機殺害”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這個事件給受害者家庭帶來了難以言喻的莫大創傷,也給滴滴平臺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往日平和的人們被兇手的殘忍深深激怒,也紛紛對滴滴的准入機制和管理機制表示強烈質疑。

滴滴司機殺人案後,其他滴滴司機怎麼說?

在這場悲劇中,滴滴平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它辜負了用戶對其的信任,可想而知,在這場風波結束後,滴滴平臺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然而,在這場事件中,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受害者方、滴滴平臺,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那就是——滴滴司機。

2016年7月27日,為滿足社會公眾多樣化出行需求,規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行為,保障運營安全和乘客合法權益,由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7部委聯合出臺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極大提高了滴滴司機的門檻。

滴滴司機殺人案後,其他滴滴司機怎麼說?

而滴滴司機群體,一方面,要面對平臺日趨收緊的管理,一方面,還必須遵守網約車新政得到相關規定,滴滴行業從此進入向正規轉型的陣痛期。而這次事件的發生,也將給滴滴司機群體帶來更沉重的壓力。

一方面,平臺和政府相關部門,面對沸騰的公眾輿論壓力,必然要選擇進一步加強對滴滴司機群體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在這次事件後,大部分公眾,也將對滴滴司機群體報以不信任的眼光。

滴滴司機殺人案後,其他滴滴司機怎麼說?

乘客可能對滴滴司機的一舉一動都不吝最大程度的懷疑,或許會不顧司機的意願強行拍照或拒絕與滴滴司機溝通以求安全感,或許會對滴滴司機言語威脅等。更全面的約束、日趨減少的利潤、以及一定的社會歧視,廣大的滴滴司機群體,又將何去何從?

一位不願透漏姓名的老滴滴司機說道:“想了很久,還是不準備繼續跑滴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