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六和敬”则太平盛世矣!

虽然源自佛法,但读过方知,这个人类社会要是真能做到“六和敬”,则必能太平盛世矣!

六和敬:1、身和同住 2、口和无诤 3、意和同悦 4、见和同解 5、戒和同修 6、利和同均

能做到“六和敬”则太平盛世矣!

六和敬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现象其实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写照,如何才能让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继而全面进步呢,六和敬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

一、身和同住

“身和同住”原指僧人住在一起,公住同修,也要求团体内的每一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责,也只有如此,寺院管理的运作才能顺利无碍。当然,社会企业也同此理,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矛盾和冲突是必然的事情,所以要做好及时沟通与交流。

同时身和还指注意衣冠整齐,生活整洁,每人都精神饱满,无病无痛,彼此客客气气。

二、口和无诤

古人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佛教认为这还不够。所谓“口和无诤”不是讲不能争论,而是说不要做无益的辩论。有嗔名诤,无嗔名辩,法不应机不如不说!

真做到口和是要会讲话,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人家的意见调和了,这是高度的道德修养和才能,是很难的。

三、意和同悦

大家都遵守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思想上保持一致,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讨论问题,达成认识上、行动上的一致,和睦相处,为共同的目标与成就而喜悦。用在社会文明建设和企业团队建设上的话,同样适用。

不但是工作和社会,而且要能与家庭和;我们常说三观不合、父母与子女的观念有代沟就是意不和,意和就没有代沟了,家庭能有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是非常不容易的。

能做到“六和敬”则太平盛世矣!

六和敬

四、见和同解

见即是意见、观念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认识事情的方法上,寻求同样的见解;对一套思想、理念,寻求一致的解答方式。

这一条感觉是最难的,因为每个人的文化、学识、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所以有句俗语:“小人之争在利害,君子之争在意见”,要想“解”相同,则必“见”相和也。

五、戒和同修

中国人喜欢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寺庙中的戒所有僧人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所谓“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在共同组织框架、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为包括语言行为、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等。

六、利和同均

这就是我们理想的“按需分配”方式的共产主义生活了。同均也并非是绝对的平均分配,而是指共同分享——分享经历和艰难,分享成就和希望,分享财富和知识……

综上所述,真要做到这六条,做到“六和敬”,人类彼此和平相处、互相尊重、和敬美满地在一起生活,则世界大同、太平盛世矣!

能做到“六和敬”则太平盛世矣!

太平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