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以往我们在院线看完反应社会现实的韩国、印度大片,总是感慨我们中国始终没有这样既有商业价值又有社会性的好片,最近上线的大热片《我不是药神》,终于让一直担心国产电影的影迷们大舒了一口气。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电影讲了一个卖药的故事,卖的药是白血病人的救命药。身患绝症的人们挣扎在生死线的边缘,等待着药物的救赎好与病魔抗衡,看哭了无数网友。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看哭是因为这些故事都太真实,血淋淋的真实。

一场大病

摧毁一个家庭

1

还记得被疾病夺去生命的青年魏则西吗?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2014年,大学生魏则西罹患“滑膜肉瘤”,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病情不见好转。

花光了积蓄、借债、捐款,经历了恶性的诈骗,这条年轻的生命还是含恨而终。绝症,让他们遭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也带走了这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2

去年,一位4岁女童突患脑肿瘤,家人艰辛卖价值120万元房给她治病的事件惊动了朋友圈。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一支放疗的药就要4000元,而且两天就用完了。”萱萱的家庭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收入有限,为了保住孩子,父母决定卖掉自己的房子来给孩子治病。

一个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因为一场场突如其来的重病,陷入困顿,陷入绝望。电影里令人落泪的情节,是许多人经历过的真实生活。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而电影更加真实的地方在于,疾病带来的绝望的可能,还拷问着人心。影片中徐峥饰演的程勇面对这样的拷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划清和这些患病者之间的界限,到为了他们奔走求药,展现的都是人性中最为真实的一面。

疾病

拷问着人心

1

2

而在另一个地方,相同的故事也在上演。

一对新人新婚不久,妻子小符突患重病,为了治病,小符花光积蓄甚至欠下巨额债款,而其间她的丈夫小张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不照料小符,也不支付任何医疗费用,即使小符将其告到法院也无动于衷,今年3月28日,小符久病不治,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面对这份答卷也有人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3

李娟和邵民明是一对已经离婚的夫妻。离婚后两个月,李娟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邵民明重回妻儿身边。

为了给李娟治病,邵民明借遍能借的亲朋好友,自己身兼数职,一边送外卖一边打零工。

每天早上,邵民明起来做好早餐再送儿子去上学,然后送外卖。“一单能挣四到六元,一天也就能接十多单吧。”前段时间,他向社区申请了一块地方,可以让他晚上在小区门口卖西瓜。从晚上六七点到凌晨一两点,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我就想着,每天能多赚一点是一点。”邵民明说。“把病治好了,我们就复婚!”

4

做出相同承诺的还有一位24岁的男孩。

他对22岁患白血病的女孩龚雪娟承诺:“等你情况稳定一些,我就娶你。”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这些真实的故事令人落泪,令人拍案,它们是这个社会的一个切面,看病贵,看病难,是压在所有国人身上的一颗大石。

医保制度还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医保报销力度不够、异地报销难。

这些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只有一部《我不是药神》显然并不够,但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真实的故事出现,让我们欢笑、落泪的同时也能进行反思。

《我不是药神》不是电影,是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