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是破了3%

美帝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是破了3%。

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是破了3%

我一直都在強調,在當代金融體系中,債券才是各種風險類資產(如股票)價格的基礎,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是整個金融市場資產定價的定海神針。

中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人民幣資產定價的基礎;

美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全球美元資產的定價基礎。

有人偏偏就喜歡問了,美國國債收益率突破了3%——

對剛剛降準不久的人民幣匯率有什麼影響?

理論上來說,貨幣本身是用來交換財富(資產)的,所以從根本上看,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取決於其貨幣發行總量/可交易財富。

用《經濟學人》雜誌提到的基於麥當勞漢堡的“巨無霸指數”來比喻匯率問題:

A國有100個漢堡,發行了1000元貨幣;

B國有50個漢堡,但發行了5000元貨幣。

巨無霸漢堡都是一樣的,那麼B國與A國的匯率就應該是(5000/50)/(1000/100)=10。

注意,我為什麼強調可交換,是因為不可交換(交易)的財富,對於匯率沒有什麼意義。

比方說,我們隔壁的曹縣,據說他們的礦山底下,有幾千噸黃金都沒有挖出來,沒有挖出來,無法用於國際交換,就不是可交換資產,所以對朝鮮幣和美元的匯率就沒有影響,無法用來支撐朝幣的匯率。另外,據說坪壤市居民每家每戶都可以分到一座房子,但這個房子無論是朝鮮國內還是國際上,都不能在市場上交易,也不是可交換資產,也無法對朝鮮的匯率產生影響。

這麼一算,你就明白,為啥朝鮮幣幣值那麼低了——

對於他們的可交換資產來說,朝鮮幣的發行量太大太大了!

對美國和中國來說,可交換財富內容可就太豐富了,我們的股票可以交易,我們的房產也可以交易,我們的大宗商品都可以交易,兩個國家境內的大部分資產,只要你願意,都可以實現交易。

其中,人民幣目前當然只能計價國內的財富——可美帝的美元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世界貨幣,全世界所有以美元計價的可交換資產,其實都可以算作美元貨幣體系的可交換財富。

國際上談到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如何如何的時候,其真實概念也是在討論這個國家可交換財富的數量到底是個怎麼樣的狀況。

為什麼我們認為GDP基本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是因為GDP就是統計了一個國家一年內所發生的財富交換數量(不包括金融資產)。

眾所周知,GDP是不斷增長和變動的,貨幣(包括信貸)發行也是不斷增長和變動的,由此就產生了各國的匯率波動。

如果兩個國家的貨幣發行均遵循同樣的發行機制(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均遵循類似的貨幣發行機制),那麼從長期來看,匯率就會變成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率的對比:

某國貨幣升值,常常是這個國家勞動生產率提高,經濟增長強勁;

某國貨幣貶值,常常是這個國家勞動生產率下降,經濟增長低迷。

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是破了3%

不同國家的貨幣匯率,還有一個很虛但又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政府信用。

在全世界最大的幾個經濟體中,美國、歐洲(包括英國)、日本,遵循著同樣的社會價值觀和完全一致的貨幣發行機制,所以他們的貨幣信用基本等同——市場也通常認為,這些匯率基本處於市場均衡狀態,如果哪個經濟體國債收益率出現上升,這意味著這種貨幣能夠無風險賺錢更多一些,哪種貨幣的匯率就會出現相對升值——比方這兩天的美元,就因為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而急劇升值

然而,對於除了美歐日之外的其他經濟體,因為政府和央行的信用不夠,所以貨幣信用就比歐美日差一些——你懂的,信用不好的人、機構和政府,在市場上借錢的時候,就必須多付出一些利息,為你的信用差買單。

這個額外多支付的利息,表現出來,就是其國債(政府借債)收益率比美元、歐元和日元要高一些,信用越差,高的越多。

比方說:

人民幣,信用算是最好的,通常情況下,其國債收益率比美元高大約20%,目前是3.6%;

印度盧比和俄羅斯盧布,信用比人民幣差很多,所以其收益率就要比美元高很多,目前印度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7.77%,俄羅斯盧布收益率7.27,都比美元的3%高出來1倍還多;

巴西雷亞爾和委內瑞拉玻利瓦爾,信用更是比印度和俄羅斯還要低很多,他們的國債收益率分別是9.78%和10.43%,比美元的3%高出來2倍還要多;

……

額外要說明的是,信用略差的國家比信用略好的國家國債收益率低並非鐵律,如果某種貨幣升值預期強烈,因為大家預期有升值收益,也會出現其國債收益率比信用好的國家還要低的情況——這個大家應該可以想象。

比方說,2005-2008年期間、2009年和2010年有一段時間,因為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人民幣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曾經出現過低於美元十年期國債的時候。

不過,2011年以來,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直比美國高——

高得多的時候,國債收益率之差超過2%(高大上的說法,叫200個BP);

高的少的時候,國債收益率之差約在0.5%(50個BP)。

4月初,中國新任央行行長易剛在博鰲論壇上表示說:

目前,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3.7%,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2.8%,中美利差處於比較舒服的區間。

你看,央媽當家人都說了,“舒服”—這說明,1%左右是中國政府非常認可的利差。

大概也是出於這種自信,央媽在感覺“舒服”之後不久的4月中旬,就進行了一輪降準操作。

這一降不要緊,很快導致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迅速回落至3.6%左右的水平,這樣一來,中美的十年期國債利差就降到了0.6%左右。

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是破了3%

如果中國央媽想保持這個“舒服”的利差,那麼接下來有2種可能:

一、美元國債利率下降;

二、中國國債利率上升;

個人認為,後一種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當然,0.6%的國債利差也許依然在央媽所認定的“舒服”範疇,但從2013年以來的數據來看(見下圖),如果利差再低,低到2015年底或2016年底的水平,很可能就不舒服了。

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是破了3%

2015年底,中美國債利差接近0.5%,隨後很快導致2016年人民幣新一輪貶值;

2016年底到2017年初,中美國債利差接近0.5%的時候,導致中國一系列資本管制的組合拳出手,人民幣停止貶值,反而開始新一輪升值並持續至今。

有人該著急了——你說了這麼多廢話,結論是什麼啊?

結論很簡單:

接下來,人民幣即便不貶值的話,要繼續升值也不大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