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所谓的中国功夫大师们一再被外国搏击术Ko,难道中国功夫真的是千年骗术吗?

過客妙登


这样的问题其实我已经回答过多次啦,近一年来你说的大概是徐晓东的事件吧,其实他自己也说了他打的是假大师,但是也有真大师,只是他不会去招惹而已



中国的武术传承到现在,经过禁武,经过枪林弹雨,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武术虽然没有金庸小说里那么神乎其技,但是也不至于大家认为的那么差劲,只不过武术代表的面太广,种类太多,有适合养生的,有适合治病的,有适合表演的,有适合竞技的等等并不是每一个武术都要能打,就像我们人一样不能都一样,而是我们要会的不一样,才会多姿多彩


说起来中国功夫能打的也有很多,最具有规模的就是武术散打,这个也是目前练习的最多的一个拳种,也是中国武术竞技中最拿的出手的一个拳种,其实韩国的跆拳道也是缘至于中国的武术,只不过后来也是改的不伦不类,没有了技击性

大家好,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本文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点,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感谢


奥辉搏击


中国功夫在今天的大环境下发展,它的价值已经不是实战和搏击为主了,可以说退居了它主要的功能地位!



过去兵荒马乱,抵御外侮,保家卫国发展到今天的防身自卫,健康养生,竞技体育,艺术表演,影视作品了!在古代和战争年代武术起到了积极防御备战的作用,到今天俨然已经成为历史,和平环境下早已没有了可以让你实战的环境了,就像你学习外语,没有语言环境,打死你也是学不好它的!

对于历史和过去,我们都要正视它,而不是否认它质疑它,还有,如果你质疑它,那么你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同的环境不同人物不同的训练方式,衡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什么事情都是一概而论,显然这是不理性的作为,武术它代表的是几千年的文明智慧,文化传统,怎么以"打"而论呢?

有人说我们没有信仰,我们难道真的没走信仰吗?真的自己祖宗传承几千年的文明发展都要去质疑,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去尊重吗?


很多人擅长给自己找个噱头,打着某某旗号,堂而皇之的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国家和大众的利益,那个在视频里口口声声要骂所有练太极的人的人,今天反而要去说他是英雄?那些七十八十都可以做你爷爷奶奶的人是如何影响到你的利益了呢?

那些传统武术中弄虚作假的假大师,一定是为世人所不齿的,上面那些人和这些假大师便宜没什么区别,都是小人行为,都是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的!

不要说武术不行,散打的前身就是传统武术,别无知的一说他是练散打的,不是练武术的!有时间去查一下资料,别露怯了!



如果说中国的散打和现代搏击综合格斗,拳击的发展相比较,应该说是发展比较缓慢,这些都有各方面原因的!职业价值,商业价值,比赛环境,这么多年才沉淀下来一个武林风,原来也有好几档赛事活动的,包括央视在内的节目,到最后也没发展起来!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赛事活动,提倡体育产业,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后面的昆仑决等等赛事,包括引进来的一些赛事活动,同时也带动了线下的培训机构等。

应该说现在是大好发展传统武术的好时机,重新把中国的散打王推向世界,以此展示传统武术的魅力!而不是打击诋毁阻止它的发展!


九五太极养生


传统武术不是骗术,只是它选择的方向与现代搏击不同。

一九五Ο年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把武术提到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

一九五二年 6月,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号召人们做体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等。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后,武术被列为推广项目,并设置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依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进行武术等民族形式体育的挖掘、整理、继承和推广工作。

一九五三年 11月8日至12日,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武术是这次大会的主要表演项目之一。有145名运动员进行了332个武术项目表演。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提出了发掘、整理、提高、发扬、光大武术的主张,对武术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九五四年 国家体委在中央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前身)组建第一支国家武术队(当年底解散)。 在国家体委运动司主持下,汇聚全国太极拳名家研讨,后由李天骥执毛,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以便学练。此成为新中国简化拳种之始。

一九五五年 国家体委运动司下设武术科(后改为武术处)。

一九五六年 2月,《简化太极拳》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3月,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在同国家体委负责人谈话中指出:“要加强研究,改革武术、气功等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研究其科学价值,采用各种方法,传播推广。” 4月2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竞赛制度暂行规定(草案)》,把武术列为表演项目。定期举行,使武术作为体育竞赛项目,开了新的一步。 11月1日至7日,在京举行的十二单位武术表演大会上,首次试行打分办法,区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使武术竞赛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一步。

一九五七年 1月,通过《关于1956年体育工作总结及1957年工作的要求》,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竞赛项目。 6月16日至21日,全国武术表演评比大会在京举行,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名男女运动员参加。

一九五八年 8月5日至23日,国家体委在青岛召开全国体育院校负责人座谈会,强调要把武术列为体育学院必修或选修课程。会后,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相继成立武术系。 9月7日至16日,全国武术运动会在北京举行,27个单位的26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9月, 中国武术协会在京成立。李梦华任主席。之后,在上海、天津、浙江、四川等18个省、直辖市

相应成立了省、市武术协会和研究会。

一九五九年 中国武术协会起草了中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由国家体委批准后公布实施。 9月13至10月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京举行,设有武术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参加单位有北京、上海、陕西、青海、广东、山西、湖北、江苏、吉林、湖南、宁夏、河南、辽宁、新疆、云南、甘肃、黑龙江、江西、四川、浙江、广西、安徽、内蒙古、福建、山东25支代表队,127名运动员。比赛按评比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进行。评比项目分团体总分、长拳、太极拳、长器械、短器械5类进行,评比1-6名;表演项目分一、二、三等奖。 10月1日,国庆十周年。日本自民党顾问松村谦三应周恩来总理之邀,率团来京参加盛典。总理会见他时,谈到太极拳是中国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学练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修生养性。松村先生即渴求学练

。由国家体委指派李天骥给松村传授24式太极拳,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太极拳正式传入日本之始。

一九六Ο年 中国青年武术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参加该国第二届全运会“友谊晚会”的表演,揭开了武术对外交流的序幕。 年底,作为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武术队随周恩来总理率领的访缅友好代表团赴缅甸巡回表演,受到缅甸人民的热烈欢迎.

一九六一年 由教育部组织修订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将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

一九六二年 国家体委运动司组织编写了《武术竞赛规定套路》。

一九六五年 9月11至28日,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在京举行,武术被列为表演项目。有17支代表队,78名运动员参加,

进行了260多项表演。

一九七四年 6月3日至7日,中国武术代表团应邀出访美国,获得成功,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广场会见代表团全体成员,并观看了武术表演,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6月由佐藤隆之助为团长的日本太极拳代表团一行16人访问我国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

一九七五年 6月10日,为纪念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发表23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武术》特种邮票一套,共6枚。 9月13支25日,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京举行。武术被列为竞赛项目。参赛的有28支代表队,380名运动

员。北京李连杰和安徽陈道云分获男女全能冠军。

一九七九年 1月,国家体委发布《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并组成武术调研组到13个省、市、区进行了较广泛的考察。 5月10日至15日,首次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行。31个单位的284名运动员表演了510项各拳种流派的武术项目。1995年更名为全国武术演武大会。比赛采用评分的办法,对有继承的项目和技术水平优秀者,根据不同年龄组和参赛人数,按比例评选一、二、三等奖。 9月17至28日,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石家庄市举行。有28支代表队,336名运动员参加表演。

1979年,随着一股中国武术热的再度兴起;中国中央政府体委按照现代竞技体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并在上述3个试点各设置了至少一个体积在80厘米高,8米见方的擂台,以方便参加项目的运动员在上面进行比赛及训练。当时的散手比赛允许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技法,但不允许使用擒拿肘膝也不许攻击喉、眼、裆、后脑等人体要害部位;而运动员则分体重、穿护具在相同的条件下平等竞争。5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做了首次汇报表演。同年,又再进行了几次比赛。

一九八一年 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赛在山西太原举行。

一九八一年 5月,在辽宁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北京体育学院队与武汉体育学院队首次公开进行散手对抗表演赛。

一九八九年,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团体锦标赛”和“个人锦标赛”赛制。
一九九三年,散打比赛正式被列入第7届全运会比赛项目。

---------------

从以上的武术发展史分析,进行实战对抗的是在1979年开始,而其它的传统武术的实战性,因为没有擂台的合法性,大多只是在民间流传。不具备有权威性。


福州禅武


如今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已经退化,再加上很多江湖骗子打着传统武术的旗号招摇撞骗,让传统武术的声誉变得越来越差。就拿最具体的例子,太极雷雷并不是最牛的太极大师,咏春丁浩也不过只是一个咏春习练者,仅此而已。



再说下传统武术是不是骗术的问题,拳迷都知道中国武术讲究博采众长,当年的霍元甲就是如此。另外,在古代的军队里,武将会十八般武艺也照样能上阵杀敌,你说他们有没有实战能力呢?


我始终相信一个道理:骗术总会被揭穿。试想一下,中国那么多朝代,每个朝代都有武术,难道每个朝代都是愚民?难道一个明白人都没有吗?


文武先生聊体育


中国功夫不是骗术。中国人是充满智慧的,怎么能让自己创造的武术,一代一代自己被自己欺骗几千年呢?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是对的,郁郁葱葱的武术之林,也会有几个装鸟的蝙蝠存在,比如某芳大师。他们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或为名或为利),编造许多谎言,明明自己练的是健身太极,却偏要违反物理学原理去隔空打倒一片人,诸如此类,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觉得这武术是不是“骗术”啊,是不是不能打啊,是不是就是装样子啊?等等。不是武术骗了你,是一小撮没有武德的所谓“武人”骗了您,并且使真正的武术蒙羞。


一、武术的基础是实战

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在血与火的冷兵器时代,恰恰是武术帮助我们的祖先强身健体,防御敌人进攻。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

中国古代的名将同样许多是武术名家。举例来讲,明代的俞大猷将军,他不仅是一名军事家还是一名武术家。俞大猷自幼习武,精通剑术和棍术,曾中过“武举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武术实战家。俞大猷有一套专门的棍法俞家棍并著于《剑经》中。俞家棍的动作刚柔兼用、灵活百变、威武勇猛的特点,为今后棍法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嘉靖四十二年,俞大猷在南征时听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剑技,想一睹为快,因此造访了少林寺。在俞大猷看后,他对少林寺的剑法大为失望,告知方丈说:“少林棍法因传久已经失去了它的真诀。”小和尚们听了之后便想要向俞大猷学习真正的棍法,俞大猷告诉他们,这些真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需要经过数年的苦练才能悟出里面的真理。于是,众僧推荐了两名年轻而又有胆识的人跟随俞大猷南征并且学习棍法。在南征的过程中俞大猷随时随地传授棍法的要领,二人在军营中也在不断的学习,一边杀敌,一边学武,进步非常之大。随军三年,便学到了高超的棍术,此外还学到了轻功等武技。然后回到少林寺,将所学的棍法传授于众僧,学习的人非常多,武技精湛的人也有近百人,从此俞大猷的棍法一直流传至今。


二、近现代武术与国外搏击术的较量

梅惠志是北京市散打运动的创办者。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国际式摔跤教练,他在北京武术队主教练吴彬和中国式摔跤教练李宝如的协助下,开始练习武术散打。练习武术散打的原因是当时中国武术套路表演走向了世界,并获得国际好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外国的武术爱好者来到中国,都想与“中国功夫”较量较量。尤其是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上映之后,中国功夫实战能力如何,成为一个亟待证明的焦点。“那个时候来挑战的国外武术爱好者,很多都由我来对付。”梅惠志说。但来较量的一般都不是职业搏击手,由摔跤转为散打的职业运动员梅惠志完全能够应付得来。“在1990年第一次带队参加京港搏击会之前,我们对世界上的整体搏击状态并不了解。”

1990年率队曾惨败于泰拳

梅惠志第一次真正接触泰拳是在1990年。当时,作为北京武术散打队的首任总教练,他带队参加刚刚设立的京港搏击会,虽然带去的都是当时的顶级散打高手,但那一次中国散打惨败于泰拳。“没办法,我一看到泰拳用肘用膝,就只好丢毛巾。”梅惠志说,当时,北京武术散打队第一次出国,根本不懂什么是自由搏击,对泰拳的膝肘攻击很不适应。“与泰拳硬碰硬,我们根本打不过,拳脚打在对手身上,跟打在皮球上一样。而当时我们的队员抗击打能力比较差,挨上两三下膝肘就不行了。”此次惨败之后,梅惠志等人才把泰拳的录像拿回来反复研究。“泰拳非常硬朗,主要使用边腿和膝肘。他们的记分主要是以击倒而定的,所以踢你时一下是一下,你的重拳他们根本就不躲。但我们的散手没人家能挨打,散打只有发挥摔法的优势才有取胜的机会。” 梅惠志说。

武术和泰拳的较量、民间武术选手和武术散打专业队员的较量

其实,中国功夫与泰拳的较量一直在进行着。目前可以查到的资料显示,从1921年开始,中国功夫就在向泰拳发起攻击。但除了1922年,由流亡泰国,本有武功,并拜华裔泰拳宗师为师的李德与泰拳手打平之外,其余皆遭惨败。

而1958年至上世纪80年代,由香港和台湾组织的数次中国功夫与泰拳的比赛,也仅有一场平局,其余都告失败,而且败得相当惨,最短的一局仅坚持了20秒。

但近几年,散打所代表的中国功夫在与泰拳的对抗中,却出现了赢多输少的局面。“双方研究规则,泰拳可以用肘膝,我们可以用摔法,做好针对性练习,赢面比较大。”梅惠志说。虽然,从中国功夫与泰拳的对抗历史中,中国传统武术的成绩还不如散打来的好看,但大多数中国人仍然相信,真正的中国武术的技击精华是在民间,在传统拳术中。虽然没有任何确实的证据证明这一点,但人们更愿意相信,在那些与世隔绝的密境,有神仙般的武林高手存在。“虽然存在民间有高手这一说法,但民间拳手的水平并不高。与散打相比,基本没有对抗性。”梅惠志说,他曾经会过许多民间高手,“很多都坚持不到十秒八秒。”而在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过散手试点,当时来自民间的参赛拳手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极、大成等等拳种。“但比赛刚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是练习散打的了。” 梅惠志说。民间武术大多没有经过对抗训练,对抗起来根本没有反应,挨上两下就不打了。1987年,梅惠志带队参加武当山全国武术擂台赛,这一次的场面比北京的散手试点更加热闹,赛场上有扮成武松模样的,还有和尚、老道的。比赛前表演,架势挺吓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铁钉子拍了出来,可一上台打擂,那人只挨了一脚,自己就跳下擂台了。1987年,在一次两省警察的集训中,某省一名练习传统武术的警察与另一省份练习散打的警察对练,结果因为前者从未做过对抗训练,在被摔起的时候没有任何防护意识与技巧,头部直接坠地,导致死亡。


三、武术到底能不能打?举例国家层面组织的中国武术散打VS泰拳

中国武术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其杰出的代表是武术散打),更有表演形式的套路运动。这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所没有或少有的。中国武术的一些技击术至今仍在中国的军队、公安中被采用。你不能说武术不能实战,如果想要一探究竟或者新存怀疑,可以去挑衅一下,亲自试验。下面列一下本世纪初,国家层面组织的中泰对抗赛的一些比赛及结果。

2001年09月23日,地点:中国广州

中泰第一次交战结果中国5:2泰国,泰国KO中国2人,中国KO泰国0人

2001年12月5日,地点:泰国曼谷

中泰第二次交战结果中国1:4泰国,泰国KO中国2人,中国KO泰国0人

2002年4月5日,地点:中国澳门

中泰在澳门打的一次附加比赛,中方以6:1获胜,泰国KO中国1人,中国KO泰国0人 2002年9月7日,地点:中国广州

第三届中国武术散打 Vs 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再次在广州举行,中国散打6:1胜泰拳

2003年地点:泰国曼谷

武术散打3:2客场击败泰拳。中国散打王宝力高KO泰拳手

2000-2005年超级散打王柳海龙、散打王宝力高成为中国武术散打的一张名片。

最后再重复说一句,我们现在的实战功夫大师依然活跃在国家武术散打队中,活跃在散打王、武林风、昆仑决等比赛擂台上,而不是活跃在那些搞笑的“隔山打牛”的小视频中。国粹武术不是千年骗术!


散打王


自从号称“中国MMA第一人”的徐晓冬与“太极大师”雷公于成都一战后,关于传统武术的实战性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难道传统武术真的是千年骗局吗?这还要从太极拳的发展史说起。

现在社会上所说的太极拳一般是指陈式太极拳,发源于明朝年间的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新中国建立后,太极拳被国家体委改编,主要作为强身健体广泛传播;改革开放后,被部分还原本,但主要作为体操运动用,分为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这就是说因为时代发展,比武用的太极拳经历变革,为了方便人们练习,就把原来的斗技拆分开来并将动作放慢,陈式太极拳也从108式被简化成了24式,从而就成了现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太极拳。所以说不是传统武术是骗局,只是传统武术经历时代的变迁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延续了强身健体的部分而失去了好勇斗狠的性质。人们认为现在的太极拳没有实战型是因为现在的太极拳已经不是太极拳,而是“太极操”了。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等学说形成的拳术,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对于太极拳的评价,毛泽东主席曾号召全国人民打太极拳,邓小平曾亲笔题词“太极拳好”,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太极拳的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太极拳也开始推广普及。如今,太极拳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同时也已经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继承和保护太极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帝赖元和


任何搏击术都是起源于狩猎与战争,中国功夫也不列外,它的实战与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武术萌生于先秦,越汉、唐至宋元,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到明清汇成高潮。但是,也就是在它高潮的时段。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了过来。数十载辛苦修行的武艺还没有使出来,就被洋枪火炮打成了筛子。当年冯玉祥闯清宫时候,大内高手前来护驾,一招白鹤亮翅还没是使全就被一个小兵打死了。新的武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狩猎更是变成了高级贵族们偶尔消遣的玩意。武术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

没有存在基础的东西,没落就成了必然。辛苦数十载,炼成屠龙技。毕业就是失业,练武的无事可做,自然越来越少的人去学武。在这逐渐没落的过程中,聪明现实的武者开始注重武术的表演,因为杂耍可以谋生。有不甘逝去荣光的武者开始鼓吹武术的神奇,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的重视。这两种人在大历史大潮中做出的选择注定了我们现在中国功夫的现状:姿势优美好看,骗子层出不穷。

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各种武侠故事的演绎,就是这两种思想的体现。历史的选择注定了今天的局面。外国搏击术基本特指的就是西方的搏击术。西方的历史发展进程在近代比我们要快很多。迅速的发展,让他们的搏击技术传承比我们要完整。而且西方搏击很早就商业化了,有专门从事搏击的人群。而我国是在逐渐富强之后才重新拾起被我们破过的“四旧”。传承比不上别人,发展没有别人早,落后自然挨打。




客官请客观一点


所谓的中国功夫,是指什么呢?中国传统武术?还是包括中国现代竞技武术?

其实传统武术从古军用技法演变而来,中国古来有之。国外也是一样。随着火器的出现和发展,这个古军用冷兵器技法早已淘汰。留下的只有型而无神。中外皆是一样。

而现代竞技武术,是针对徒手格斗发展而来。

中国发展较晚,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散打技法也立足于世界竞技格斗舞台。虽然不是顶尖级的存在,但也有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武术不是千年骗术,最多就是百年骗术。而这一点国外也有。只是我们身处国内看见的比较多罢了。我在国外也游历过几年,也见过不少。比如:日本的柳龙拳,美国的截拳道等等等等。东南亚一代:菲律宾,新加坡,印尼更是各种神技盛行。

为什么我说是百年,因为百年之前冷兵器技法还有存在的必要和生存的环境。之后就没用了。也没存在的必要了。于是剩下的也就只有骗术了。


绿城大叔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世界第三,中国人凭什么抢到这么多的土地,靠的是科技发达吗?不完全是,中国人体能很强壮,也不是,中国能在与外族竞争中,靠的是中国功夫、靠的是智慧。中国人的体能比不了欧洲人,也比不了非洲人,所以跟人家打,靠的是技巧,这个技巧就是中国功夫。中国功夫就是杀人的技巧,是由千千万万的尸体堆积起来的经验总结。在枪炮出现后,中国功夫的作用就很弱了,1842年西方就靠枪炮打进中国。中国能占领了世界这么多国土,证明中国功夫还是有两下的。

.今天,功夫已经退出了战争的舞台,.功夫的传人只是拿着一本拳谱剑谱当上掌门人,功夫只是用来表演和健身,没有必要练得死去活来,自然就比不上靠赢挣钱的外国博击。


wegoto2019


是谁说中国功夫是骗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有项羽,关羽,今有李小龙!

在没有枪炮的年代,江湖战场哪里没有功夫的身影?众多的江湖门派,独门绝技耀眼中华大地。南拳北腿,武当咏春……,如果是骗子那时的人学来无用,打架时打不赢,那还不把他们的牌子给砸了。


中国功夫打不过外国搏击术,其主要原因是:

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枪炮层出不穷。任你武功盖世,也挡不住子弹与炮弹。功夫学得再好有什么用?

二 由于国家鼓励武术套路化,众多武术比赛都是进行套路对战不会出现伤亡。渐渐的武术实战作用就被淡化了。

三 现在是商业社会,很多武术比赛都是利益的比赛。众多选手被公司,团队所包装,要你赢就赢,要你输就输。你说还谈什么武术实战?

四 很多武术的传承,都讲究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所以慢慢的就失传了。再者,现在还有多少人吃得下练武术的各种苦,各种累。即便吃得下,对今后的发展有多少帮助,学好武术能买跑车,买别墅?(通过武术实现的毕竟是少数)

所以现在中国功夫打不过外国搏击术。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功夫不是骗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