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當下我國農村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全國各地逐步湧現出了一些農產品品牌,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然而我們發現,農產品作為傳統行業,品牌命名也存在著過於傳統的問題,多以產地、創始人的名字直接命名。你知道,一個好的名字對品牌發展有多重要?究竟如何才能取一個好名字?

1、好的產品名稱還有助於企業的農產品與其他競爭品相區別。為了能夠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農產品名稱的設計應該避免使用在同類商品上已經使用的或者音義相同、相近的名稱。不然,很容易造成消費者對於農產品品牌認識的不清以及對企業的認識模糊。

2、好的產品名稱能夠幫助農產品品牌建立並保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考慮到消費者文化水平以及審美觀念的不斷提高,更為清新高雅、不落俗套的農產品名稱,不但更能顯示農產品的高品位,從而也能塑造出企業形象高檔次。

3、好的產品名稱還能體現出農產品屬性所能給消費者帶來的益處,從而通過感覺刺激,是消費者產生對產品、企業認知的需求,這是企業深入人心的基礎。

4、好的產品名稱不但能夠抓住消費大眾的心理,還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買動機,使農產品企業形象的建立有一個立足點,這也是農產品品牌建立當前最需要注意的問題。

5、產品名稱合法化,是在遵循商標法以及知識產權法的相關規定下進行的,這樣既能保護企業的利益,也能保證其他企業的利益。

6、好的產品名稱還會注意到民族習慣的差異性,這樣不但使農產品企業的形象更有效,也會更具針對性,尤其是國內外各地區的喜好和禁忌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品牌命名更應謹慎。

農產品起名技巧

1.以人名命名。這種名稱或以人的信譽吸引消費者,或以歷史、傳說人物形象引起人們對商品的想象。如“詹氏蜜蜂園”蜂產品、“永福”杜鵑花、“禹王”牌農機產品等。

2.以動物、花卉名稱命名。用形象美好的動物、花卉名稱命名,可以引起人們對商品的注意與好感,並追求某種象徵意義。如台州的“玉麟西瓜”、“仙梅楊梅”、“千葉春大米”,焦作的“鐵棍山藥”等。

3.以產地名命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許多農產品受水土的影響,其質量、味道、口感差別較大,因而農產品的地域性比較強。用產地名命名,有助於這些地方的人對產品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如山西老陳醋、萊陽梨、杭州龍井茶、安徽黃山毛峰、馬家溝牌芹菜等。

4.以現代科技為由頭命名。用這種方法命名具有時代感,使人有現代、時髦等感受。如靈寶的“SOD”蜜蘋果,“三真”富硒米等。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5.以商品製作工藝和商品主要成分命名。這樣命名能引起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產生信賴感。如“山貝”山貨特產食品、“其鵬”有機茶、“長園”野生茶油等。

6.以具有感情色彩的吉祥詞或褒義詞命名。這樣能引起人們對商品的好感。如“好想你”棗片、“方欣”(諧音放心)大米、“金玉”牌滁菊等。

7.以企業名稱命名。這種以企業名稱命名的品牌,突出了商品生產者的字號和信譽,能加深消費者對企業的認知,有助於突出品牌形象,以最少的廣告投入獲得最佳的傳播效果。如方欣米業的“方欣”牌大米,三真米業的“三真”富硒米、駐馬店“1+1”面業的“1+1”麵粉等,都是以企業名稱作為品牌名稱的典範。

總之,優秀的準確的品牌名稱,可以區隔競爭品牌,承載品牌文化,體現品牌精神,傳遞品牌承諾,與顧客積極溝通,促進產品銷售,提升品牌形象,大大節省品牌傳播的費用,縮減建樹一個成功品牌的時間和成本,所以在給農產品命名時要講究一定的策略,確保能給它起一個既便於傳播又具有親和力、認同感、可信度的好名字,使之真正走出區域,走向全國乃至世界,成為經久不衰的大品牌。

農業品牌策劃如何擺脫政策化走向市場化

很多區域農業產業化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政策的扶持,這使一部分企業形成了嚴重的政府和政策依賴,企業運營機制老化,企業管理粗放,市場競爭不利。據北京立鈞世紀營銷策劃機構研究發現,目前有近四成半的農業產業化企業處於這樣的狀態,企業並非不想“斷奶”,然而,一方面,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尚存,仍然不願意放棄這塊天上掉下的“餡餅”,另一方面,多年形成品牌營銷惰性,想到走向市場化的激烈市場競爭便心生幾分恐懼。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農業品牌策劃專家任立軍指出,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深入,政府的扶持政策將由“餵食方式”轉向政策引導方式,尤其是農業產業化企業將面臨“斷奶”的困局,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一些企業,“斷奶”就意味著死亡,在政策下行的緩衝期內,企業一定要儘快走向市場化,走品牌營銷發展之路。

“闖市場”不再“找市長”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從市場消費需求出發來考量,無疑,農業產業化企業是最受市場青睞的產業,同時,這個產業也將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長久大計,永遠不會有衰落的那一天,這正應了民以食為天的道理。然而,中國目前的農業產業化企業的發展現狀並不容樂觀,主要是這個產業過去的發展模式,更多地依賴政府和政策的扶持。“找市長”比“闖市場”來得更加容易和簡單。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長經濟”將退出歷史舞臺,農業產業化企業必須學會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闖蕩。一批批農業產業化企業,早已擺脫 “市長經濟”,進入到市場經濟,並取得了成功的發展。恰恰是這批農業產業化品牌夯實了中國農業產業化品牌的根基,也堅定了政府“斷奶”的決定。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從一個普遍的現象可以看出,中國的農業產業化企業也要學會在市場中“游泳”。近三年來,農業產業化企業做品牌營銷諮詢的比例呈現快速增長,是所有產業中比例最高的。

在為農業產業化企業做品牌策劃服務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規律,當企業把眼睛從市長身上轉移到市場之後,雖然面臨挑戰,但卻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慾望和能力,很多企業改變了20年10年如一日的賺錢模式,實現了跨越式增長。過去是找市長要政策,免不了要看臉色,如今市場做大了,市長找上企業送資源,希望企業能夠整合更多的資源,做更大格局的市場。找市長時,政策用得不踏實,市長找企業時,資源用得踏實。

闖市場就要造品牌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過去在市場中競爭,與其說是與競爭對手競爭,還如說是與政策競爭,只要把政策拿到手,就可以保證企業有一定的贏利水平,這是傳統的農業產業企業的基本生存模式。

如今,真正面對市場競爭,競爭的根源就是品牌,這也恰恰是中國農業產業化企業的劣根性所在。並不是說農業產業化企業沒有品牌,但其品牌力相對較弱。我們在做農業產業化企業品牌策劃服務時,常常發現,絕大部分企業沒有明確的營銷戰略規劃,更沒有針對性品牌打造計劃,其註冊商標與其說是品牌,倒不如說是一個受到法律保護的標識,消費者購買其產品,常常是通過價格的比較來做出的選擇。

顯然,這樣的品牌營銷基本上停留在初級階段,品牌並沒有產生足夠的品牌附加值,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價格認知遠超過品牌認知,市場表現極不穩定,一旦遭遇其他企業的價格衝擊,市場馬上就會遭遇重挫。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對於農業產業化企業來說,目前正是一個大好時機,產業企業的普遍現象是品牌弱化,這為致力於闖蕩市場的農業產業企業提供了契機,一旦樹立起強大的品牌,就會在市場競爭中佔領先機,為後來者帶來強大的市場競爭屏障。

農業品牌營銷策劃專家認為,農業產業化企業品牌打造可以遵循如下幾個規律進行:

1

品質根基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良心品質一定是農業產業化品牌必須正確把握的要點。據此,在農業產業化品牌打造過程中,品質是品牌打造的根基。在市場營銷進入到營銷革命3.0 時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信息高度透明化,企業要為品牌塑造強烈品質概念,就像互聯網思維人士提到的極致品質概念一樣,農業產業化企業最終以入口消費為主的產品體系,品質永遠是消費者關注的核心焦點,品牌一旦與一流品質劃等號,品牌建設的根基將相當堅固。

2

專業定位

新生代消費群對於品牌的反向定位越來越明顯,他們會提出他們的核心消費需求,以求品牌能夠做到。面面俱到的泛泛品牌定位已經不再現實,打造專業的品牌形象更能夠吸引消費者。

消費者對於那些萬能型的品牌興趣將會下降,具有專業定位的品牌形象將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因此,農業品牌策劃專家任立軍認為,企業必須尋找到恰當的細分市場,做到準確的市場定位,從而成為目標消費群某一方面需求滿足的專家形象,繼而形成專業品牌定位。

3

品牌營銷計劃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品牌創建的核心來源不是頭腦風暴等策劃活動,這此活動只能為品牌帶來正確的打造路徑和方法,並不能為品牌帶來品牌價值的提升,更不能創建過多的品牌資產。那麼,什麼是品牌創建的核心來源呢?品牌營銷計劃。

品牌的創建一定來自於消費者,一定來自於強大的市場營銷執行力,反過來,品牌又能夠助推市場營銷執行,給企業帶來更好的營銷績效。因此,我們在進行品牌創建的過程中,制定科學有效的品牌營銷計劃是必要的。很多企業忽略這些,對品牌創建做一些盲目的藝術化構造,基本上不會對品牌創建帶來太多的利好。

4

超級體驗

農業產業化品牌成功的重要一點就是品牌所帶來的超級體驗,這種超級體驗不但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消費價值,甚至能夠給非消費者帶來消費體驗,真是非常奇妙的東西。因此,農業品牌策劃專家任立軍建議企業做好品牌的消費體驗創建。

我們知道,禇橙品牌已經成為響噹噹的農業品牌之一,雖然很多屌絲消費群體並沒有能力享受禇橙產品的完美消費體驗,但卻因為參與到禇橙品牌營銷過程當中,獲得了精神層面的消費體驗,很多人以參與到禇橙品牌營銷過程為榮。對於農業產業化品牌來說,一定要探索品牌消費體驗元素,發掘能夠形成消費價值的完美消費體驗。

強品牌要有創新營銷模式來支撐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農業產業化企業的發展遭遇的市場競爭是空前的,傳統的營銷模式雖然廣泛使用,但已不能憑藉這一模式戰無不勝。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在傳統營銷模式的基礎上,各個企業都在探討創新營銷模式,以支撐企業快速發展。

農業品牌策劃專家任立軍指出,品牌定位決定了創新營銷模式的探索路徑,並非大刀闊斧式地創新就是創新,真正地營銷模式創新還是要以我為主,突破傳統,找到快速發展的突破點,這是目前中國農業產業化企業營銷模式創新的根本。

營銷革命3.0時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80後90後00後新生代消費群的崛起,農業產業化企業所面臨的衝擊和誘惑越來越大,如何在衝擊和誘惑之下找到企業自身的營銷突破點是關鍵。

農產品品牌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營銷策劃實踐當中,我們看到,專注於傳統流通渠道企業進軍現代商超渠道的硬著陸的失敗案例,也看到,創業型農業產業化企業直接進入到電子商務渠道沉戟折沙,當然,我們也看到,三隻松鼠能夠迅速走紅互聯網營銷的經典案例。營銷策劃專家任立軍認為,企業在創新營銷模式時一定要面對現實進行思考,包括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企業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等,都需要納入思考範圍,以保證營銷模式創新的方向性不存在偏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