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護士」加入共享經濟套餐,價格不低用戶不少

“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

前不久,“共享男友”在某短視頻社交軟件大火,成為網友爭相“打卡”的熱門風景,但與之前層出不窮的共享產品相比,“共享男友”只能算是蹭了共享經濟熱度的吸睛營銷手段。不過,近期倒真有一類以真人提供服務的APP出現,恩,小財女說的是“共享護士”。

共享經濟又玩出了新花樣,“共享護士”瞭解一下

據央視財經報道,山東省護理學會和相關機構合作,推出了一款移動護理平臺,旨在讓普通人也能共享護士服務。用戶只需在這款APP上下單,系統就會自動匹配到距離最近的護士,讓護士上門提供服務,服務內容包括打針、輸液、P剖腹產產婦護理、壓瘡護理等等。

“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

目前,應用商店平臺有20多款類似APP,此類APP最初採取患者下訂單,護士搶訂單的運作模式,後來為了保證服務的專業到位,變為系統派單模式。

“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

操作流程與當下各類共享軟件沒太大差異。只不過,此類軟件會對註冊護士和用戶進行雙向資格審核:在線註冊的護士必須取得執業證書或專業技術資格證,並具備一定年限的從業經驗,而預約用戶也需要提供就醫證明,上傳患者處方、藥品,對於風險較高的護理需求,平臺會選擇拒接。

“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

小財女隨手打開一個醫護APP發現,僅上門打針這一項,價格就需要138元。

“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

需求催生市場,老年人正成為“共享護士”最主要受益者

根據國務院今年初公佈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佔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

“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

此外,根據國家衛計委的統計,目前我國2.22億老年人中近1.5億患有慢性病,91.2%的已故老人死於慢性病;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患者至少為700多萬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近4000萬,完全失能老年人近1000萬人,預計2050年失能老人將達到9750萬。此外,三分之一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的心理疾病。

“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

這些數據告背後,是國內老年人健康服務的巨大潛力市場,而老年人的特性也決定了家庭將成為此類醫療服務提供的主要場所。

“共享護士”的出現順應了相關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護理需求,減輕了老年人子女的護理壓力,很大程度體現了共享經濟整合線下的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的本質。

新生事物的老問題:規範仍在路上

追溯起來,我國“共享護士”事業起步雖不晚,但與其他共享模式相比,發展算是相當緩慢了,醫療護理領域的特殊性導致這一新生事物背後風險重重。

從用戶層面來說,相關專家認為,患者護理需求分不同層次,而“共享護士”專業水平和能力差異較大,可能出現醫療風險,責任難以界定。從護士的角度出發,以女性為主的護士群體,如何在上門服務中保障自身的安全?畢竟,某網約車平臺的前車之鑑還歷歷在目。

從整個醫療行業來說,護士上門服務的合法性,是“共享護士”發展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根據2008年實施的《護士職業註冊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護士經執業註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後》,方可按照註冊執業地點從事護理工作。而“共享護士”網約平臺的簽約護士,卻屬於在註冊的執業地點以外從事護理工作。2017年3月上海市衛計委就曾明確表示,護士跟網約平臺簽約的問題涉嫌違規。

再者,根據《中國護士群體發展現狀調查白皮書》,截至2015年底,全國註冊護士總數為324萬人,收入待遇嚴重偏低。在已離職護士中,48.8%的護士離職原因是收入低。

“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

提供上門服務的護士屬於兼職性質,在醫療資源緊張的當下,護士本就屬於最忙碌的群體,本職工作的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是否會導致這一群體將更多精力放在收入更為豐厚的上門醫療平臺?護士如何平衡本職工作與兼職?

小財女認為,在當下的醫療環境和養老背景之下,“共享護士”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要真正讓“共享經濟”的豐厚成果惠及到最需要的人群,相關職能部門要預先建立行業准入標準和法律監管,為購買服務的用戶與提供服務的護士群體解決後顧之憂。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共享護士”將會是項“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大工程。

“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共享护士”加入共享经济套餐,价格不低用户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