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单车深圳市场"屡拒屡战"?可终究敌不过"禁投令"和民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年初信心在握的滴滴单车,最近却在深圳接连踢到铁板。

3月17日凌晨,滴滴将2万辆青桔单车投放在深圳街头,覆盖福田、罗湖、宝安、龙华等区域。然而,投放首日,青桔单车就遭到了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下称"深圳市交委")的紧急叫停。

滴滴单车深圳市场

实际上,早在去年8月,深圳市交委即发文暂停共享单车企业新增投放车辆。明确指出,在整治市容阶段内,不再接受任何单车品牌新增投放运营。整治阶段结束后,企业可以书面方式提交新增车辆投放计划,由市交委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达成共识后方可进行投放与停放管理。

不过,对于深圳市交委的"叫停",滴滴却选择了无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滴滴并没有停止在深圳街头投放青桔单车的动作。有市民拍到滴滴工作人员仍在凌晨投放"青桔单车",并对路过的行人进行单车宣传工作。这也迫使深圳市交委不得不在近期连续三次表态,并表示将全面回收滴滴违规投放的单车。

滴滴单车深圳市场

从深圳市交委对共享单车投放管控的力度,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在这个领域的整顿决心。一直以来,过量投放、无序管理始终是悬在共享单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共享单车的公共性质决定了,它在一个城市的运营必须有方方面面的配合,共享单车在一个城市的投放是否饱和、为共享单车运营配套的公共空间、城市的管理和行政资源分配等等都需要政府和企业合力完成。

可以说,作为一种占用公共空间资源的商品,政府基于影响市容和交通等问题对市场的管控,是这个产业的最大风向标。

目前大部分一、二线城市单车投放已经饱和,全国已有十几座城市发布共享单车"禁投令",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福州(市区)、郑州、南京、南宁、扬州等。如此,滴滴的"明知故犯"就可以理解了。"禁投令"之下,共享单车赛道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滴滴有人才、有资金、有流量,但如果市场上没有单车,一切都是空谈。

滴滴此次在深圳市场的有意违规,是后进者的无奈之举,也是对政策风向的一种试探。可惜的是,结果很不理想。这很可能会打乱滴滴接下来在出行业态的战略布局。

滴滴单车深圳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滴滴单车投放的初衷是基于企业发展,但它并没有考虑到深圳市公共设施资源的承载能力,忽略了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京、深圳等城市出台相关措施,严控共享单车数量的初衷是合理布置公共资源,切实改善城市出行体验,减少恶性竞争带来的出行体验下降、影响城市市容等负面效应。综合用户需求、道路资源承载量与共享单车企业的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禁投令"或许是当前最有效的管控举措。

如果共享单车的后来者们都效仿滴滴,不把禁令当回事,那么对下半场共享单车的精细化运营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不利于单车市场的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