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尋覓齊家文化

尋覓齊家文化

——掠影拾遺

「文化」尋覓齊家文化

文| 馬如基

「文化」尋覓齊家文化

齊家鎮,是一塊神秘的地方。

齊家鎮,在洮河與廣通河交匯地。表露出齊家文化內涵,距今已有4300—3500年曆史。

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下5000年。據考證發現,齊家鎮從先民出現,代代繁衍,生生不息,閃灼著人類燦爛曙光。儘管在過去的年代,或多或少出現文物,從未被人們引起重視,也未被珍視收集,更談不上保護、發掘和利用,物質與精神產品埋在地下,沉睡在土裡,深藏在大地母親的懷抱。

「文化」尋覓齊家文化

1924年,一個紅頭髮、藍眼睛的外國地質學家,叫安特生,考古進入中國,深入內地,在探察中發現齊家坪有豐富的陶器、骨器、銅器、玉器等文物。安特生如獲至寶,興奮極了,在齊家坪高舉雙臂,山呼人類文明重大發現。

安特生向全世界宣佈在中國的發現,引起轟動,齊家鎮由此出名,齊家文化達到了全新。今天,站在齊家坪,依稀呼之,能啼聽到穿越時空的山水,崖壁村落的對話聲音。

齊家鎮,地屬甘肅廣河縣,這裡不見高聳長空的劍峰,到處是平緩漫坡的山嶺,厚厚的黃土層覆蓋,極具傳神,山嶺與溝壑間,有叮咚的泉溪,涓涓的細流,潤澤著黃土,長著青草花木,讓人聯想到過去,明媚的春光、活躍的人群。

是黃土凝練還是厚土層遺留鋒銳能量,貯藏著人類社會放射出進步光芒。有索取自身利用,拓展了生存空間,從遺存文物看,充分顯示出中華兒女的聰明才智與創造。

齊家文化廣場,是廣河縣文化活動的中心。齊家文博館興建在這裡。座北朝南,建築宏偉氣魄。步入陳列館,裡面有眾多珍貴文物,融歷史、地理、經濟、政治為一體。壯觀瑰麗,多種形體陶罐、彩陶,典雅古樸,形象俊美,散發著遺古幽香。追蹤時代足跡,營造了甜美幸福。青銅冶煉開發,齊家人打開銅器製作門檻。銅鏡、銅牌、銅項飾等裝飾品,精巧玲瓏,讓人浮想聯翩,勞動生產工具,刀、斧、鏟、錐,是先民們創造的主題,閃爍著藍色寒光。從年限推測,中國人使用銅器歷史悠久,將美學融入青銅,是世界上最早國度之一。美玉的發掘、使用,也是最早使用玉器的地方,青玉、翠玉、藍玉、碧玉,多有亮度,雕刻細膩,磨工熟練精堪,製作精良,讓人美不釋目。

「文化」尋覓齊家文化

最能打動人心的是溫馨的時光。在齊家文博館感受到古代齊家文化浸潤、教育。

土是人類生存的本源,水是生命之靈源。流水黃土孕育天地事。

廣通河,古稱大夏水,清凌凌的河水,翻卷浪花,千百年流淌著自尊、自豪,高歌從古到今的蹉跎歲月和歡樂與文明。

可不是嗎?白堊紀時代,大夏水流域,氣候溫暖,雨水豐沛,水草茂盛,曾養育眾多生物,恐龍棲息繁育,是古生物的伊甸園,現和政縣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展示那個年代生物形體。讓世人驚歎。

「文化」尋覓齊家文化

你看,大夏水北岸,阿力麻土,留存的夏代構築的城堡,分上下兩座古城,依山畔水,夏人居住、生產、生活。城堡後面的堡子山,是放牧和農耕去處。自然風光秀麗,那個年代眾多古蹟文物(現已得到充分保護)。放目這塊土地,氤氳氣籠罩,或許是古文物放射的光亮,它們等待已久的時日將來臨了。

齊家文化擎起中華文明。穿透了歷史隔離封塵,詮釋了一個合乎情理的理想夢。我捫心自問,古人將生活器具深埋土裡,是否讓後人挖掘享用?留在地面上,不宜儲存,損壞遺失,深埋土層稱心、保險、牢靠,現時物該出土,還本來面目,達到前人臆想的美夢。

史載,舜帝當政,天下水患嚴重,大塊大塊的地面被水淹沒,直接威脅人類生存。舜帝指派鯀治理水患,鯀違背自然規律,以堵截攔水除患,結果天不作美,雷雨大作,衝開人為的堰塞湖,造成積水開壩,淹沒農田、草原、村莊,徒勞無益,無功受害,舜帝治罪,死於刀仞。舜又命禹治水除患,禹聰明過人,從水源頭勘察河道水流,記取前科教訓,順引疏道,排洪洩澇,他從積石山開始,疏導黃河,破山逾峽,帶領民眾,三過家門而不入,順暢水流,洩清積泊,水流歸道入海,解決了水患,保全了生靈,顯露大片陸地,供人類耕作放牧。禹治水有功,長天不負苦心人。舜帝開明,禪位於禹,史上稱夏禹。

大夏水畔是禹的故里。土有厚重,水有靈悟。

疏導引流,是水利上開創,在人類社會調除癥結,疏導思想,解決矛盾,和諧相處,更是發揮國泰民安的哲理作用。

齊家鎮,面朝洮河與廣通河,隔河相望甘肅文化名城臨洮縣。揹負連綿起伏的黃土坡。黃土厚實凝重,是種植收穫的田園。早年水怪頻出,人居山頂和山樑,掏窯洞,塔棚而住,開墾耕作黃土地。用黃土於水陶製各種器皿,做盛水盛糧食之容器。充實了生活大空間,造就了一代一代人類的命運,拓展想象,填補精神所需,齊家先民在生產生活中交易延伸、推進、散播到中國西部乃至世界。

美哉,齊家先民!壯哉,齊家坪文化傳承延伸!

「文化」尋覓齊家文化

齊家地方有靈性,廣河人秉承先民,解開桎梏身心的枷鎖,有大膽獨創精神。記得在那特定的年月裡,他們先覺醒,走出家門,心靈與朝陽會師。走西部跨東部,不為地限制,收集羊毛、羊皮與牛皮,數九寒天,不分男女,迎著寒冷天氣,在廣通河上清洗羊皮,製作羊皮褂,到東北、上新疆、走內蒙、去西藏,和齊家先民一樣,送去了廣河人的熱情與溫暖,解除了寒凍受冷民眾切身困難,也為廣河人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緩解了人多地少的反差矛盾,活躍了市場經濟,闖開發展思路,為臨夏州“東進西出,南來北往”改革開放打開先河。

改革開放,潮起浪湧,民生改善,滄桑鉅變。從那時起,開拓進取,廣河山川日新月異。

一種神奇的雲,照著齊家文化發祥地,歷史在前進,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在變化,理想與現實在這裡接軌,廣河縣最早出現物流中心市場,三甲集稱“西北第一集”,又稱臨夏的小香港,甘肅省商貿窗口,商品集散地。在臨夏州率先進行舊城改造,農商一體統籌市場,在改革開放初期,大市場出頭彩,解決商貿活動弊病,廣通河兩岸商賈雲集,投資興辦了洗毛廠、毛紡廠、洋芋澱粉加工廠,皮毛批發市場,還原歷史原本的交流,豐富了社會的經濟能量。

站在齊家鎮半坡上,放目早年產生齊家文化的地方,真是一塊厚實的土壤,清新空氣充溢新一代人,他們自信自強。看層層梯田,漫坡升接雲天,那層面銀白色塑膜覆蓋,高新科技運用於農業生產,保墒保肥,保溫防霜,助田苗生長,旱作農業發揮用場。站在豔陽下,看小麥苗茁壯生長,塑膜下玉米露出新芽,似爭看陽光,洋芋苗也不甘落後,頂地膜沾露水,瑩瑩泛光。齊家鎮豐收在望。

“激水弄潮,煙波淡蕩搖香壁。”“到岸請君回首,蓬萊宮在海中央。”閃耀著一波一波春光,一浪一浪銷魂。脫貧攻堅戰中,廣河的歷史傳奇在這延續。

「文化」尋覓齊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