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企业“加班文化”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其实员工也很无奈

当德国发展阶段工作制为每周为28小时的劳动作息阶段时,我们还在讨论企业“加班文化”,当然这也是德国人自己争取来的结果。国情不同,分工不同,工作制时效也有所不同。我们在按部就班的遵循5天8小时工作制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企业生产所需进行不定时不定期的加班,企业员工加班的付出,让员工的工资也能在获得固定底薪外,还能获得1.5至3倍的加班费,这也是综合薪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工厂、企业“加班文化”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其实员工也很无奈
工厂、企业“加班文化”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其实员工也很无奈

这几天关于“加班文化”的话题在媒体轮番轰炸,有的媒体指出企业“加班文化”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有的媒体指出企业“加班文化”比加班更可怕;也有个别评论指出企业“加班文化”就是对劳动者精神世界的二次剥削。是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宣导督促员工加班,热爱加班,或者说为了企业发展而义务加班,这样的企业都是有的,而且“加班文化”常见于生产制造代加工的工厂里面。
工厂、企业“加班文化”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其实员工也很无奈

工厂、企业“加班文化”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其实员工也很无奈​​

企业工厂对员工宣传督促“加班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当然这都是为了企业的生产发展和利益,出发点都是为了企业自身,而不是为了员工。作为企业员工,在加班或者义务加班的同时只能选择遵循企业的宣传督导。这样以来,企业工厂的员工很是无奈的,因为员工的工资基数就在这里,员工没有选择的条件和理由,只有默默的配合它,配合加班,因为没有谁会和自己的工资过不去,但这对于员工的心理身体各方面都是摧残的。


工厂、企业“加班文化”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其实员工也很无奈

都在谈企业“加班文化”,其实我看大家应该谈谈劳动者的福利报酬才是关键,因为他们在固定基数的薪资面前,根本没有余地可以选择回避或挑剔加班。

全国就业的劳动者实在太多,收入各不相同。国企与民营薪资福利不是一个级别;民营与外企薪资福利也不是一个级别;重工业与轻工业薪资福利不是一个级别;白领与蓝领的薪资福利不是一个级别。他们之间的差距不是加班多少,关键还是薪资福利补贴各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

如果能够出台政策,缩小各行各业之间的薪资福利补贴差距,提高各行各业员工薪资底薪基数,​​健全完善企业劳动者的切身合法权益,这样的情况下,我想应该没有谁会再来吐槽工厂企业的“加班文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