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分析

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分析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子貨幣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電子貨幣作為一種新的支付手段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正在全球範圍內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電子貨幣的發展和使用在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費用的同時,也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了不少新的問題。電子支付的便捷性、高效性和低成本性使傳統的金融發展模式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電子貨幣對流通中現金的取代影響了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進而引起了貨幣供應的變化。該論文從定性、定量的角度,淺談貨幣供給在電子貨幣盛行的今天所受到的影響。

  關鍵詞:電子貨幣;貨幣供給

一、相關概念

(一)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Electronic Money),是指用一定金額的現金或存款從發行者處兌換並獲得代表相同金額的數據或者通過銀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務,通過使用某些電子化途徑將銀行中的餘額轉移,從而能夠進行交易。嚴格意義是消費者向電子貨幣的發行者使用銀行的網絡銀行服務進行儲值和快捷支付,通過媒介(二維碼或硬件設備),以電子形式使消費者進行交易的貨幣。

(二)貨幣供給

貨幣供給(money supply)是指某一國或貨幣區的銀行系統向經濟體中投入、創造、擴張(或收縮)貨幣的金融過程。貨幣供給指一個國家在某一特定時點上由家庭和廠商持有的政府和銀行系統以外的貨幣總和。貨幣供給首先是一個經濟過程,即銀行系統向經濟中注入貨幣的過程;其次,貨幣供給必然形成一定的貨幣量,一般稱之為貨幣供給量。 (分為狹義貨幣供應量和廣義貨幣供應量)

二、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理論分析

(一)貨幣供應量模型

為了進一步說明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的控制作用,貨幣供應模型可以表示為:貨幣供應量=貨幣乘數×貨幣基礎(Ms=mB)

貨幣供應量只接受貨幣乘數和基礎貨幣兩個因素的制約,則這兩個因素又分別受其他若干因素的約束。基礎貨幣由流通中的通貨和存款準備金兩部分組成,即:B=R+C

貨幣乘數模型:M=Ms/BC+D=m1(C+R)

所以m1=(C+D)/(C+R)=(c+1)/(c+r+e+t)

(二)電子貨幣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一般而言,中央銀行會靠公開市場操作改變基礎貨幣數量,或者改變法定準備金率改變貨幣乘數來影響貨幣的供給量。但隨著電子貨幣的出現,由於現金存款的減少,部分法定存款準備金被取代。中央銀行對電子貨幣尚未提取準備金,在一定程度上,電子貨幣是中央銀行對調整準備金率職能的一種弱化。其次,商業銀行持有的電子貨幣及其衍生品也不用繳納準備金,降低了商業銀行的機會成本,進而使中央銀行法定準備金政策作用下降。

電子貨幣主要通過對基礎貨幣數量的影響以及對貨幣乘數的影響來改變貨幣供應量的多少。

首先,當電子貨幣作為新的貨幣形式進入到基礎貨幣行列時,基礎貨幣虛擬化,在銀行準備金的總額不變時,基礎貨幣下降。電子貨幣使影響基礎貨幣的因素變得更加複雜,因此加大了貨幣供給的內生性。

電子貨幣對流通現金的取代同時也使現金漏損率下降。通過對貨幣供應量模型的研究,現金漏損率的下降會導致貨幣乘數的上升,進而引發貨幣供應量的上升。

電子貨幣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銀行的流動性,準備金的減少,使銀行少留存一部分沒有盈利性的資產。這部分資產應用於貸款和投資,資金就會增加,派生存款也應運而生。從貨幣供應量模型可以看出,派生存款的上升會使貨幣乘數增大,也能得到貨幣供應量增大的結論。

電子貨幣的逐漸盛行使人們手中現金減少,存款增多。而定期存款的限制使得利於變通的活期存款出現更大程度的增加。這就使得非交易存款比率降低,貨幣乘數升高。

三、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實證分析

為了分析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的分析,必須對其貨幣供應量以及電子貨幣的數據進行歸納整理。首先要解釋電子貨幣與貨幣乘數間的關係,我們可獲得現金漏損率、定期存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電子貨幣使用率的數據作為自變量,獲得狹義貨幣乘數和廣義貨幣乘數的數據作為因變量。最後進行迴歸分析以找到他們之間的關係。

對於現金漏損率即流通中的通貨與活期存款之比c=C/D。現金漏損率下降,流通中的現金減少,那麼商業銀行可減少超額準備金數量,商業銀行存款創造能力上升。電子貨幣使用率u是銀行卡交易額E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電子貨幣使用率越高,說明商業銀行資金來源越廣,增強了商業銀行創造信用的能力。但現金增加卻又使商業銀行需要支付更多的存款準備金導致貨幣乘數下降。於是貨幣乘數並不是隨著電子貨幣使用率的增大而逐漸增加。而作為定期存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由於人們手中現金的減少使得活期存款數量增加,非交易存款比率降低同樣可以影響貨幣乘數的大小。

首先可以利用t統計量對變量進行顯著性水平檢驗,在確定其有相關關係後再做下一步數據整合。再由計量經濟學格蘭傑因果關係檢驗可以測試自變量與因變量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最後,選取上兩組檢驗中既具有相關關係又具有因果關係的變量,進行迴歸分析得到迴歸方程,對迴歸後得出的F值進行臨界比較,做出最後的結論推導。

四、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政策的影響分析

目前大部分國家採用的貨幣政策是以利率和貨幣供應量為中間目標。

在電子貨幣流通環境下,利率形成機制變得更加複雜。首先電子貨幣將流通中的通貨減少,貨幣流通速度也大大加快。市場中的現金交易需求下降,電子貨幣在銀行體系的信用創造作用也會使貨幣需求發生波動。貨幣需求波動會對利率產生直接的影響,利率變動反過來又加劇了貨幣需求波動。這種互相影響的後果使利率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的作用減弱。

電子貨幣從根本上改變了貨幣的存在形式,一方面它使流通中現金減少,另一方面增加了貨幣構成的複雜性,貨幣構成的衡量尺度變得模糊不清,減弱了貨幣供應量作為中間目標的可測性。

電子貨幣的發行途徑廣,也是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控制的一大挑戰。央行失去了唯一發行人的地位,可能導致中央銀行由於缺乏足夠的資產負債而不能適時進行大規模的貨幣吞吐操作,進而減弱公開市場操作的時效性和靈活性。

同樣,電子貨幣對一般性政策工具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由於電子貨幣可以由商業銀行發行,並且電子貨幣取代了部分有準備要求的儲蓄。使得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再貼現政策作用削弱。對於公開市場業務的政策工具影響也大大減弱。  

五、我國電子貨幣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電子貨幣的法律框架尚未建立,電子貨幣的監督管理尚處於空白

在我國,目前除了24年頒佈的《電子簽名法》外,幾乎沒有其他關於電子貨幣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而《電子簽名法》主要規定了電子簽名及其認證,只是為電子簽名技術應用於電子貨幣,從而保證電子貨幣支付中交易信息和交易對象的真實性,提供了法律保障,沒有涉及電子貨幣概念、電子貨幣發行主體等相關問題。2 5年頒佈的《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旨在規範從銀行結算賬戶發起的電子支付業務,即規範銀行及其客戶在電子支付中的權利、義務關係,不包括非銀行機構發行電子貨幣或不經由銀行賬戶的電子貨幣支付的規定。1999年頒發的《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雖然規定了儲值卡屬於銀行卡,但對於非銀行是否可以發行儲值卡卻沒有明確規定。

由此看來,電子貨幣的法律框架在我國尚屬空白,法律的空白,使得電子貨幣業務沒有相應的監督管理機構,因此容易出現沒有監督或監督不到位的情形,縱容違法行為的發生,這與電子貨幣業務的蓬勃發展極不相稱。

(二)電子貨幣會減少中央銀行的鑄幣稅收入

中央銀行作為一個國家唯一擁有貨幣發行權的機構,它對貨幣發行的壟斷和控制不僅體現在貨幣政策的實施上,而且還會對社會經濟產生極大的影響。而鑄幣稅收入作為中央銀行的收入之一,它在支付中央銀行的運營費用後,剩餘收入則上繳國庫,對社會經濟繁榮也就同樣具有間接影響。電子貨幣在我國還未確立發行主體,因此即使是一般的公司都可以發行電子貨幣。不僅如此,電子貨幣還會驅逐市場上的部分流通紙幣,大大減少中央銀行對紙幣的發行量,最終導致鑄幣稅流失,進而降低收入。

(三)電子貨幣發行人缺乏嚴格的資本管制,容易滋生信用風險

當前我國電子貨幣的發行主體潛藏著較大的信用風險。一旦信用風險爆發,消費者的貨幣請求權將無法實現,預付資金和辦卡押金可能全部或部分不能得到追償,從而引發消費者“擠兌”,甚至會引起社會問題。這種風險隱患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由於發行主體的非銀行特性,電子貨幣業務尚處於監督管理真空,其業務沒有實行准入管理,部分多用途儲值卡業務的開辦,雖然由政府審批,但其業務開展缺乏統一的資本金要求和審慎的後續管理,容易產生經營不善的問題。二是當前我國的社會信用程度整體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信用約束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這種情況下,發行主體吸存了社會公眾大量的預付資金,這種“先接收付款,後提供商品”的經營模式,容易形成違約收益大於違約成本的情形,激發發行主體的道德風險,引發信用風險。

(四)電子貨幣支付環境不夠完善

由於電子貨幣是運用數據電文在電子貨幣支付體系中,其支付活動都是以電子化方法完成。因此,在保證資金安全、維護銀行及客戶在支付活動中的合法權益方面,安全的支付環境變得及其重要。而當前的電子貨幣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使用電子貨幣的手續費以及電子化的操作風險是電子貨幣發展所必須要完善和改進的方面。

(五)電子貨幣的負面作用日益凸現

近年來,網基電子貨幣大量湧現,而且部分網基電子貨幣已經開始走出虛擬的網絡世界,進入現實的應用,給不法份子帶來可乘之機:一是網上“倒賣”虛擬貨幣衝擊正常的金融體系。二是利用虛擬貨幣經營網上賭場,逃避監管。

參考文獻:

  [1] 高鴻業 《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六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2] 蔣先玲 編著的《貨幣金融學》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年5月

  [3] 陳志武 《金融的邏輯》 2009年08月01日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發行

  [5] 杜佳.《貨幣金融學》2010年3月1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