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7年前,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的鲁家村是一个出了名的浙北穷山村,如今,它已蜕变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新样板;

7年前,鲁家村一片衰败景象:土坯房随处可见,鲁家溪满是垃圾,大片农田山林荒废,而今,鲁家村是中国十佳小康村、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首批国家田园综合体示范点……

这个拥有610户农家、2200人的山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1年的1.8万元跃升至2017年的335万元,村集体资产从2011年的不足30万元跃升至如今的1.4亿元。

近期,鲁家村的“山村巨变”通过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栏目以《乡村如何振兴》为题呈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7年间,一个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第一美丽乡村的?本期,墨泉就带您走近——浙江安吉鲁家村 。

鲁家村的“巨变”

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位于浙北天目山余脉、安吉县城郊,由13个自然村构成,占地面积16.7平方公里。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7年前,鲁家村仍是出了名的穷山村,这里一没资源,二没产业,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农田山林荒废不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空心村。村集体账户上只有6000元钱,背负贷款高达150万元。一到下雨道路就不能下脚,垃圾桶也没有,垃圾随地扔,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农田林地因无人耕种一片荒芜。

7年间,鲁家村村集体收入从每年1.8万元增加到286万元,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加到1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500元增加到32850元。2017年7月,鲁家村入围首批15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国家在三年内将给予1.5亿元、地方政府将配套1.5亿元的资金补助。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2011年,鲁家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村班子通过乡贤捐款及各类项目资金筹备了1700万元进行乡村美化,并引入旅游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包装、统一经营。

2013年,鲁家村开始推行集体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打造了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鼓励本村现有农户扩大产业,同时引进社会资本,打造花海世界、百亩竹园等景观。农场建成后,鲁家村又引进了专业的旅游公司负责经营,形成“公司+村+农场”的经营模式,实现三方共同建设和利益共享。

2015年,一辆轨道全长4.5公里的观光小火车将18个农场串联了起来,鲁家村初步形成了全域景区化。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如今,鲁家村的整体布局是一心两环四区:

一心是游客服务中心,约200亩,由火车站广场、停车场、生态湖和两栋建筑组成;

两环是两条观光环线,观光火车环线和观光电瓶车环线,其中观光火车环线是一条科普专列,春夏秋冬为绿化主线,设置二十四节气牌,游客观光的同时还能了解一些科普文化;

四区是18个农场,包括位于村中心的核心农场和散落在核心农场周边的17家农场,而每家农场都是以产业为支撑运营的,且不重复,有竹园农场、蔬菜农场、高山农场、葡萄农场、红山楂农场、野山茶农场、中药农场、鲜花农场、水果农场、养羊农场、养鸡农场、养鱼农场、香菇农场、珍稀树种农场、野冬笋农场、铁皮石斛农场、精宜木作农场、香草园农场。

未来,鲁家村将打造“一带为核、一环贯通、三点辐射、四村共赢”的局面。以鲁家为核心,带动、辐射周边南北庄、义士塔、赤芝3个村,构筑“1+3”格局,规划范围55.78平方公里。项目重点建设围绕“一院、一环、三区”展开,一院即“两山”学院,也是综合体的“灵魂”,一环即“两山”绿道,三区即“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创意农业休闲度假区、生态农林乡居体验区”。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鲁家村的田园模式

鲁家村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开创性地以“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即利用本村的4000多亩低丘缓坡,按照“三统三共”原则,建设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通过社会招商吸引外部资本和专业机构投资运营,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独特魅力呈现给世人,带来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繁荣,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具体来说,“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包括以下内容:

“三统”,一是统一规划设计,按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设计,对18个家庭农场进行了专项设计,确保家庭农场建设的建筑风格统一,达到景观最佳。

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家庭农场,鲁家村不惜出资300万元,聘请高端专业团队,按照4A级景区标准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先期设置的18个家庭农场,则根据区域功能划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其中包括一个核心农场,位于中心村,其余17家农场错落有致分布在四周。18家农场分别以野山茶、特种野山羊、蔬菜果园、绿化苗木、药材等产业为主,没有一家重复,这是鲁家村家庭农场的特色。

18个家庭农场各有侧重,错落分布在东南西北四大区块,再用一条长达4.5公里的轨道列车,将这些农场有机串联,再融入休闲农业、民宿餐饮等经营业态,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旅游区。

二是统一平台,全村16.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平台来统盘考虑。18个家庭农场按区域功能划分,有序排列,量身订做。各场作为一处景点串联成一个景区,农场特色不重复、差异化发展串成一个大型而高端的农业综合园。

三是统一品牌,鲁家村成立了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浙北灵峰旅游公司占51%,鲁家村占49%。统一设计了鲁家村的商标logo,注册了商标,商标权归集体所有,农业公司专门为家庭农场服务,把家庭农场产品进行整合、包装、集中推出。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三共”,一是共建共营,全村的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由鲁家村和公司负责建设,家庭农场内部区域,在符合设计的情况下由农场自主建设。鲁家村和公司合作成立鲁家旅游公司,公司和家庭农场之间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旅游公司负责面上统一运营,农场负责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自主销售。

鲁家村采用“公司+村+家庭农场”的组织运营模式,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鲁家分公司,前者负责串联游客接待场所、交通系统、风情街、18个家庭农场等主要场所,后者利用多年经验和客源做好营销宣传。后来又成立了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为鲁家村民、村干部、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乡村旅游方面的培训。三家公司均由鲁家村集体占股49%,旅游公司占股51%。

在农场的投资运营层面,鲁家村引入外部资本对农场进行项目投资和运营管理。目前已有10多亿的工商资本投资这些家庭农场。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二是共营共享,鲁家旅游公司把18个农场作为一个景区来统一运营,公司的盈利按照运行方案进行利润再分配,家庭农场除分到收益外,也能扩大知名度,得到快速发展,真正做到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资源共享的效果。

鲁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和村民都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鲁家村建立了合作分红机制,由村集体、旅游公司、家庭农场主按照约定比例进行利益分配,村民再从村集体中享受分红。

三是共享共赢,鲁家村的乡村旅游运行方案,系统地考虑了乡村旅游公司、村集体、家庭农场、农家乐(民宿)农民各方利益,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享受资源,充分融合,共同发展,做到了彰显特色,百花齐放,合作建成一个大型的农业观光园,从而达到共赢。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鲁家村的借鉴意义

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是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模式上的一次大胆创新,特别对于大型农业园区或村集体主导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它采取类众筹的方式,借助社会化的力量,突破了资金、人才的瓶颈,实现了资源资产资金的聚合。

其次,它解决了规划的统一性和定位的差异化的问题。美丽乡村,规划先行。早在2013年鲁家村就启动了发展蓝图的设计,18家农场的雏形已经跃然纸上。

再次,生态圈的打造和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鲁家村注重生态圈的建设,18家农场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它的周围,分布着村民自主经营的农家乐、民宿、农副产品,为农场提供配套服务。此外,村里还统一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风情街、10公里绿道和4.5公里村庄铁轨等设施,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和多样化的选择。在营销推广层面,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进行统一宣传;在人才培养层面,成立了乡土职业培训公司。这些力量为入驻的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当然,鲁家村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有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土壤,比如自然资源禀赋较好,低丘缓坡地形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土地较为集中,基础设施较好,颜值较高(早在2011年就耗资1700多万元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这些资源条件为家庭农场集群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鲁家村“无中生有”的模式,为负债150万、全县卫生检查倒数第一的昔日山村指明了致富之路,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共同富裕的梦想,也让我们看到,乡村是有价值的,值得期待的。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路走对了,每个村庄都能创造乡村振兴的传奇。

7年间,浙北贫困山村——鲁家村是如何成为中国美丽乡村标杆的?

墨泉生态建设

让世界因我们更美丽!

生态修复 | 农旅开发 | 规划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