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高三学生家长,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神器,真的有用吗?

高考季,考场内学生奋笔疾书,而考场外的家长们也是闲不下来。操心饮食、睡眠,考虑孩子的心态和感受,对即将到来的志愿填报也是忧心忡忡。

所有高三学生家长,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神器,真的有用吗?

早在开考前,我们就从亲戚朋友、网络平台了解到,有不少商家推出不同价位的“志愿填报卡”,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声称有“大数据”支撑,并与各地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合作,能够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甚至还有性格测试、职业规划等衍生服务。

报志愿神器,真的有用?

所有高三学生家长,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神器,真的有用吗?

虽然大数据已提出多年,且一直处于如火如荼的状态,但大多数人只是通过生活中或者媒体报道中了解到只言片语,脑海中没有清晰的概念和应用范围,云里雾里中产生认知错觉,认定了这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够帮助科学解决眼下的困惑。

所有高三学生家长,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神器,真的有用吗?

其实,所谓“大数据”的获取,实际上只是把各大高校公开的数据加以整合,将每个大学每年的招生数据,包括地区、特色、重点学科、历年分数线、专业录取最低分等信息汇总。简单来说,就是将高校数据整理进同一张EXCEL表格,再通过高级检索筛选罢了。因为信息获取途径不一,也会导致部分所谓“大数据”库出现信息不全和信息有误的情况,比如某政法类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仅可查询到2015年,没有近两年的数据;一些专业的名称与实际不符等。

所有高三学生家长,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神器,真的有用吗?

信息的时代,理性的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场激烈的竞争,机遇与风险并存。在高考成绩一定的格局下,如何实现与理想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的匹配,不仅需要经验、技巧,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所有高三学生家长,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神器,真的有用吗?

的确,资源和真理一样,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许多家长想要借助外力做好这个重大的决策,找高中老师帮助,找亲戚、朋友、老乡等熟人帮忙,甚至通过市场化手段“花钱办事”,这都是情有可原的。一方面,学校、专业信息纷繁复杂,不同的渠道带来不同的信息,不可避免会带来信息不对称甚至信息失真、失准;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由于自身阅历、见识以及认知的局限性,导致自身加工信息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大。

“不自信”、“焦虑”本没有罪,但迫切要想达成心目中“理性的选择”的渴望,很容易被一些神通的人物或者神奇的技术手段加以利用。大数据本是一种让信息资源发挥更大价值的技术,但所谓的“志愿填报卡”根本经不起推敲,只能忽悠那些“看不到前门、找不到前门却又想另找门路”的家长们,让他们上当受骗。

所有高三学生家长,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神器,真的有用吗?

高考志愿填报承载着一个家庭厚重的教育梦想,承载着他们社会流动的希冀。去哪个地域读哪所大学、选什么专业,多样化的选择,技术手段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却并不能过于沉迷。

冷冰冰的机器和听上去“神通”的技术,给出的建议都是“标准化”的,而每个考生却有着不同的兴趣、偏好、情感与认同。尊重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多和孩子们平等对话、真诚沟通,高考志愿填报才会更有“准头”。

人生就是试错的过程

很多家长和前辈总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用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为孩子纠正或避免他们眼中不该发生的错误,所以志愿填报过程中,总会想要强加一些过来人的意见。

因为害怕走上自己同样的路,担心孩子遭受太多挫折会心灰意冷,想要步步为营。其实,人生本就是试错的过程,有了亲身的体验才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才能更早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定位与方向。

今年高考,“00后”的首次集体登场备受关注。作为成长过程中一直有互联网相伴的一代,“00后”所在的家庭条件相比于“80后”、“90后”更加优越,同时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系统的四通八达,也让“00后”考生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

出国求学、选择艺考、自主招生考试等等,让这届高考生不再是“千军万马”并非必须要挤一个“独木桥”,对待高考,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不再笃信“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有媒体对2万余名“00后”高考考生、考生家长和其他网友发起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左右受访的“00后”考生认为参加高考是为了增长经历,而非改变命运的大考。

所有高三学生家长,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神器,真的有用吗?

反观之前,迷茫的一代是“80、90后”的形象表述,因为自身的才华配不上所谓的梦想,那个梦想参考自家中的堂姐、邻居的哥哥、爸妈同事的女儿等等别人家的孩子,却忽略了作为自己有着别人不具备的某方面优势。因为害怕尝试,选择了稳定的工作却彷徨不前,人生却处处提醒着你的失败,社会交际和工作中屡屡碰一鼻子灰,艳羡着别人的工作与生活,却只能躲在墙角画圈圈。

其实每一段经历都是最美的姿态,每一次错误都是踏实的垫脚石,帮助你重新规划路线,指引你往对的方向努力。因此,家长们何不只做一些引导和辅助,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做主,趁年轻多做一些内心指引的决定,多尝试下感兴趣的领域,就算摔倒又如何,那只会让人生更加丰盈饱满。

所有高三学生家长,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神器,真的有用吗?

希望每一个努力的人,能够在追逐自己真正梦想的道路上,狂奔的更快一些,脚踩得更踏实一些,每天进步一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