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技術創新助推充電產業多元化

视点|技术创新助推充电产业多元化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是我國七大新興產業之一,充電樁作為我國汽車產業鏈下游的重要一環,在國家政策和市場大力驅動下,發展前景十分廣闊。2017年9月27日,《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發佈,即“雙積分”政策,並從今年4月1日起施行,2019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為10%,2020年積分所佔比例為12%。在雙積分政策的影響下,新能源汽車發展較好的整車企業,有利於緩解補貼不足情況下的資金短缺問題。對於發展不足的企業,則會面臨花錢買積分以及傳統汽車停產等方面的風險。因此,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企業未來的重要發展走向。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7.7萬輛,同比增長53.3%,其中,純電動汽銷售65.2萬輛,插電混合動力車銷售12.4萬輛。今年1-5月份,我國新能源產銷均完成32.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2.9%和141.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25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07.3%和218.4%。截至去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汽車總量的0.7%。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突破,成本的不斷降低,以及人們對新能源汽車認識的逐漸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和更加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與此相對應,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充電樁數量達到45萬個,同比增長51%。雖然車輛的續航里程有所增加,充電難狀況得到一定緩解,但是總體的發展態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充電難、充電設施利用率偏低矛盾仍然突出。

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達到500萬,業內需要建480萬個分散式充電樁。3月7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要統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優先優化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佈局。2018年將積極推進充電樁建設,目前充電樁產業發展尚不成熟。但是在政府的指引和可以預見的龐大市場需求下,在未來幾年內,充電樁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產品、技術,都將迎來大的變革。

首先,隨著技術不斷提升,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推動下,充電樁智能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支持場景更加豐富和便捷化,充電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其次,充電樁產業技術的提升帶來成本的降低,在政策引導下,將有更多的商業模式湧現出來,包括車樁聯動,車樁一體,私人充電樁等。

此外,充電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也會進一步提升充電產業多元化,包括電池更換技術等,充電技術的便捷化和多樣化將會進一步提升充電樁的普及率。這就需要行業從業者進行更加充分的交流,共同探討我國充電樁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趨勢,探索充電服務的新商業模式,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和充電樁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根據國家能源句信息中心原巡視員、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會長孫耀唯在2018(第三屆)中國充電樁創新峰會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