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寵辱不驚

《道德經》——寵辱不驚

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釋義:對於外在的寵愛火屈辱看得過重,就容易受到驚恐,把世上的禍患看得過重,就會引禍患於己身。什麼是“寵辱若驚”?受到寵愛或受到侮辱都感到很驚恐,寵辱往往使自己變得很卑下,得之驚喜有加,失之驚恐萬分。這就是“寵辱若驚”什麼是“貴大患若身”?我們之所以會把禍患引導自己身上,就是因為我們有“自我”在存在,如果放棄“自我”,我還會懼怕什麼禍患? 所以,重視“自我”是為了天下的利益,有了這樣的信念,也就可以託付天下與之;若愛惜“自我”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此章中,老子首先提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的概念。而後予以詳細解釋,並提出如何避免的方法。

老子在此章中提及的概念意在告誡人們首先要寵辱不驚,即不為外界的花香惹起自己的感官觸動。此言心定。同時亦不要執迷於“自我”,即所謂的“身”。一個人珍惜自己沒有錯,但不是為了自己。老子認為,你可以把自己的“身”看得很貴,即“貴身”。但是,必須在守“道”的前提下。一個珍惜己身又尊守“道”的人就可以託付治理天下的大事,託付天下之大事與這樣的人,老百姓是放心的。老子很辯證地肯定,可以託付天下的人不是不珍惜己身,而寵辱不驚,心態平和。一旦寵辱若驚,則“貴大患若身”。若有“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探底水無痕”或“水流任急靜常靜,花落雖便宜自閒”之境界,視萬物為行雲流水般自然,天下才會和諧,此返自然之道。

老子言寵辱不驚,並非欲遊戲人生,把諸事都看成可為或不可為。“己身”是有價值的,然其價值不為“己身”,即自我之利,諸事有“己身”,才有寵辱之念,才會“貴大患若身”。若一味放棄“自我”,寵辱不存,尚有驚乎?此意雲老子非虛無主義者,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只不過是個聖人。老子進一步言,若視“己身”過重,即把自己的利益置於過高的位置,煩惱隨即來臨,大患即身。只有“不以寵辱榮患損易其身”者,才可擔負天下重任。“寵”和“辱”對於人尊嚴之挫傷,並無二致。受辱固然損傷自尊,受寵又何嘗不損害人自身的尊嚴呢?得寵者總覺得受寵是一份意外的殊榮,便擔心失去,因而人之尊嚴便會受到損害。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辱與寵,他在任何人面前皆可傲然而立,保持完整、獨立的人格。如是,何患之有?曾文正公說:“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當是老子之道。

王夫之在《老子衍》中對老子之言有另外一層解釋:“眾人納天下於身,至人外其身於天下。夫不見納天下者,有必至之憂患乎?寵至若驚,辱來若驚,則是納天下者,納驚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納而貴之與身等。夫身且為患,而貴患以為重累之身,是納患以自梏也。惟無身者,以耳任耳,不為天下聽;以目任目,不為天下視;吾之耳目靜,而天下之視聽不熒,驚患去已,而消於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傾。”

歸根到底也還是說,自然或天或道,都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人是無法違背的。也正是這樣的人與自然的關係才讓我們明白,我們是天道的子民,我們屬於天道,而天道不屬於我們。是故,在寵辱面前沒有必要驚恐或無所措手足。正所謂“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孟子》)或如李夫子雲:得之不樂,失之不悲也。

引申老子之言於企業管理。很多企業家或有成功之愉悅,或有失敗之懊惱。此為常態,人食五穀,受制五行,行之四時,情感之變焉能非之?蘇軾之“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或雲此道。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其要者在於得意時當若何,失意時當若何。企業經營之成功與否諸多事情並非主觀意志,而是受到諸多外部環境的影響。之於企業家而言,單個的個體肯定把自己的事情看得至高無上。旁及他人豈非如此?因為沒有哪個企業家願意失敗,但是即便失敗了又怎麼樣?從頭再來。失敗了就要反省自己,己之所為錯在哪裡,今後如何避免。此為正道。只有大徹大悟,“寵辱不驚”。若一味“寵辱若驚”,還能有甚成就?如是,老子告誡我們“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值得注意者,千萬不要把老子此處之論做消極解讀。寵辱不驚非不注意名節;貴大患若身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要把眼前的一切都看成自然而後順從之。順從自然,符合天道的任何行為都是對的。珍惜自己亦是利他,在利他中求我也屬自然。是融 “己身”與他利於一體,寵辱焉存,尚有何驚?

這才是老子的“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