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藏玉」龍眼肉,有甜有咸吃桂圓

“金中藏玉”龍眼肉,有甜有鹹吃桂圓

高州龍眼&高州桂圓肉

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宣傳報道

“金中藏玉”龍眼肉,有甜有鹹吃桂圓

外袞黃金色,中懷白玉膚。

臂破皆走盤,顆顆夜光珠。

龍眼

黃金殼,白玉膚,夜光珠,龍眼樸實的外表下藏著晶瑩而甜美的果肉,古往今來博得了不少人的青睞。高州作為全國知名的“龍眼之鄉”,種植歷史悠久,高州龍眼以質優、味佳而久負盛名,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州印象”。

高州龍眼

果大、肉厚、核小,清香甜脆,高州龍眼的特質不得不讓人垂涎。高州龍眼風味品質在同類中屬於上乘,是中熟優質的鮮食品種。

高州:龍眼的“舒適生長區”

“金中藏玉”龍眼肉,有甜有鹹吃桂圓

高州市位於北迴歸線以南,熱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帶,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處於龍眼種植栽培的適宜區。山地土壤土層深厚,呈微酸性,蘊藏著豐富的有機質,果樹在幼苗期和成熟期生長良好,高產、質優。

品種:儲良、石硤稱霸

“金中藏玉”龍眼肉,有甜有鹹吃桂圓

高州市種植龍眼經考究已有1000多年,在多年的龍眼種植生產實踐中,果農掌握了常規的優質穩產栽培技術。目前種植的絕大部分是儲良龍眼、石硤龍眼兩種優質品種。高州當地,龍眼種植面積達32萬畝,是我國龍眼標準化示範區,國家農業部南亞熱作辦儲良龍眼生產基地。

有龍眼行家分享,龍眼有多個品種,目前省外流通最多的是儲良龍眼,因其個大、色靚、味道好,適應市場賣點;但石硤龍眼也毫不遜色,尤其是青皮石硤,雖然個頭相對較小,果肉較薄,但尤其清甜肉脆。

技術:錯開高峰提早上市

“金中藏玉”龍眼肉,有甜有鹹吃桂圓

近年,為了維持高州龍眼的領先地位,高州開始研究反季節龍眼的催花時間、催花方法、果園環境、施肥、防曬防裂防凍防落等方面,總結出一套比較完整成熟的正季早龍眼生產技術。通過這項技術,可以促使龍眼提早來花,比正造龍眼提早10至20天成熟,錯開上市高峰期,售價高、效益好。

歷史上不乏“南桂圓北人參”的說法,桂圓作為藥食同源的食材,被視作“補益”的上品。《本草綱目》上記載:“食品以荔枝為貴,而滋益則龍眼為良。”

不一般:乾爽、飽滿、香甜

早在清朝,便有人將龍眼加工成桂圓肉,民國期間,桂圓肉作為藥材被廣發應用,且遠銷省外、海外。上世紀60年代後,高州桂圓肉的加工方法多為烘焙和曬焙兩種,80年代經過果業生產發展,高州桂圓肉的製作方法有所改進。經過長期實踐,形成了生曬和火焙兩種炮製方法,去殼去核,只剩下由乳白色轉變成金黃色的桂圓肉。高州桂圓肉與其他地方桂圓肉的區別在於,金黃飽滿,肉質更加乾爽,甜而不膩。

“金中藏玉”龍眼肉,有甜有鹹吃桂圓

高州桂圓肉傳統加工的主產區是新垌、謝雞等鎮,近來湧現出一批高州桂圓肉加工專業戶和專業村,以高州市城區及分界鎮、沙田鎮、根子鎮等為主體,並輻射到全市各地。高州桂圓肉加工產業集群正在形成,並逐漸從傳統型向現代科技型轉變。

高州桂圓肉可用來泡茶、煲湯、煲糖水,泡開後形如燈籠,明如黃玉,有濃郁的果香。一般取10顆左右直接泡熱開水即可飲用,也可根據個人喜好添加適量蜂蜜、枸杞或綠茶。

購買時儘量挑選乾爽的成品,放入密封性能好的保鮮盒、保鮮袋裡,存放在通風陰涼處,或者放入冰箱冷藏。

有甜有鹹吃桂圓

“金中藏玉”龍眼肉,有甜有鹹吃桂圓

甜:紅棗桂圓煲雞蛋

原料:雞蛋、桂圓肉、紅棗、當歸、紅糖

做法:

a. 將材料洗淨,紅棗去核,雞蛋煮熟去殼;

b. 在鍋中放入桂圓肉、紅棗、當歸,加兩碗清水,慢火煮20分鐘;

c. 加入雞蛋和紅糖煮15分鐘即成。

“金中藏玉”龍眼肉,有甜有鹹吃桂圓

鹹:桂圓花生排骨湯

原料:排骨、紅棗、花生、桂圓

做法:

a. 排骨焯水撇去浮沫;

b. 放入花生、紅棗、桂圓煮開;

c. 加少量開水,燉2小時後加鹽調味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