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引发的隔空对话

昨天,一位发小在群里晒出一张老照片。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直冲进记忆深处。引发了一场妙趣横生的隔空对话。


一张老照片引发的隔空对话

我真心佩服你了…… 你们还真敢爬房顶照相,我们都不敢。爬就爬吧还照相,照就照吧还在笑。更可奇的是没有一个女生有恐惧感,笑的是那么的开心自然甜美,真是不可恩议。

好奇这是谁出的创意,谁当的摄影师,踩坏了几块瓦,有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到今天才知道你们当年竟是如此调皮和大胆,彻彻底底颠覆了你们淑女的形象。

也许是特殊年代特殊群体出现的特殊现象,今天的人们是无法理解的。……这里浓缩了一个故事素材,展开就可以是一部小说啦……

军:这几张“屋顶照片”弥足珍贵了,越看越有滋味,阴沉的天空背景下一些屋顶上还有少许积雪,老厚棉裤证明气温很低,我们一色地穿着“解放鞋”,说明当天的道路湿滑得不能穿老棉鞋,我们必定又是骑自行车过去,一路得多冷啊……也挡不住我们要聚在一起的决心……

平: 记得几年后从山东回南京送你去南通,一大清早找到你北京西路的家,当时你妈妈在厨房做饭,突然发现我亲切的大喊了起来,激动的我眼泪都掉下来了,一辈子都懊恼把你爸爸的半导体收音机弄坏了,没敢认错,当时的年代可是土豪产品啊。

俐:这次立来还提到这件事呢,说把你们吓坏了,我怎么不记得了,我就记得你和立爱吃玉米,我妈煮了一大锅,你们吃饱了,还拿着藏在枕头下面。等我妈妈去吃时锅里的玉米除进了我们的肚子就在枕头下面了,把我妈妈气的要命。现在想想都好笑!

俐:当时从军院解散搬到北京西路时觉得很孤单,同学们随父母都分散到全国各地,留在南京的极少了,我们能凑到一起觉得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我们搬到新家觉得很好奇,这房子可以上房顶,也不知当时谁想的主意,就在屋顶上照了,那就是当年的我们!

军:摄影师的问题好我使劲儿回忆…自拍的可能性最大嘿嘿。

阳: 呵呵,这腿粗就是大棉裤给撑的,我也是使劲的回忆怎么也想不起来为什么这么冷的天气我们要上屋顶。可能就如俐说得那时的我们太寂寞太无聊了。

阳: 我也认为是自拍的,但是是谁的相机呢?军的可能性比较大。

军:上屋顶,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我记得这样的独栋小楼都有几个露台,露台的围墙不高,周边即是下面房间的屋顶,也就是说,只需要略攀几下就可以做到屋脊上了,与从地面登上屋顶不是一回事,@柴 抬举我们了……哈哈

俐:应该是军的照相机,是自拍还是谁给拍摄的记不得了,当时爬上去的时候,立最困难,都穿解放鞋是因为雪天。

军:嗯嗯,很可能是我老爸那只“阿克法”,是120底片,可是这些照片是长方形的吧?

阳那时就是游泳健将,我么,也在…思想宣传队里练过三拳两脚的 就这样爬上有坡度的屋顶还是有难度的,何况穿成呐样儿……,四脚并用,嘻嘻哈哈,互相拉拽……

俐:是你们从101村骑车来的,我和立经常骑着军院发的倒刹扎的车到101村,立车上还夹着气筒,车一会没气了赶快打一下再骑,到了随家仓立的裤子给链条夹住了,摔了一大跤,想想都要笑!

军: 你这段画面感太强了……我笑得iPad差点掉到身上我躺着看呢。

立在旅途暂时不能帮忙回忆,我们先用“排除法”想想,当时也没有什么人是可以拍我们的?如果没有可能,只能断定是自拍!哇,这个难度就要翻几倍了哈……@柴 所以你的素材犹可充填大加发挥了。

那时人人大裤管甩哒甩哒的,倒刹闸的脚踏车没有护链罩最容易被绞进去,所以街上走路的人用那种木质的晾衣夹夹住裤管的景象是习以为常的。

阳:好像我们没带三脚架吧,相机应该是小军爸的那部啦现在隐约记得好像是俐的大哥帮我们照的。

情节越来越多。

军: 对的肯定不带三脚架,因为我老爸那只黑漆斑驳的三脚架是铜质的不要太重,而且少掉一颗螺丝,我老爸都是用牙签固定…我是一次没用过,现在当古董搁着。

阳:呵呵,几张老照片引出一段久远的故事,看到儿时的我们那婴儿肥稚嫩的脸庞,心起涟漪了。

军:期待军院子弟里出来像姜文那样的角色,肯定比他那部戏精彩得不要不要,貌似@柴 是一颗好苗子……

狼:乖乖,当年几个女生真不得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男孩爬树翻墙不奇怪,我还曾爬过小红山进玄武湖,就是没爬过房顶,现在想想背后还冒凉气。

阳: 呵呵,这上屋顶算什么!咱们还会爬墙头,爬树捉知了,飞墙走壁呢。那个年代,男同学能做到的事情女同学也一样可以。

军:豆蔻年华逢乱世,

娇娃隐入臃肿形。

严寒无奈青春力,

屋顶绽出雪中花。

柴: 四只母猴窜上房,

自称天上王母娘。

蟠桃水果都不见,

满肚西风穿胃肠。

丰: 金銮殿上四朵花,

无奈小生不採她,

只因未约黄昏后,

如今老泪洒天涯。

阳:泛黄照片起波澜,

时光流逝已无踪。

相见时难别亦难,

聚散浮萍各西东。

但愿青山依旧在,

人约夕阳黄昏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