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哪有不增加百姓负担,就能增加财政收入的事?

我们这个民族,有文字记载的记录数以千年记。当下太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其实都可以从史书里找到似曾相似的案例。

小时候砸缸救人的司马光,长大以后同样想要为苍生造福,但由于权力的游戏中,总是充斥着劣币驱逐良币,司马光在于王安石的斗争中,从庙堂上败下阵来。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即便政敌们为了利益不顾百姓死活,但司马光还是据理力争,驳斥王安石为首的所谓“改革派”。王安石们,破坏了宋朝开国之后所奉行的“抑制官僚阶层,放开民间活力”的原则,拼命要从老百姓身上赚钱来供养庞大的官僚阶级。

自以为是的王安石,最终也被更为卑劣的吕惠卿等小人踢下了权力舞台,同时也埋下了宋朝走向灭亡的种子,也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纵然过去已成为纸上淡化了的墨迹,但那些真知灼见和为天下苍生谋利的雄辩,仍值得今日的我们反思当下之经济。

王安石认为,善于理财的人,能够不给民间增加赋税,却同样能让国库丰腴。

司马光则掷地有声表示,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

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在当下的生产力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财富创造是有限度的,不在官员手里,就在老百姓手里。

那么,当下我们的财富又在谁手里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理解两个方面的事情:1、当下的财富是如何创作的?2、当下的财富又是如何分配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财富创造来源于满足社会群体衣食住行用的需求,比方说,你开个饭店,就是满足周边或者网络上订餐人群的需求,别人为餐厅的劳动支付钱财,餐厅得以创造财富。同样在,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特殊的是金融和地产行业。

关于第二个问题。当下财富分配的最大场所,是在金融地产领域。股票市场过去二十年来并没有给国民带来稳定的财富增长,但楼市却是可以的。为什么呢?

根本原因有这么几点:1、地方政府需要卖地收入来维持公共支出;2、银行通过房奴们辛辛苦苦赚来的储蓄再贷款给他们,吃息差收入,不宜乐乎,也更愿意贷款给各类房企、国企(因为有各种势力背书);3、人口基数大,买到房子的人,尤其是很多多套房子的政府公职人员,不希望房价跌,然后房价的调控基本上都是玩纸上游戏。

金融地产的作用下,财富分配最大的领域就是房地产,埋头苦干创造财富的,不如那些投机取巧依靠权力进行财富套现的,这样的情况下,谁愿意去干实业?

地产的造富效应高、国企低效但大而不倒,但金融资源倾向他们,财富聚集再它们手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能不浮躁吗?在这种情况下,多少聪明的头脑会选择去埋头搞芯片而不是选择去市场里割韭菜呢?

清华大学(现在去西湖大学)的施一公说过,做基础科研的人越来也少,搞金融的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科研人员的薪酬无法支撑这时代高昂的生活成本,尤其是房价。

不过退一步来说,即便司马光未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实现自己的理想,但退下来的他,并未荒废时光,花费25年的时间,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