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天天開空調,電費卻是我家的一半,原來是用了這一招!

炎熱夏天來啦!溫度一點一點飆升,怕熱的朋友,是不是已經打開空調乘涼啦!可是,空調遙控板上的這個標誌,不知大家是否留意過?就是大名鼎鼎、十分有用的“除溼”標誌!夏天把空調模式從“製冷”調成“除溼”,可以不花很多錢,又讓房子如冰箱般涼爽!

那麼,如何既可以保證室內舒適度,又能少費點電呢?其實開空調是有技巧的,只要注意一些小方法,空調立馬能省不少電。

一:除溼模式原理

鄰居天天開空調,電費卻是我家的一半,原來是用了這一招!

1.省電原理

開啟“除溼”模式時,室內吹風機將保持低速運行,壓縮機也間斷運作,如此不斷地循環,使得室溫保持在設定溫度附近,大量去除空氣中的溼氣。

“冷氣”模式,空調壓縮機和吹風機會持續運作,直到室內溫度達到低溫後才自動停機,所以更為耗電。

需要注意的是,“除溼”模式下,不需將空調溫度調得太低。溫度低於23度後,只要調低多一度,就要用數倍電力來發電。

2.涼爽原理

溼度越高時,人的體感溫度也會隨著升高。“除溼”模式之所以如此神奇,和這個原理有一定關係。使用空調“除溼”功能,房間裡水分被冷凝成水排掉,從而使得室內相對溼度由除溼前的70%以上,降到50%左右,給人以乾爽舒適的感覺。

不僅如此,專家表示,室內外的溫差最好在5-6度之間。若差距過大,則會給身體帶來偌大負擔。因此“除溼”模式相對於“冷氣”模式,又健康許多。

二:空調省電誤區

鄰居天天開空調,電費卻是我家的一半,原來是用了這一招!

1.短暫外出別關空調

錯誤做法:為省電,大多數人出去時會關掉空調,回家後重啟。

理由:過於頻繁的操作會對空調壓縮機造成傷害,而啟動時產生的500-1000瓦的高額電壓會更耗電。

2.自動模式更省電

錯誤做法:忽視自動模式

理由:好多人都不會用空調上的自動模式。自動模式會依照房間狀況,選擇最為適當的風量及風向,等房間涼爽之後,會控制耗電量,保持設定溫度。

3.出風口對製冷影響大

錯誤做法:空調出風口一直對著人吹

理由:空氣溫度變低後,冷氣流容易往下走,製冷時應該把出風口向上,這樣的製冷效果好。冬天時,熱氣都是往上走,制熱時可把出風口向下。

4.睡眠功能超省電

錯誤做法:空調開一晚上

理由:使用空調睡眠功能,在人們入睡到一定時間後,空調器會自動調高室內溫度,起到20%的節電效果。

三:空調省電十大竅門

鄰居天天開空調,電費卻是我家的一半,原來是用了這一招!

1、設定最佳溫度

不宜把溫度設得太低。國家推薦家用空調夏季設置的溫度為26至27度,空調每調高1度,可降低7%至10%的用電負荷。從健康的角度來說,盛夏期間,室內與室外最好溫差為5至6攝氏度,這樣能防止因室內外溫差過大而患病感冒。

2、空調匹數適應

根據房間大小選擇空調,使空調的功率與房間相適應。每個房間都不是完全密封,同時房屋還要吸收外面的熱,當空調完全能夠滿足房間的製冷時,才不會給空調造成太大的負荷。如果您的房間有向陽的窗戶,同時窗戶沒有窗簾或遮陽棚的話,那麼您選購的時候可以略微提升一個檔位,空調完全滿足房間製冷時,才能提高空調效率。

3、選擇適宜的出風角度

這樣使空氣的溫度降得更快。空氣溫度變低後,冷氣流容易往下走,製冷時出風口向上,這樣的製冷效果好。而在冬天,熱氣都是往上走,制熱時出風口應該向下,這樣也能達到節能的效果。

鄰居天天開空調,電費卻是我家的一半,原來是用了這一招!

4、配合電扇、遮陽簾使用

在使用空調時使用電風扇,電扇的吹動力將使室內冷空氣加速循環,冷氣分佈均勻,可不需降低設定溫度,而達到較佳的冷氣效果,既有舒適感,也能節電。如果同時採用窗簾等遮陽,減少陽光輻射帶來的室溫影響,也可以節省空調製冷用電。

5、使用睡眠功能

睡眠時,人們應該使用空調的睡眠功能,有的空調定義為經濟功能。睡眠時,人體散發的熱量減少,對溫度變化不敏感。睡眠功能就是設定在人們入睡的一定時間後,空調器會自動調高室內溫度,因此使用這個功能可以起到20%的節電效果。

6、勿給外機穿“雨衣”

有人擔心空調外機因雨雪等氣候原因造成損壞和鏽蝕,就給空調外機披上遮雨的材料。其實,各品牌空調室外機一般已有防水功能,給空調“穿雨衣”反而會影響散熱,增加電耗。

7、清掃濾清器

空調器面板上的過濾網應隔一段時間檢查一次,約半月左右清掃一次。若積塵太多,應把它放在不超過45度的溫水中清洗乾淨。清洗後,吹乾安上,使空調的送風通暢,降低能耗的同時,對人的健康也有利。

8、長時間外出提前十分鐘關空調

如果不是短暫外出,在出門前應該提前關空調,最好是離家前十分鐘即關冷氣,在這十分鐘之內,室溫還足以使人感覺到涼爽。養成出門提前關空調的習慣,可以節省電能。

今日互動: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小編點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