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掌握影响孩子的关键话语

有效沟通,掌握影响孩子的关键话语

说鼓励的话,用开放的态度聆听

有了孩子之后,父母的生活也会跟着改变。一旦成为父母,就必须负起教育的任务,扛起养育责任,让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虽然父母难免想把孩子形塑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模样,但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父母反而不以轻松、坦诚、开放的方式来沟通,只是不断耳提面命:要做个乖小孩、应该有礼貌、要完成哪些事,以及不可以做什么。

这种固守的想法,主宰着父母对子女或是对另一半的期待。一般来说,家庭成员每天谈话的内容中,负面讯息占了百分之八十,这些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态度和感受,连父母本身也深受其害。一个家庭长期处在教养成败的压力下,只会充斥着疲惫与负担。

孩子小的时候,就能感觉出父母跟他们说话的方式和态度,以及父母是否重视他们的想法。从孩子的性别就能略知一二,像是:女孩就该有女孩的样子;男孩应该勇敢,将来要成为正直的男人。

如果爸爸对妈妈说:“你太溺爱儿子了,他要成为男人,不是胆小鬼。”这时男孩就会察觉,爸爸不喜欢他刚才的行为。还有,“女孩子不可以这个样子”也是一般常见的说法。这种性别刻板印象的观念,就在刻意或不经意的情况下,一代传过一代。

其实父母和祖父母也并非总是言行一致,他们说出来的话通常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当然,家庭成员的教育程度和社会氛围也是影响的因素。但无论如何,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所处的特定场合或时间点,以及他们当下的情绪,每每都会影响他们所说出来的话。

孩子们会注意到,自己是否被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还是父母只在乎他们的行为和成绩;或是,父母会用警告、责备、怒骂和限制等带有压迫性话语跟他们说话;抑或是会为他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

可以确定的是,肯定孩子、赞美且重视他们,以及给予鼓励性的回馈,都会正面影响孩子的态度和感受。

“伤人”的话语打击信心

“孩子要骂才会乖”的旧时观念,到了今日,反而变成“常常对着孩子说“他表现不好、他很迟钝”孩子就会以为自己真是如此,而表现成那个样子”。

负面且伤人的话语会局限孩子,限制他的潜能,因为孩子渐渐只用能力和成败来衡量自己,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等到他大一点了,就会反抗这些负面的话,或是因此自我放弃,失去自我,或是陷入情绪低潮。

教育应该透过正面的、鼓励的话语传达给孩子,并且尊重孩子。必须视孩子的特质及能力,怀抱爱心支持他、启发他,并鼓励他勇于尝试。依照孩子的年龄来订立规范,让他们将父母当作学习的榜样。

父母的话语可以稳定孩子的心,就像是海边的山崖,可以挺得住大浪的侵袭;父母的话语也可能打击孩子的心,就像是脆弱的小石头,随着海浪的拍打滚动,不堪一击。

【练习时间】

拿出一张A4大小的白纸,将下方那些让人听起来觉得有压力的话语写下来。如果你发现,曾经对孩子或另一半说出这些话,就在上头做记号。接着,花一周的时间,每天观察自己的说话方式,并试着改变你的态度。仔细听听你自己怎么说,同时观察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

命令、指示、发号施令

●你必须……

●快点做……

●马上完成……

●注意你的态度!

●打招呼啊!

●马上听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