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行業爲何熱衷辦會?起底背後「割韭菜」利益鏈

有人這樣調侃:目前區塊鏈最大的應用是拉微信群和開大會。

從2018年初區塊鏈的創投熱情被引爆至今,各種關於區塊鏈的會議大有氾濫之勢。第三方活動報名與售票平臺“活動行”7月的數據顯示,有關區塊鏈的會議、論壇、活動超過150場次。

這些會議,既有各種區塊鏈應用大賽、項目路演以及各種峰會、論壇;也包括一些研討沙龍、專場講堂、商業課程。梳理發現,會議的主辦方分為三種:區塊鏈公司、區塊鏈媒體及會議公司、區塊鏈商學院。

一些動輒冠以“中國”、“亞洲”甚至“世界”名號的區塊鏈大會,其實質是為ICO項目吸引投資者服務。網紅、明星和嫩模的頻頻出沒,讓其中一些區塊鏈大會賺足了眼球。

甚至有區塊鏈會議主辦方直言掙錢是辦會的初衷,“有好多會是想推廣自己的項目。”當項目需要開發韭菜,就需要垂直媒體幫忙進行宣導。ICO項目依次登場,數字貨幣交易所加入助陣,自媒體攜“利好”入夥,最終失去判斷能力的幣圈投資者成為了鐮刀下的“韭菜”。

在這個過程中,交易所、區塊鏈項目成為主要贏家,社群服務方、區塊鏈媒體、會議策劃公司也能分一杯羹。而投資者,則在一片熱鬧之中跳入了預先為他們挖好的“深坑”。

撕裂的區塊鏈會議:

專家、大佬站臺,明星、嫩模、網紅“助興”

幣圈大會,向來“奇葩”。

區塊鏈行業為何熱衷辦會?起底背後“割韭菜”利益鏈

兩名“網紅”穿著怪異的服裝在某區塊鏈大會上

一方面,幾乎所有會議都會邀請一些鏈圈幣圈的專家、“大佬”登臺演講,大談區塊鏈發展前景,數字貨幣與區塊鏈關係之緊密;另一方面,一個看似與技術相關、枯燥乏味的領域,卻屢屢與娛樂圈結緣,明星和美女圍繞。從網紅站臺、名模相伴,到明星獻唱,再到大媽登場,一場場花樣別出的區塊鏈大會,活脫脫辦成了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

今年4月底,一場名為“世界區塊鏈大會·三點鐘峰會”的會議,就足足引來了鏈圈幣圈、創投圈、娛樂圈、乃至大媽圈的圍觀,其火爆程度甚至不輸年初的3點鐘無眠區塊鏈社群。

讓人奇怪的是,明明宣稱是一場“技術重構世界”的專業性論壇,邀請了陳偉星、蔡文勝、趙東、元道、玉紅、王峰等一眾“區塊鏈頂級大佬”,結果卻辦成了十足的秀場:一開幕便是鄧紫棋、周傳雄等多位明星登臺獻唱;一些小網紅也穿著怪異的著裝在大會上游走,為一些被爆涉嫌傳銷模式的區塊鏈項目助興;甚至一群穿著豔麗服裝的大媽也湊在LOGO牆邊,擺著Pose合影留念。

區塊鏈行業為何熱衷辦會?起底背後“割韭菜”利益鏈

世界區塊鏈大會·三點鐘峰會上的“大媽”

看似奇怪?但這並不是個例。

背後“割韭菜”利益鏈:

會議實為“炒作”工具,意在吸引炒幣者

原本是探討技術、展示成果的區塊鏈會議,為何會變成一個個秀場?

在不久前的“李笑來錄音事件”中,李笑來以“傳教者”的口吻闡述了自己對區塊鏈的理解:在這個世界裡想達到那個目標,需要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你必須是個網紅……你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高價值人流,接下來是你怎麼去忽悠這些人。

儘管李笑來聲稱自己從頭至尾沒有提過“割韭菜”,但是他通過“網紅”忽悠散戶的邏輯,恰恰就是“割韭菜”。而在區塊鏈技術至今仍無較大規模落地的情況下,通過發幣“割韭菜”成了參與者們爭相入場的最大動力。但是對於沒有像李笑來那般“網紅”資源的項目方而言,一個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辦會、活動來吸引炒幣者。

區塊鏈真相(ID:chaintruth)發現,許多會議策劃公司已把區塊鏈辦會做成一門生意。一家經營會議策劃的“星界影業”在公司宣傳中直言,區塊鏈公司熱衷辦會議的原因是“炒作需求”。其宣稱,會議能集聚人氣,群體內的人員可以互相影響激勵,能製造事件,引起行業人士的關注;然後通過平面、影視以及互聯網媒體的宣傳,把企業和品牌的知名度傳播出去。

區塊鏈行業為何熱衷辦會?起底背後“割韭菜”利益鏈

區塊鏈會議的黑色產業鏈:

交易所助力,區塊鏈自媒體成“割韭菜”幫手

截止6月底,加密貨幣追蹤網站coinmarketcap的數據顯示,全球已經有1.1萬餘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在進行1605種的加密貨幣交易活動。不過總市值已經縮水到2900多億美元,約合1.9萬億人民幣。

不僅如此,頭部交易所還壟斷著大部分交易資源。數據顯示,火幣、幣安、OKEx佔據著市場40%的交易額,且在不斷開拓;而後來者FCoin出現半月,交易量便達到火幣、幣安、OKEx等頭部交易所交易量之和。這對其他中小交易所而言,是不小的挑戰。

區塊鏈技術落地尚處早期,又不斷被投資者宣傳為發幣、“割韭菜”的牟利工具。利益引誘之下,還能好好舉辦一場區塊鏈會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