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醫生港交所上市 成全球AI醫療科技第一股

全球移動醫療行業迎來了首家上市公司!

5月4日,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好醫生,股票代碼:1833.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這也意味著全球AI醫療科技第一股正式誕生。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攜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等一眾高管出席掛牌儀式,共同見證平安好醫生這一里程碑時刻。

平安好醫生港交所上市 成全球AI醫療科技第一股

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上市敲鐘

平安好醫生開盤價報57.30港元,較發行價上漲4.6%,總市值超過600億港元。此前公告顯示,平安好醫生每股發行價為54.80港元,共發行1.6億股,計劃融資85.64億港元(約合11億美元),是今年截至目前港股最大規模的IPO。

招股書顯示,平安好醫生此次擬將募集資金淨額40%用於業務拓展;30%用於投資、收購境內公司及與境內公司的戰略合作以及海外拓展計劃;20%用於信息基礎設施及人工智能助力及其它技術的發展;10%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王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上市是公司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平安好醫生將以在港成功上市為契機,掀開公司快速發展的新篇章。平安好醫生以打造全球最大的一站式醫療健康生態系統為使命,致力於用科技讓人類更健康。秉承這樣的使命,公司希望為每個家庭提供一位家庭醫生,為每個人創建一份電子健康檔案及制訂一個健康管理計劃。未來,公司將以更透明、開放、進取的態度,將平安好醫生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以優異的業績向支持的股東提供長期且具有競爭力的回報。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健康醫療服務的平臺級入口,平安好醫生在平安集團“醫、食、住、行、玩”五大戰略規劃中肩挑“醫”板塊重任,此次平安好醫生成功上市對於平安集團意義重大。同時,平安好醫生的上市也意味著全球AI 醫療科技第一股誕生了,具有開創意義,將引領中國乃至全球的移動醫療浪潮,開啟移動醫療科技新時代。

打響平安系子公司今年上市頭炮

平安集團拆分旗下子公司上市是今年全球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大事,而平安好醫生則成功地打響了第一炮。

平安好醫生此次赴港IPO獲得了各方的認可。2018年1月底,平安好醫生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公司在技術研發、用戶獲取、營收數據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挑戰也隨之首次公開披露。

根據招股書,在IPO前,平安好醫生共進行了兩輪融資,2016年4月底,完成A輪融資5億美元,彼時整體估值為30億美元;2017年12月Pre-IPO輪融資,軟銀旗下的SoftBank Vision Fund按照投後54億美元整體估值投資了4億美元。兩次融資均創下互聯網醫療領域的記錄,也使得平安好醫生成為中國互聯網醫療領域最大的“獨角獸”。

在公開招股階段,平安好醫生引入了七名全球頂級的基石投資者,分別為美國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基金(BlackRock)、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美國資本集團、馬來西亞政府戰略投資基金、正大光明控股有限公司、瑞士再保險。並且,平安好醫生獲超額認購654倍,凍結資金超3768億港元,位列港股新股“凍資王”排行榜第十一位。

分析人士指出,平安好醫生此次IPO之所以能夠獲得各方的認可,與其作為“醫療界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密切相關,而且作為全球AI醫療科技第一股,其上市或將開啟互聯網醫療新的時代。

中國最大的一站式醫療健康管理平臺

如同阿里巴巴所開創的電商模式是個萬億規模的市場一樣,平安好醫生所處的健康醫療領域同樣也具有廣闊的空間。儘管不是互聯網醫療最早的“玩家”,但通過四年的拼搏,平安好醫生已經成為該領域的“頭號玩家”。

以平均月活躍用戶和日均在線問診量計,平安好醫生目前是全國最大規模的互聯網醫療平臺。2018年春節,平安好醫生的註冊用戶數突破了2億大關,平均月活躍用戶超過3000萬名,日均問診量近40萬次。

作為中國最大的一站式醫療健康管理平臺,平安好醫生以健康管理和移動醫療並舉為思路,深耕技術創新,致力於打造一站式、全流程、O2O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以在線醫療為核心,並提供更廣泛的標準化泛醫療產品及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

上線至今,得益於自身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前瞻性發展理念以及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平安好醫生取得飛躍式發展。

從財務數據來看,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平安好醫生分別實現收入2.79億元、6.02億元和18.68億元,營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平安好醫生按業務線劃分為家庭醫生服務、消費型醫療、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2017年四大板塊的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為13.0%、35.0%、48.0%、4.0%。

持續發力AI技術構建“護城河”

“重資產”模式和人工智能(AI)是平安好醫生能夠快速領先同行的“勝負手”。

幾年前,在不少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的互聯網醫療公司紛紛謀求轉型時,平安好醫生選擇了一條與競爭對手相反的擴張路徑:自建醫療團隊,依託開放的平臺戰略,整合線上線下及上下游優質資源。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建立了一個由近千名醫療人員組成的人工智能輔助的自有醫療團隊,以提供由公司自主開發人工智能技術支持的高質量服務。平安好醫生已成立具有覆蓋全國的醫療服務提供商網絡,覆蓋約3,100家醫院(包括逾1,000 家三甲醫院)以及約1,100家健康檢查中心、500家牙科診所及7,500家藥店。

在AI技術運用上,平安好醫生已探索出“智能問診”(AI醫生)、“人臉識別”、“現代華佗”、“智能讀片”、“聲紋識別”等多項產品和功能。此前在藥交會亮相的“一分鐘診所”更是實現了線下智能藥櫃+AI醫生在線問診的結合。

以備受關注的智能問診為例,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基礎的“AI醫生”能夠在預診、分診、問診等環節中化身成為經驗豐富的在線醫生,迅速、準確地讀懂用戶的問診需求,從而幫助真人醫生更快地判斷病症,將醫生從重複性、基礎性的在線問診中解放出來。目前,通過平安好醫生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全職醫生的問診效率能夠實現10倍甚至50倍的提升。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王濤談及公司投資亮點時指出,“公司目前已經圍繞平安好醫生平臺打造了一個線上、線下閉環的生態圈,其投資亮點主要有:在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中處於絕對的市場領先地位;獨特的一站式服務;自有醫療團隊及創新技術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超卓體驗;滿足用戶全部醫療健康需求;擁有多元化的收入來源;擁有強大專業的人才團隊;平安集團的強大股東支持。”

除了商業價值之外,平安好醫生的社會價值也在日益凸顯。誠如中國平安(02318)副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李源祥所言,“平安好醫生的誕生解決了中國醫療體系的痛點,能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為‘政府肩負,醫院肩負,醫生減負,患者減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