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閃崩潮來了,世界盃魔咒

世界盃打響了,在亞洲球隊沙特被俄羅斯慘虐的時候,我們終於明白,國足不去世界盃,原來是高瞻遠矚的。

但是世界盃一打響,中國股市也迎來了大跌,滬指已經逼近3000點,3000點要塞已經岌岌可危。

同時,很多個股出現了閃崩,閃崩是當前股市的一個重要特徵,這意味著個股的風險進入了集中爆發期。

為什麼會出現閃崩潮呢?這是由中國現階段的特殊情況決定的:

1、所謂的閃崩,根本原因就是個股的流動性變得很差了。

現在很多個股,每天的成交量不過約千萬,甚至更低,有的時候一些個股長時間沒有交易量。

2、一旦這些流動性差的個股,遇到稍微比較強的賣盤,就容易出現閃崩。

因為承接盤實在太少,一點的賣盤就可以將股價打得很低,這個時候就會出現高臺跳水。

現在上海指數已經創下了2016年10月以來最低,這已經是一個很慘痛的下跌了。

今天中國股市跌停的個股已經出現了50只,僅僅比貿易戰時的百股跌停要好一點,但也足夠殘酷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還是當前的資金量很緊張導致的,因為中國處於一個整體的降槓桿的過程中,這將給股市帶來非常痛苦的體驗。

1、今天在陸家嘴金融論壇,已經表示,中國不會因為一些雷暴而減緩降槓桿的過程。

這意味著,未來的降槓桿還將持續,流動性的壓力還在,股市在資金不充裕面前,就會連續陰跌。

這也可以看出,中國這次降槓桿的決心是非常堅決的,不會因為出現一些波折而放鬆。

所以,大家還是對未來的降槓桿保持一份敬畏,不應該存在太多的僥倖心理,小心駛得萬年船。

2、通過降槓桿,降低了中國整體的金融風險,雖然會對個股,或者一些公司和行業造成很大的壓力。

兩害相權取其輕,現在中國肯定是以降低整體金融風險為重,所謂大亂之後大治。

現在,各家銀行的資金都很緊張,尤其是到了6月份,半年度報表就要出來,都在使勁的想辦法拉存款。

如果6月份的下半個月,還沒有新增一些流動性投放的話,那麼存款大戰還會更加激烈。

而且,現在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過去銀行將大量的資產轉移到了表外,現在監管新規出來後,這些表外資產都要轉移到表內。

銀行為了承接這些表外資產,必須要騰挪出大量的資金去接盤,這樣一來,銀行就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信貸擴張。

這導致了銀行信貸的緊張,同樣也就導致了流動性緊張,因為商業銀行信貸是提供流動性的最重要的途徑。

很多人都忽略這件事,那就是銀行表外信貸向表內轉移,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影響,對流動性的影響。

而且這個轉移過程不會很快結束,將會持續一段時間,這意味著接下來流動性的緊張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各行各業還要面臨資金比較緊張的局面比較長一段時間,股市也就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很掙扎、痛苦。

在信貸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大量的上市公司也會面臨資金緊張的情況,因此大量的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融資就變得非常普遍。

包括最近一家鬧得沸沸揚揚的影視公司,有媒體報道他們大量將股權質押,因此搞得風風雨雨。

實際上這種上市公司股票質押的情況在中國太普遍了,倒不值得大做文章,這就是當前最流行的融資方式。

但這也埋下了個股閃崩潮的禍根,很多上市公司股東因為沒有及時、沒有能力追加擔保,這是很普遍的情況。

因此債主就將被質押的上市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拋售,這就造成了很多股票突然出現高臺跳水,突然閃崩。

所以,閃崩潮的背後,是上市公司股票大量被質押,而這背後是流動性緊張導致的。

而流動性緊張,表面是降槓桿,背後又是銀行表外資產向表內大轉移導致的信貸緊張。

可以說,接下來一段時間,中國的降槓桿還在持續之中,股市的流動性還會變小,甚至不排除一些個股半天沒有交易量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閃崩也就更加容易出現,閃崩不是現在開始,也不會現在就結束,這將可能是未來斷斷續續出現的常態。

當然,也有歷史統計數據表明,在世界盃期間,股市經常是下跌的,世界盃期間股市下跌的概率約是80%。

在過去歷史上的14次世界盃,其中有11次是下跌的,就這一次來說,也不例外,全球股市也是全線下跌。

看來股民和球迷還是有比較大的重合度的,大家都去看球了,尤其是晚上看球,第二天就起來就晚,就缺少精力關注股市和進行股票交易了。

尤其是中國股民,和中國球迷的重合度更高,因為中國股民,明知道A股跌多漲少,但仍然一路既往的對股市痴情;中國球迷也是這樣,一而再被國足傷害感情,但仍然不離不棄,這是一種怎樣感天動地的情懷。

一個是中國足球,一個是中國股市,這兩個難兄難弟,為什麼總是好不了?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到底原因出在什麼地方?有的時候會感覺很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中國股市與中國足球之多艱,路漫漫兮太傷感,銅牆鐵壁盡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