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聯」時代的支付戰場:場景爭奪與逆境突圍

“網聯”時代的支付戰場:場景爭奪與逆境突圍

如果以二八法則來衡量,支付市場是一個典型的不平衡市場。

7月3日,Analysys易觀發佈了《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1季度》,根據報告顯示,支付寶佔據了53.76%的市場份額,而包含微信支付、財付通在內的騰訊金融則是以38.95%位列市場第二。兩者的市場份額總和達到了92.71%,佔據了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絕對主導的地位。

而根據近日央行發佈第6批非銀行支付機構續展公告,有5張支付牌照因未過審被註銷,此前市場持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共有約218家,意味著如今剩下213家,除過兩大巨頭,其餘二百多家只能分食市場僅有的不到8%的份額。

去年第四季度報告中,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4.26%和38.15%,兩者市場份額總和為92.41%,一季度兩巨頭的市場份額總和相比去年四季度增加0.3%。也就是說,兩大巨頭還在持續攻佔支付市場。

監管因素也左右著如今支付市場的戰局。

自16年起,央行對於支付行業監管政策不斷加碼,持續強監管態勢。截至目前,央行已註銷28張各類型業務第三方支付“牌照”;而今年以來,央行各分行、支行公佈的第三方機構罰單已超過30張,逾25家支付公司在強監管下“踩雷”。

央行關於推動第三方支付的“備付金”集中交存近日業也給出明確的時間表。此外,傳言已久的實現第三方支付與銀行之間的“斷直連”也預計近期內實現落地。

有行業資深人士向藍鯨TMT分析,斷直連與備付金全部集中存管,將直接砍斷銀行與支付機構之間的利益鏈,對支付機構而言,未來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收入結構重造。

對於前期獲得牌照的支付機構來說,如今除了要在高壓競爭下保持不掉隊,還必須積極適應監管風向,及時轉身調整,探索新的生存空間。

“備付金100%交付+斷直連”,支付行業告別“躺收錢”

“網聯”的成立是第三方支付行業進入強監管的分水嶺。

去年8月,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簡稱“網聯”)由央行在北京成立。網聯共注資20億,支付寶和騰訊各佔10%的股份,央行系佔30%。股東總數44家,其中38家是第三方支付機構。

當時有行業人士分析,其意是在此前第三方支付和銀行直接連通結算的過程中加入一個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中樞,以改變目前第三方支付巨頭“自行清算”的歷史問題。

與此相配套,央行下發了“209號文”,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與銀行原有的直連模式將全部切斷,網絡支付交易全部通過網聯模式轉接清算。也就是所謂“斷直連”。

值得注意的是,“斷直連”正式生效前一天,6月29日央行發佈了《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簡稱“114號文”),對此前發佈的備付金政策做出調整,新規自2018年7月9日起,將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央行對資金實施完全集中清算和管理已然進入倒計時。

此前支付行業存在的問題在於——“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直連,分散存放客戶備付金,自行跨行資金清算等問題突出,導致信息碎片化,海量資金難以監管,誘發資金挪用與洗錢風險。此外,支付通道重複建設,資源浪費,抬高市場成本;客戶信息洩露、交易類型變化等問題均制約行業的健康發展,特別是非中心化清算安排,蘊含顯著的系統性風險隱患。”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戰略產品部高級產品經理陳思遠向記者表示。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對此指出,這樣的發展模式(多頭直連)讓強者愈強,形成了行業巨頭。比如支付寶和財付通佔有量特別大,而使其他的支付公司無法發展。

“一旦實現 “斷直連”,所有支付公司的銀行通道都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連連支付CEO潘國棟認為,銀行通道的競爭差異不復存在,加之,備付金逐步實現百分百的集中存管又掐斷了一部分支付機構的利潤支撐線,對於本就薄利的支付行業而言,盈利的空間被再次壓縮,支付機構的生存空間將會變得越來越窄。“以匯付為例,匯付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匯付所產生的備付金在銀行生息的利潤收益佔據了平臺總收益的40%,他們的很大一部分利潤是依靠備付金‘躺著生錢來支撐的’”

對於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這個模式必須改變。

易觀金融分析師王蓬勃向藍鯨TMT分析“如今備付金逐步將實現100%上交,對大量第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就需要積極轉型或開拓新場景。”

王蓬勃認為,備付金的上繳以及斷直連對於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寶兩大巨頭而言,實質的影響不會太大。王蓬勃表示“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前存留的備付金所產生的收益,在總量上可能要佔據行業留存備付金總量的絕大部分,但是這些金額佔據他們支付平臺總收益的份額是很低的。”

“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太大了,他們的業務收入足夠多元”而且在新成立的“網聯”的股份裡,二者均佔有約10%的投票權,相比銀聯的不到2%股份,微信與支付寶有足夠的話語權。

而金融監管加強背景下,第三方支付與互聯網金融之間的關聯密切,難免會受相關因素波及。

以支付寶為例,第一季度餘額寶的交易規模出現大幅度下跌,由此導致支付寶理財類業務規模出現下降,環比損失0.5%。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發佈的財報,截至3月31日,餘額寶規模約為1.7萬億,較前一季度規模增速進一步放緩至6.9%,當季度增速為成立以來同比最低。

隨後,支付寶方面採取一系列調整。5月3日,餘額寶開始陸續接入其他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逐步降低單一貨幣基金集中度過高的風險。

騰訊方面響應監管動向的反應也很快。在央行下發“09號文”後不久,微信便宣佈,自今年8月1日起,微信信用卡每筆還款按還款金額的0.1%進行收費。並對此解釋稱“是因為支付通道手續費迅猛增長,為了平衡成本和發展,才做出的調整。”

但顯然,這項硬性收費,目前除了騰訊沒有第二家。

聯繫此前微信支付、支付寶先後聯合“網聯”開展條碼支付業務合作、積極搶灘佈局跨境支付業務等動作。

兩大支付巨頭面對央行監管的變化,反應都相當及時。

巨頭搶灘線下支付,高頻剛需場景成必爭之地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線下支付在當前監管環境下有獨到優勢。線下支付以及平臺內轉賬一定程度上可以免受央行支付新規的影響。

根據此前數據,微信支付、支付寶的條碼支付筆數均為10億+筆每日,其中3-4億筆為其內部定義的商業支付,也就是這次“斷直連”所要規範的主要方面。而紅包、轉賬、面對面收款有6-7億筆每日,這些屬於線下(包括及生態閉環內)的支付業務,“斷直連”以及“備付金”新規對此並沒有直接影響。

此外,易觀金融分析師王蓬博向藍鯨TMT表示,對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而言,他們目前的主要焦點在拓展支付場景,尤其是對於線下支付入口和流量的爭奪。線下支付可以打造平臺生態閉環,從流量吸入以及用戶黏性的培養上,線下支付都是如今支付行業的關鍵領地。

王蓬博向藍鯨TMT表示“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兩家目前的目標是一致的,高頻、剛需場景兩家必爭的領域,比如在公共交通方面,涉及衣食住行等切身場景,即使投入大量資金兩家也會積極搶奪。”

對此線下支付,馬化騰也曾表示“乘車碼所覆蓋的公共交通系統,是一個高頻、高粘度、低頻度的交易場景”。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剛需市場,沒有哪一個場內玩家會“缺席”。

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於產品設計和工具性,而目前兩者各有優勢。

“微信有超高粘性的用戶,這使得微信支付具有天然的流量入口。”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表示,在商超零售、線下餐飲支付、日常出行訂單、票務/娛樂場所等消費領域,微信幾乎只需要做到不出錯,就可以利用微信的快捷入口實現攻城略地。

此外,依託於人際關係,微信所產生的社交支付是微信支付滲透率始終領先的獨到武器。

相比之下,線上是支付寶的優勢支付場景。依託電商引流,支付寶在電商支付領域長期坐穩第一把交椅。有資深用戶表示,雖然支付寶不具備微信的社交黏性,但支付寶有著強大的“信任”機制(花唄這款產品),可以不必在乎高頻還是低頻,適當性的讓用戶在支付寶場景想起支付寶其實就夠了。

王蓬勃也認為“支付寶的產品體系和工具體系更加完善,只要給用戶一個打開的理由就可以。”

但支付寶對線下支付業務的訴求顯然很高。一位市場分析人士曾透露 “2017年支付寶的營銷費用增長10倍多,這些錢主要被用在了拓展線下上,主推的產品就是收錢碼。”

今年5月3日,支付寶“碼商成長計劃”發佈,宣佈將線下近一億的“碼商”牢牢收攏。

根據易觀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寶延續了2017年第四季度對線下掃碼業務大規模投入,一直積極保持實現下沉和佈局更多的場景。

業內人士認為,以目前移動支付市場的格局來看,支付寶、微信支付都不肯甘於人後,二者當前對線下業務持續重金投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將是支付寶、微信支付兩足鼎立的狀態。

中小支付機構如何“逆境突圍”

央行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101.91億筆,金額51.1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4.00%和93.15%,顯然,支付行業依然大有可為。

但行業的共識是,目前,第三方支付在強監管之下,中小支付機構生存極為艱難。

對中小支付機構而言,代扣等業務需求依然是剛需。但一旦實現“斷直連”和“備付金”100%交付,意味著代扣業務這條盈利路子基本將被堵死。

易觀金融分析師王蓬勃認為,對於中小支付機構來說,自身的資金規模及流動性相比兩巨頭有不少差距,因此備付金集中上交,但對他們而言的影響巨大。正是因為規模小,備付金產生的這部分利潤佔他們總收入的比例更大。

某第三方支付機構內部人士告訴藍鯨TMT,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出重圍,需要在保證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擁抱合規、積極創新,尤其是在關鍵技術和科技創新方面,只有滿足合規性同時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

“他們轉型的方向,主要應該就是兩方面,一、提高增值服務的多樣化,比如科技輸出、想更多的場景拓展。二、選擇做供應鏈金融等,三、做深整個行業,比如選擇做保險行業,就需要對這個行業有足夠深耕。”王蓬勃向藍鯨TMT表示。

例如,很多聚合支付,會將第三方支付的接口接入,做成一個聚合平臺。

中金公司此前一份研報顯示,聚合支付的代理商可獲其管理商戶的支付手續費返傭,通常微信支付收取0.6%的手續費,返還0.3%左右給代理及聚合平臺,從剩下的 0.3% 中支付銀行通道費用。顯然,聚合支付業務的想象空間很足。

即使受監管制約,但另闢蹊徑的方案選擇依然能為聚合支付賺得可觀收益。

而且手握流量的支付玩法頗多。目前行業包括四大方向:廣告、運營、金融、電商等。

因此,對於承受雙重壓力的中小支付機構而言,選擇好一個場景,努力深耕,面對這個格局未定、尚存探索空間的支付市場,依然有突圍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