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此!上甘嶺五烈士,犧牲前在石壁寫下絕筆,卻未留名

為消滅對手有生力量,向其傾瀉超過正常基數三倍以上的彈藥量,被稱為“範佛里特彈藥量”。

1952年10月,一片焦黑的上甘嶺高地上,一邊是這一火力計量單位的創造者,“聯軍”地面部隊司令範佛里特,另一邊,是飽受“範佛里特彈藥量”轟炸的志願軍部隊。

中國人在此!上甘嶺五烈士,犧牲前在石壁寫下絕筆,卻未留名

圖:志願軍上甘嶺陣地一角

在敵人漫天火力傾瀉下,離開防護工事進攻作戰的志願軍損傷慘重。24日晚,15軍甚至把軍部的警衛連派出作戰,兵力投入幾近極限。

中國人在此!上甘嶺五烈士,犧牲前在石壁寫下絕筆,卻未留名

圖:志願軍某部前線指揮所

戰場另一邊,聯軍第二師換下了第七師,在炮火掩護下,向15軍發起了新一輪進攻。就在敵軍弓拉滿弦、張開大口準備吞掉志願軍時,敵後方陣地竟出現了志願軍的一支奇兵——在一座美軍碉堡中,奇蹟般地出現了我方5名士兵,突然向敵第二梯隊進行射擊。敵軍陣腳頓時大亂,進攻行動也因此受阻。

中國人在此!上甘嶺五烈士,犧牲前在石壁寫下絕筆,卻未留名

圖:志願軍戰士夜襲敵軍

要攻下志願軍陣地,必須先要拔掉這個堡壘。敵軍一個連向碉堡發起了進攻。硝煙中,3個戰士從堡壘中悄悄潛出,兩人繞道敵後,敵人還沒接近,就被炸的暈頭轉向。敵又派出一個班摸到堡壘邊上偵查,發現沒動靜,以為幾名戰士已被消滅,便大搖大擺準備進入,不曾想3個戰士等敵人靠近後,又是一頓掃射。發現3名志願軍身影的敵軍,立即又派出兵力發起進攻。這時,另一側陣地上的志願軍看到了,便圍著這個堡壘打出了一道火牆,敵人連續進攻的企圖就此失敗。

中國人在此!上甘嶺五烈士,犧牲前在石壁寫下絕筆,卻未留名

圖:“聯合國軍”進攻上甘嶺陣地

當天夜裡,陣地上的志願軍試圖派出通信員前去堡壘聯絡,可敵方的照明彈把陣地照的亮如白晝,幾個通信員在穿越封鎖線時全部犧牲。繼續派人聯絡已經沒有意義,於是這個堡壘被命名為無名陣地,孤零零的立在敵人陣地上。

中國人在此!上甘嶺五烈士,犧牲前在石壁寫下絕筆,卻未留名

圖:志願軍以頑強毅力克服各種困難

一個小小的堡壘,竟擋住了聯軍的去路。敵人又調來了6架飛機進行狂轟濫炸,可堡壘是美軍修的,非常堅固,轟炸並沒有起作用。隨後幾天,槍聲仍然不斷,炮火間隙中,可以看到5名志願軍戰士在同百倍於他們的敵軍作戰,直到10月28日。堡壘中的5名戰士,就這樣孤軍戰鬥了四天四夜,消滅百倍之敵的同時,還極大遲滯了敵軍行動,為陣地上的志願軍爭取了時間。

中國人在此!上甘嶺五烈士,犧牲前在石壁寫下絕筆,卻未留名

圖:堅守陣地的志願軍將士

後來,陣地上的志願軍來到了這個堡壘,出現在他們面前的,首先是堡壘外的三位烈士的遺體。走到堡壘門口,第四位烈士的遺體同樣傷痕累累,但並沒有致命傷,懷裡抱著一根爆破筒;第五個戰士跪在射擊孔邊,手指還扣在機槍扳機上,走近才發現,這位戰士也已經犧牲了。

堡壘中的兩名戰士都沒有致命傷,也就是說和在堡壘外戰鬥犧牲的戰士不同,他們應該不是戰死的,而極有可能是在連續戰鬥之後被活活渴死的。最為震撼的一幕,還是堡壘一邊石壁上刻著的一行字:“中國人在此。”

一個涼風習習的傍晚,當我看到這個故事時,一股熱血湧入腦中。深處敵軍陣營,獨對四面八方百倍敵軍的5名戰士,稱得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真英雄。他們打退一波又一波進攻,身邊戰友接連死去,下一個就是自己。當他們嚥著乾渴的喉嚨,刻下“中國人在此”時,心中一定是風雷激盪,豪氣叢生。

中國人在此!上甘嶺五烈士,犧牲前在石壁寫下絕筆,卻未留名

圖:英雄的上甘嶺陣地

這段蕩氣迴腸的故事,出自戰地記者鄭大藩當年未能發表的一篇文章:就是這位記者,發掘了邱少雲的英勇事蹟,並第一個進行了報道。

由於沒有相關記錄,我們現在對這段故事難以證實,但它卻真實反映出了上甘嶺戰役的慘烈程度。

這不禁讓身處和平年代的人們感慨萬分:偉大的上甘嶺戰役中,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還有無數個沒能留下姓名的英雄!

點擊“瞭解更多”進入“兵說軍迷裝”,總有你喜歡的軍旅用品。有情懷,還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