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都在談合規 難道備案就安全了?

由於今年6月截止是P2P平臺整改的大限,目前所有P2P平臺都忙於緊張的備案進展。整改過程中平臺停業等投資人不願意遭遇的情況必然會存在,但是整改完畢的平臺是不是就意味著投資人可以不用提心吊膽的擔心安全問題放開的去投資了?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風車理財小編今天就將對P2P平臺的

安全性問題劃重點啦!

P2P平臺都在談合規 難道備案就安全了?

看黑板! 這是知識點! 我們一邊梳理政策一邊進一步理清P2P平臺的安全性問題。

  • 合規就是安全嗎?

平時我們看新聞,都說選平臺投資要選合規的平臺,有銀行存管的平臺,因為這樣的平臺相對安全。但是說平臺安全本身就是不嚴謹的說法。任何金融活動都是有風險存在的,所以我們只能說現階段平臺的風險較小,或者現階段平臺處於安全期。所以P2P合規了就安全了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合規是金融業最基本的要求P2P平臺合規並不代表平臺就一定安全

一般我們所強調的P2P平臺合規是指P2P平臺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監管要求開展經營活動。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臺,P2P行業步入有法可依的時代。

《辦法》規定P2P平臺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直接或間接歸集資金,不得非法集資,要全面、及時進行信息披露,且要到工商登記註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進行備案登記,並按照相關規定申請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

同時,P2P平臺有銀行存管也不是平臺安全的背書。2017年2月22日,銀監會發布《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明確指出商業銀行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提供資金存管服務,且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只能指定唯一一家銀行作為資金存管機構,並給予已開展其它方式資金存管業務的P2P平臺6個月的整改期(截止至2017年8月)。《指引》還要求P2P平臺妥善保管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活動的記錄、賬冊、報表等相關資料,相關紙質或電子介質信息應當自借貸合同到期後保存5年以上;組織對客戶資金存管賬戶的獨立審計並向客戶公開審計結果;履行並配合銀行履行反洗錢義務。

P2P平臺都在談合規 難道備案就安全了?

  • 備案總該是安全了吧?

答案也是否定的。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第二條強調:備案登記不構成對機構經營能力、合規程度、資信狀況的認可和評價。《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聲明P2P平臺不得用資金存管的銀行作為營銷宣傳,商業銀行擔任網絡借貸資金的存管人,不應被視為對網絡借貸交易以及其他相關行為提供保證或其他形式的擔保。存管人不對網絡借貸資金本金及收益予以保證或承諾,不承擔資金運用風險,出借人須自行承擔網絡借貸投資責任和風險。

P2P平臺都在談合規 難道備案就安全了?

  • P2P平臺的風險如何辨別?

P2P平臺的安全性取決於P2P平臺的背景實力、風控體系、業務模式、運營能力、合規程度等諸多方面因素,單靠一方面因素去判定平臺有沒有風險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所以小風車甄選平臺的時候,會對P2P平臺進行線上+線下、6大角度、32個維度、100餘個評估點的評估考察,包括但不限於背景實力、風控體系、業務模式、產品特性、運營能力和IT技術等多個方面。由於風險是動態變化的,小風車也會定期回訪P2P平臺,確認風險變化的情況。

由於風險時刻變化,廣大投資人在選擇平臺時仍需謹慎,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挑選合規經營且綜合實力較強的平臺進行投資,之後也要定期關注自己所投的平臺,不能做撒手掌櫃。當然,自身考察平臺以及關注平臺的時間不夠充分時,也可以多多參照小編家風車理財的評估結果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