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容易得面肌痙攣(臉抽)

從醫以來,遇到過許多面肌痙攣的患者,初期症狀都是不經意間出現的“眼皮跳動”,很多人以為自己不經意間出現的“眼皮跳動”無關痛癢,但若眼皮跳動超過月餘仍不見停止那就要當心了,因為正是這小小的“眼皮跳”往往是面肌痙攣的徵兆,患者不以為意的結果最終可能導致病情發展至半邊臉跳動、抽搐。

什麼人容易得面肌痙攣(臉抽)

根據我院多年臨床數據統計得知,面肌痙攣中的的病患者基本都是在40歲左右的中年人群,且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明顯較多。

許多面肌痙攣患者向我訴苦說自己患病以後控制不住的“擠眉弄眼”,十分尷尬。沒錯,這正是面肌痙攣發作時的表現:單側面部肌肉的陣發性抽搐或者說痙攣,發作時不受主觀意志控制,多數病人開始發病時出現眼皮跳動,數月後慢慢擴散到面頰部肌肉的抽動,症狀發作和緩解完全不受主觀意志控制,在疲勞、情緒激動時症狀加重,休息後緩解,睡眠後消失。

什麼人容易得面肌痙攣(臉抽)

我們人體大腦內的血管是十分錯綜複雜的,該病的發病原理正是因為腦內的血管長期壓迫神經,導致神經的脫髓鞘病變,使得神經內部的神經纖維發生傳導異常,通俗點講就有點類似於電線的塑料外皮磨損后里面的電線傳導發生了短路。

什麼人容易得面肌痙攣(臉抽)

神經脫髓鞘病變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患上面肌痙攣的患者多是存在長期緊張、高強度壓力使得內分泌紊亂,如血脂升高的現象。當血管內這些物質長期蓄積,就使得血管開始硬化或者出現斑塊,隨年歲的增長,血管屈曲、拉長、硬化,神經與血管是伴行的,長時間的壓迫,血管波動摩擦神經,神經外膜受損自然就發生了病變。就像我們上面講到的一根粗電線,由於血管壓迫把電線的外皮磨損,內部電線絲裸露,導致電線短路,冒出火花,從而誘發眼皮、面頰部肌肉的不由自主抽動。

在生活中,能夠做到較好的情緒控制、飲食清淡、適當的運動都可以減少發生面肌痙攣的概率。

更多關於顱面神經系統疾病,大家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或發私信給我,也可以在文章底部進行評論留言,我會在工作之餘為大家一一進行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