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子贵母死制度下,为何还会有冯太后与胡太后先后大权独揽干乱朝政的现象?

小崔畅说历史


这个并不难理解,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并不是冯太后的儿子,而是在生母被刺死之后,由冯太后抚养长大而已。而胡太后就比较厉害了,北魏一直奉行的“子贵母死”制度正是到了她这里被废止,所以她不但没被杀,还被升为了贵嫔。

冯太后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国君,不过她出生时北燕已经亡国。后来,家中又遭变故,父亲冯朗被杀,冯氏由于年幼被充入宫中,称为拓跋氏的婢女。

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杀死拓跋余,于是文成帝拓跋濬被拥立为帝,13岁的文成帝登基不久,就选中了只有12岁的冯氏成为贵人。

兴光元年(454年)七月初五日(8月14日),文成帝长子拓跋弘出生,生母为梁国蒙县(今河南商丘南)人李氏。

太安二年(456年)正月二十九日乙卯,15岁的冯氏被文成帝立为中宫皇后。两个月后,文成帝立2岁的长子拓跋弘为太子,按照“子贵母死”的规定,其生母李氏被赐死。生母被处死后,拓跋弘交由冯皇后抚养,她将拓跋弘视若己出,竭尽慈爱,使文成帝也深感快慰。

和平六年(465年)五月,文成帝驾崩,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由于皇帝年幼,冯太后开始临朝听政。

冯太后临朝称制长达十余年年,先后辅佐三代帝王,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

孝文帝太和十四年九月癸丑(490年10月17日),冯太皇太后去世,葬于永固陵,谥号文明太皇太后。

胡太后

胡太后乃是司徒胡国珍之女,后被北魏宣武帝召入后宫做承华世妇。

正是由于当时北魏奉行“子贵母死”制度,因此妃嫔们都想尽办法不愿生下皇子,因此导致宣武帝频繁的夭折皇子。而胡氏入宫之后却一反常态,她宁愿自己身死也要生下太子。后来果然她果然怀上身孕,成功为宣武帝诞下长子元诩。

永平三年(510年)三月十四,胡氏在宣光殿生下皇子元诩,因而得以升为充华。

延昌元年(512年)十月十八日,元诩被立为皇太子,而胡氏却也在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人的相助下,不但没有遵照旧制被处死,反而因此得以晋封贵嫔。

公元515年(延昌四年),宣武帝去世,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尊宣武帝皇后高氏为皇太后,尊胡氏为皇太妃。然而不久后,胡氏便成功逼迫皇太后高氏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则被尊为皇太后。由于此时孝明帝年仅5岁,于是胡氏临朝听政。

胡氏临朝称制之后,开始擅权乱政,直接导致了北魏土崩瓦解。武泰元年(528年),元诩对胡氏专权非常不满,于是发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不料密诏被查出,胡氏看后大怒,于是毒杀元诩。孝明帝之死成为了北魏变乱的开端。


香茗史馆


谢邀。在子贵母死的制度下还出现太后临朝的现象,说明这个制度本身并不完美,才被有心计的女人抓住漏洞并加以利用,如冯太后、胡太后等。

子贵母死制度

子贵母死制度源自北魏开国之初,因为太祖皇帝拓跋珪苦于受制母族舅氏,自己家的基业都差点被兼并,因此对庞大的母族深恶痛绝。

特别是北魏前期代国时,出现母后干政,废杀拓跋氏君主,拓跋珪的曾祖父拓跋郁律就是被他的伯母祁氏【惟氏】所杀,惟氏杀掉郁律,立自己的儿子贺傉,自己摄政。

而拓跋珪少时也是受生母贺氏家族挟持,舅舅贺染干多次陷害他,在拓跋珪心中种下了防备敌视母族的种子。因此,拓跋珪定下这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规定长子之母生下孩子后就赐死。

北魏立国后首先遭此厄运的就是明元帝拓跋嗣的生母刘氏,当时拓跋嗣已经15岁,母子感情深厚,接受不了自己成为太子,而生母却要被杀的厄运。因此在刘氏被赐死后拓跋嗣日夜哭泣,惹怒了拓跋珪,拓跋嗣在臣属的劝告下躲在外面。

拓跋珪觉得长子太过柔弱,不堪大用,就开始考虑小儿子拓跋绍,拓跋绍的生母贺氏是拓跋珪的亲姨妈,是的,拓跋珪娶了亲姨妈,少族政权联姻辈分更乱。

拓跋珪找个错处把贺氏关起来,可把贺氏吓坏了,派人给儿子捎信,拓跋绍听说了,怒而弑父,拓跋珪,一代雄杰,就这么稀里糊涂死在亲儿子手中。

拓跋绍弑父也从侧面表现出鲜卑旧俗尊母不尊父,就是母亲地位比父亲高,也怪不得拓跋珪定子贵母死制度,这其实也算是向鲜卑旧俗的一种打压,提高父权,弱化母权。

拓跋嗣回来杀死了弟弟拓跋绍,即位,就是明元帝。大概他在弟弟弑父之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从他开始坚决执行子贵母死的政策。

事与愿违

拓跋嗣的长子拓跋焘,生母杜氏被依例赐死,拓跋焘被乳母窦氏抚养陪伴长大。拓跋焘即位后就尊乳母窦氏为保太后,后来直接尊为皇太后,分封窦氏的娘家,弟弟窦漏头封辽东王。拓跋焘的长子拓跋晃的生母贺夫人就是由窦太后做主赐死,看看,一个乳母的权利都会这么大,还不是因为她养育了皇帝?

其实北魏拓跋氏是陷入了误区,鲜卑旧俗母权强大,那是因为各族联姻,母族自然强大,儿子幼小时,舅氏会干涉内政,这个是无可避免的,但是,建国后,后宫女子多是民间良家汉女,并没有强大的家族后盾支持,怎么可能去干涉政治?这样做,只会让抚养皇帝长大的女性获得最大利益,例如两位保太后,例如冯太后等等。并没有实现杜绝母后干政的发生,子贵母死制度彻底是事与愿违了,反而成为后宫倾轧打击对手的一柄利剑。

文明太后冯氏

冯氏出身没落皇族,她的祖父是北燕昭成帝冯弘,父亲冯朗。北燕被北魏消灭,冯朗兄弟入魏,出任刺史。冯朗的一个姐妹被拓跋焘纳入后宫,后来,冯朗不知道为什么被拓跋焘处死,丧父的冯氏不知道是被没入宫中,还是被姑姑接入宫中,总之,冯氏进宫了,跟着姑姑生活,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即位后,立冯氏为贵人,没多久就立为皇后,两人应该有点青梅竹马感情的。

【冯太后家族世系图】

冯氏自幼在宫廷长大,见惯了宫内不见血的厮杀,深得自保之道,当然不会去傻乎乎的为皇帝生孩子,连闺女都不生。当时后宫中权势最大的也是一位乳母,拓跋濬的乳母常氏,被拓跋濬尊为保太后,后来也尊为皇太后,这位奶妈太后也依例赐死了大皇子拓跋弘的生母李贵人。

【冯文明剧照】

这一切都被冯氏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就把失去生母的拓跋弘接过来亲自抚养培养感情。付出时,没想到这么快会得到回报。拓跋濬年纪轻轻的驾崩了,十二岁的太子拓跋弘即位,冯氏就被尊为皇太后,嫡母加抚养之情,妥妥的皇太后没跑啊。

拓跋弘就是献文帝,大丞相乙浑总理朝政,乙浑出身乙弗氏,是北魏大族,源自吐谷浑王室,入魏后依旧显赫,世代尚主。

【乙浑剧照】

乙浑飞扬跋扈,滥杀大臣,有篡位之心,作为皇室后裔的冯氏展现了她天生的政治才能,联合皇族重臣扑杀乙浑,夺得权利,从此,冯氏临朝听政。

冯太后是一个很有手腕的政治家,从摆平乙浑之乱展现出来的果敢善断,有些男子都不如,她第一次临朝不到两年,就很快收拢一批有才之士作为效忠她的核心集团。

随着皇孙拓跋宏的出生,也标志着皇帝拓跋弘该亲政了,冯太后毫不拖泥带水的还政给拓跋弘,同时赐死了皇孙拓跋宏的生母李氏,亲自抚养皇孙。

冯太后是个自我的女性,受鲜卑旧俗影响,并没有汉人从一而终的思维,因此,她有不少入幕之宾,而且都是青年才俊贤明之士,其中李奕最受宠爱。

大概拓跋弘觉得嫡母对不起他爹,就借故杀死了李奕兄弟。这个行为激怒了冯太后,利用手中的权利逼迫皇帝处死陷害李奕兄弟的李欣。拓跋弘也是一位英明有才的皇帝,只是可惜年纪太轻羽翼不丰,面对嫡母的咄咄逼人,这娃想出一个招数,禅位给太子拓跋弘,自己做太上皇,遥控政治,冯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看她怎么隔过太上皇去擅权。

【拓跋弘剧照】

因此,拓跋弘成了最年轻的太上皇,禅位给儿子拓跋弘,作为太上皇掌控权利,好像是把冯太皇太后逼退了。但是,他实在小瞧冯氏了,冯氏不能容忍这样的结果,她果断的性格再次发挥作用,毒死了拓跋弘,自己再次临朝,作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

可以说,冯太后是一个很成功的女人,并不委屈自己,养了两代天子,还把孝文帝元宏养的只亲近她,是的,冯太后害死了元宏的父亲母亲,还差点弄死元宏他自己,就这,元宏还对她很有如慕之情,联系到后来幽皇后冯润给元宏戴绿帽子,元宏还是爱幽皇后爱的死去活来,我真怀疑这娃有受虐狂的病,俗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如果说前面两代乳母掌控后宫,还没怎么干涉朝政,到冯太后直接临朝,给后面开了一个恶例,从冯太后开始,子贵母死制度就成了笑话。

灵太后胡氏

孝文帝元宏的长子元恂生母林氏,是被文明冯太后赐死的,但是元恂这倒霉孩子并没有登上皇位就被废了,妈也白死了。元宏的后宫幽皇后冯润一家独大,二皇子元恪的生母渤海人高昭容连着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成了冯润的眼中钉,向元宏表示自己没有生育,想养育元恪云云,然后,高氏就暴死了。

随着元恂的被废,二皇子元恪就成了继承人,是为宣武帝。元恪是个很孝顺又软弱的人,生母暴死的时候已经十一岁了,十六岁即位时就大肆追封母族,提拔舅舅,差点让朝堂变成高家天下。

宣武帝的皇后是豪门于氏,而皇帝的亲亲表妹高氏也在宫中做贵人,一山不容二虎,于高斗法之中,于氏失败暴死了,高氏成了皇后。而灵太后胡氏正是元恪后宫中的一员

北魏皇后中,唯有于皇后生子,当然,北魏也没有几个皇后,多数都没有立皇后。而于氏敢生子,一是元恪他俩夫妻感情不错,二可以推测出元恪有废除子贵母死这一残酷制度的想法,所以,于皇后就生了皇子昌,但是很不幸,母子都被高贵人害死。

高贵人被立为皇后后也生育了皇子,可惜夭折了,又生一女,再没有生育,于氏把揽后宫不许后宫生孩子,搞的元恪年近三十也没有一个儿子。

后宫都迫于高皇后不敢生育,胡氏勇敢的生了皇子元诩,很被元恪赏识看重,高皇后就想祭起子贵母死的法宝来,但是在元恪这里,这法宝不灵了,元恪宣布,从他开始废除这个酷烈的制度,因此,胡氏保住了性命养育儿子。

三十多岁的元恪也死了,唯一的儿子元诩即位,高皇后成了皇太后,胡氏也被封为皇太妃,高氏为了家族着想,必须把小皇帝握在手心,因此,准备找机会弄死胡氏。

胡氏也不肯坐以待毙啊,高皇后哥哥高肇独霸朝政权倾天下,残害皇室诸王,一手遮天,惹得天怨人怒的,胡氏很好找合作人。联络皇室重臣清河王等以及前皇后于氏的家族突然发难,

铲除高氏家族,胡太妃成了胡太后,临朝听政。

这个女人就是有些小聪明,比起冯文明差远了,而且比冯文明更淫荡,冯文明还讲究个你情我愿,找那些青年才俊做情人,不但在身心上能给给她帮助,在工作中也能协助她。胡太后吃相就难看了,只要自己看上的,不管是什么身份地位什么水平人品非要上手不行,终于把北魏给祸害亡国。

小结

一直都觉得,子贵母死制度挺讽刺的,越是防范什么越是没有防范住,可不是挺讽刺的?


请大家多多关注猴格,觉得写的还行的就点个赞,赐下宝贵评论,外加转发点关注什么的,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