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里关晓彤的对头,冯太后历史上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GerrardTorres

文成文明冯太后,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的嫡祖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帝王之家,飞来之祸

冯氏是长乐信都人,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冯氏的母亲王氏,乐浪郡人士,是冯朗在北燕时所娶。因多年动荡不安,直到随夫任官长安之后,生活才暂时都安定下来。王夫人给冯朗的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冯熙,即冯太后的同胞兄长。到了441年,王夫人又生下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冯氏。冯氏出生之时,距祖上建立的北燕灭亡,已有六、七年的光景。魏太武帝拓跋焘已经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与南朝宋沿黄河形成对峙之势。


冯氏出生后不久,哥哥冯熙就因叔叔冯邈战败,没入柔然,逃到氐、羌等少数民族中生活,多年以后才找回来。不久之后,冯家又遭遇飞来横祸,冯氏的父亲冯朗被下令诛杀。按照惯例,冯氏因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冯氏在宫中得到姑母冯昭仪的多方照应。十三岁的文成帝登基不久,就选中冯氏做了贵人,这一年冯氏只有十二岁。

夫妻和睦,国运纵横

冯氏离开的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姑母,来到了文成帝的寝宫。婚后的生活是和美的,她也有条件熟悉和了解国家最高层的政治运作。由于用人得当,特别是由于重用汉族大臣高允,文成帝统治时期的北魏基本处于较为稳定发展的状态,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冯后对文成帝不拘民族成分,宠重汉族出生的高允,感到十分钦佩。朝廷之上对汉人的看法也明显改观,这对于日后冯氏当政期间,吸收汉法、重用汉人、推行汉化的措施,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成帝的施政风格给冯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人的感情也与日俱增。

太安二年正月二十九日乙卯,十五岁的冯氏被文成帝立为中宫皇后。冯后被立为中宫之主,除了她的聪慧才貌外,也与她在宫中生活多年,深通宫内诸多关节有关。因为宫中嫔妃要得正位中宫,必须先要手铸金人,如能铸造成功则视为吉祥如意,若是铸造不成,则嫔妃不能立为皇后,这在北魏历史上属于“故事”,也就是定制。


太安四年,文成帝率兵巡视阴山,车驾深入大漠,使柔然绝迹远逃,不少部落酋长率众求降。冯后为文成帝的大扬声威而欢呼雀跃,并陪他一起观看了庆典活动。冯后不仅为国家的兴盛而感奋,而且也为国家的未来而操劳。

养育之责,亡夫之痛

拓跋弘是文成帝与梁国蒙县人李氏所生之子。太安二年二月,也就是冯氏被立为皇后的第二个月,不足两岁的拓跋宏被立为皇太子。按照道武帝拓跋珪当年所定的规矩,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专摄朝政。李氏被赐死后,冯后便担当起了养育之责,将拓跋弘视若己出,竭尽慈爱,使文成帝也深感快慰。



贵为皇后的冯氏,深深的理解文成帝为国操劳的艰辛,尽力为他排解各种烦闷与不快,特别在生活上给予他关心和体贴。每次文成帝归来,冯后都用她的百般柔情,化解皇帝的一路风尘。在冯后身边的文成帝,仿佛忘却了朝廷上大臣的争斗,忘记了柔然、刘宋于南北的危险。

然而天不作美,冯氏做皇后不到十年,这种神仙般的生活就画上了休止符。和平六年五月十一日,文成帝英年早逝,崩于平城皇宫的太华殿,年仅二十五岁。 丧夫之哀令冯后后痛不欲生,她一连几日以泪洗面,呜咽不止,既为丈夫离她而去而悲伤,更为自己命运多舛而悲痛。


三日后,按照北魏的旧俗制度,焚烧文成帝生前的御用器物等。当火光燃起,冯后身不由己的扑向熊熊燃烧的大火,当周围人把她救出来的时候,她早已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突然之间好像对生死有所顿悟。既然上天给我这么多磨难,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神灵的安排,我应该咬牙挺过去。想到此冯后像换了一个人,她下定决心,要把丈夫的事业继续下去。

铲除权臣,临朝听政

和平六年五月,文成帝死后第二天,年仅十二岁的皇太子拓跋宏继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献文帝继位后,由于贪权狂傲的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欺凌这孤儿寡妇,阴谋篡位,北魏政治中枢又面临严重的危机。

天安元年二月间,乙浑多次对安远将军吏部尚书贾秀说:“你应该要求朝廷给你妻子加封公主的名号。”贾秀却说:“像我这样的人哪配称公主?我贾某宁愿死在今朝,也不会自不量力,贻笑后世。”乙浑大怒,恶狠狠的骂道:“你这个老奴才,真是不识相的东西!” 侍中拓跋丕听到这一消息,知道乙浑谋反已是迫不及待,便密告朝廷。

早已胸有成竹的冯太后立即进行秘密布置,定下大计,下令拓跋丕、陇西王源贺和牛益等人率兵收捕乙浑镇压叛乱,很快令朝野上下怨声一片的乙浑便被捕杀,夷灭三族。平定乙浑之乱,稳定政治局势,冯太后表现出多谋善断的政治才能。

接着冯太后再露锋芒,宣布由自己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大权。冯太后这次临朝听政,前后仅有十八个月的时间,她凭借多年宫中生活的阅历和非凡的胆识,稳定了北魏动荡的政权。

退位让贤,母子不睦

皇兴元年八月戊申,京城平城的紫宫,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原来是献文帝之妃李夫人生了一个儿子拓跋宏。冯太后喜得长孙,自然十分惬意。这一天,天气清爽,冯太后见拓跋宏长得又白又胖,心情格外舒畅。时隔不久,她就决定停止临朝,不问政事,由已经十四岁,初为人父的献文帝亲政,从而担当起抚养皇孙拓跋宏的责任。

献文帝亲政以后,颇有作为。他贬斥了不少冯太后宠臣男侍,并试图重用提拔虽有才能,而冯太后不喜欢人,以结成自己的心腹。一开始冯太后对献文帝的所作所为,虽然感到心中不快,但也没有立即发作。到了皇兴四年,冯太后再也忍无可忍了,事情是从李弈身上引起的。

自文成帝死后,年轻的冯太后不耐守寡的孤寂冷清,再加上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冯太后就很注意那些美貌男子,以便选来做伴。李弈是官宦子弟,长得仪表堂堂、风流倜傥、又多才多艺,善解人意。兼之有朝政之望,因而深得冯太后宠爱,经常入侍宫中。献文帝甚是不喜,以为后宫淫乱,世人也常有异言。

黄兴四年秋天,李弈的兄长、尚书李敷的好友,相州刺史李欣因最被告发,李欣为了自保,自陈李敷隐罪二三十条。 献文帝下令将李敷兄弟打入死牢,这年冬天,李弈与哥哥李敷、堂兄弟李显德等人同时被杀。李弈死后,冯太后失去了一位甚是相得的情人,心中急难平静。后来献文帝又把李欣升为尚书,参决国政,冯太后更加无法容忍。

献文归天,太后主政

于是冯太后利用他自己的声望与势力,逼迫献文帝交出皇位。献文帝本人虽然聪慧有为,刚毅有断,但生性喜好黄老浮屠之学,经常与朝中士大夫和沙门一起高谈玄理,也给人一种雅薄富贵,厌倦国政的印象。在冯太后的强大压力下,献文帝曾想传位给素有名望的叔父拓跋子推,但遭到宗室大臣和宦官的联合反对,他只好在皇兴五年八月,禅位给不满五岁的太子拓跋宏。太子拓跋宏继位,即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献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这一年他只有十八岁。


孝文帝继位之初,已移居崇光宫的太上皇并没有放弃手中的权力,实际上献文帝此时还很牢固的掌握北魏朝政。不仅朝廷上大小国务他亲自处理,他也屡屡颁布诏书行使大权,甚至多次亲自率兵北征南讨,取得大胜,颇有世祖太武皇帝之风。延兴五年冬十月,已为太上皇的献文帝在平城北郊举行了盛大仪式,天下震动。这一切使冯太后越来越觉得,自己需要再次出面执掌朝政,以防献文帝对自己不利。

就这样一场巨大的宫廷政变正悄悄引发,承明元年六月的一天,朝廷突然宣布戒严,京师气氛紧张,宫禁之中更是戒备森严。不久,太上皇应召前来拜见冯太后,被伏兵一拥而上擒拿住,强行软禁起来。随后献文帝死于平城永安殿,时人多言献文帝为冯太后杀害。


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再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的政治核心,此时的冯太后已年过而立之年,无论才识气度还是政治经验,都更加成熟,但是她再度执掌朝政之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谢文帝死后,政局动荡起来,贪污腐败死灰复燃,而北魏统治面临着潜在的威胁,为了巩固统治,冯太后恩威兼施,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才干。

整肃吏治,恩威并用

首先,冯太后对当初诬陷李弈的李欣下了杀手,即给心上人报仇,又树立朝廷整顿吏治的良好形象。其他不法者也一一惩处,一些为官清正廉洁,则得到不同程度的表彰。为了大权独揽,冯太后以谋反罪诛杀了孝文帝的外祖父李惠,李慧的弟弟、儿子、妻子也同时被杀,为了清除隐患。冯太后不惜大开杀戒,以致被杀者十余家,死者数百人。



不过冯太后对那些明显没有政治野心的人,往往能加以安抚和笼络。如献文帝的亲信任内三郎娄提,曾因献文帝被害愤然拔刀自刎,幸而未果。冯太后不仅不怪罪他,反而下诏嘉奖他。那些心怀不满的大臣,被冯太后的举动所感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卓越领导,集体智慧

冯太后为了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还特别注意培养扶植一些贤能之士作为亲信,组成一个效忠他的领导核心。在这个领导集团中有拓跋氏的贵族,也有汉族名士,有朝廷大臣,有内廷宦官,而其中汉族名士不少又是他的宠幸之臣。



李弈被杀后,冯太后的私生活依旧毫无顾忌,不少健美强壮的男子成为其新宠。冯太后对其中的才干之士委以重任引为心腹,这些人多成为他政治上的得力助手和肱骨之臣。此外,冯太后还对宦官大加委任,对其中有才干者,也引为亲信。 由于培植起一个忠心耿耿的政治集团,冯太后的临朝专政取得了成功。

冯太后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手腕,排除干扰,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祖孙和睦,盛世初成

冯太后在进行全面改革的实践中,并没有把孝文帝排斥在外,相反,她都尽可能的让孝文帝参与,以便使孝文帝得到锻炼。正是由于冯太后的悉心培养,孝文帝才真正成熟起来,而且能够继承冯太后的改革事业,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这恰恰是冯太后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成功之处。

冯太后感觉孝文帝过于聪慧,担心日后对自己不利,便想废掉他。冯太后甚至曾经在寒冬腊月、北风呼号之时,把只穿单衣的孝文帝关到一间小屋里,三天没给饭吃。多亏了拓跋丕、穆泰和李冲等朝廷重臣的劝阻,她才改变了主意。后来有宦官对冯太后搬弄是非,说孝文帝的坏话,冯太后又盛怒之下把孝文帝痛打一顿。孝文帝默默接受,并不替自己申辩,他对祖母太皇太后没有丝毫的怨言与不满。



也许是冯太后被孝文帝的态度感化,也许是从未生养的冯太后,对自己亲自抚养长大的孝文帝动了恻隐之心,此后冯太后孝文帝就再也没动过火气,而是以一个慈祥的祖母的身份培养训导这个聪慧有礼的皇孙。同时孝文帝逐渐感到祖母皇太后是那样的和谐可亲,同时也为她临朝时那钢铁般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气度所震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与依赖。正因为如此,孝文帝逐渐成为冯太后得意的事业继承人。

手不释卷,言传身教

经过冯太后的亲自教育监督,孝文帝手不释卷,刻苦读书,日复一日,孜孜以求,不仅对儒家经典深熟于心,而且史传百家也无不涉猎,成为一位颇有才学的皇帝。据说他的文章即兴而作,立笔而就,即使因事情紧急骑在马上,也能一蹴而就,不改一笔。

太和十年,孝文帝开始逐渐参与朝廷事务,冯太后培养他的政治才能,很多诏书都由孝文帝起草,但是孝文帝的行动并没有超越冯太后允许的界限。冯太后看着孝文帝一天天长大,亲自做了《劝戒歌》三百余章和《皇诰》十八篇,作为他学习的指南和行为准则,从思想上向他灌输治理天下的原则,以使他更加符合自己的要求。


同时冯太后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对孝文帝进行教育和示范。冯太后在生活上十分注意厉行节约,临朝之初他就下令禁止捕杀珍贵鸟类,自己只穿简单的饰品,没有华丽的服饰。对于膳食,她临朝以后也改变了原来宫廷之中食不厌精、花样繁多的旧制,避免铺张浪费。 孝文帝深受祖母的影响,也养成了节俭朴素的风格,对此冯太后十分欣赏。每次冯太后外出时,都将孝文帝带在身边,以便时时提点、教诲。

整肃吏治,均田强国

北魏政权建立之初,由于其游牧民族的特点,每级官员并没有固定的俸禄,因此官员们都靠贪污腐化,剥削百姓和得到皇族的赏赐来维系生活。冯太后当政之后,对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整肃吏治,严格惩处贪污腐化的官员,并为每一级官员设定固定的俸禄,让他们有薪水可拿,有事可做。

冯太后在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下,颁布“均田令”,由政府出面,把荒地分配给百姓耕种。让大量百姓摆脱了无地可种,依附豪强的局面,他们对朝廷都心怀感恩之心。国家通过这一举措,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和税收,并让每个百姓提高了劳动的积极性。

冯太后这一做法,不仅极大的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土地改革方面,为后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隋唐时期采取的土地改革,大都借鉴于冯太后的“均田令”。

三长分治,汉化兴学

太和十年,冯太后又组织对地方的基层组织—宗主督护制进行改革,实行“三长制度”。北魏建立之初,为了加强地方统治,任命地方豪强为宗主,负责地方的管理。这种模式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能力很弱,地方自给自足,隐瞒人口的情况十分普遍。国弱民强现象十分突出,这里的民强里面指的民就是地方豪强。

“三长制”重建了北魏地方基层组织,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称“三长”,负责地方事务的管理。对于这项改革措施,北魏朝臣各执一词,意见难以得到统一。 冯太后见众人的意见,难以得到统一,便挥手制止了群臣的争论。她用眼角扫视了一下群臣,然后说道:“立三长,则工作有了负责的人,赋税有了固定的出处,包庇隐藏的户口和侥幸投机的人都会显现出来,对国家大有好处,为什么不实行呢?”



群臣见冯太后胸有成竹,便不再说话,连那些本来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只有俯首听命,改革因此得以实施。 冯太后大兴教育,推崇儒学,实行汉化政策,这为后来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扫清了障碍。

不慕虚名,治世典范

太和十四年九月,四十九岁的冯太后死于平城皇宫太和殿,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冯太后临终前,颁下遗诏安排自己后事,并书写在金册之上,要求葬礼要厉行节俭,不要铺张浪费。



孝文帝按照国君的标准将冯太后安葬在冯太后生前为自己选定的永固陵,并没有和文成帝合葬。孝文帝还在冯太后的陵寝旁为自己选好了陵寝之地,准备死后将自己也葬在祖母的身边。

乱世妖后,治世能人

世人都说冯太后心黑手狠,殊不知没有铁血手腕,就不能慑服天下之人;说冯太后眷养男宠纵欲无度,却不知笼络人心,唯才是用;说冯太后嗜杀成性、无情无义,但不见她深情内藏,令从己出,不负天下百姓之望。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不请自来。

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评价冯太后,那就是——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通俗点说就是女强人。

冯太后两度临朝听政,是当时北魏的事迹掌权者,她的改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是历史上罕有的推动整个时代潮流的女强人。

我们不妨先看看冯太后的生平,她的一生可比任何宫斗大戏的女主角都丰富精彩。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冯氏, 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后宫,充为奴婢;

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拓跋濬的贵人;四年后被册封为皇后;

和平六年 (465年),其子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即位,被尊为皇太后。当时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

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冯太后再度临朝听政,被尊为太皇太后。

她两度临朝听政,比大名鼎鼎的武则天早多了,而且政治上的口碑风评也比武则天好太多。

冯太后拥有高明的政治才干,善用人才,任贤革新,她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她的改革,在孙子孝文帝年幼之际,她临朝听政,大胆进行改革,主持了孝文帝改革的第一阶段。

冯太后主持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治方面,冯太后实行官吏俸禄制。她效仿两汉时期的“班禄俸”,对朝中官员的俸禄来历记录清楚,大大地减少了官员贪污现象,最大可能地平衡了社会财富的差距。

社会经济方面,冯太后颁布了“均田令”,让百姓能够按人头领到相应的土地,极大地发展了北魏的经济。

民族交往,促进鲜卑族和汉族以及周边一些少数民族大融合,鼓励相互学习,倡导民族团结。

冯太后在个人生活方面有极有个性,因为丈夫文成帝拓跋濬早逝,她养了多名男宠,风流韵事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找资料阅读。

公元490年,49岁的冯太后离世,谥号文明太皇太后。


微史春秋

历史上的冯太后其实是个育儿专家。

在《凤囚凰》里扮演冯太后的吴谨言也是一个大美人,论起颜值绝对不输给女一号。

吴谨言还在无问西东里饰演林徽因,这清新脱俗的气质还真是很像。

历史上的冯太后曾经为了教育年幼的孝文帝,自己创作了长达三百多首的劝戒歌及18 篇皇诰,这要放在今天绝对是个青少年教育专家。为了孩子自己动手编写教材,这一点估计会让很多现在的家长们都感到汗颜。


中外古今说说

慕容垂建立后燕,与拓跋鲜卑大打出手,儿子慕容宝继位后,后燕屡败,被分割成一南一北,部将冯跋取代慕容建北燕,439年,北燕被北魏灭国,君主冯弘逃往高丽被杀,冯弘就是冯太后的祖父,冯太后父亲王子冯朗归降北魏,被拓跋焘杀死,子女入宫为奴婢。


拓跋焘孙子拓跋濬在选妃时选中冯氏,成婚后二人感情甚笃,登基后立冯氏为皇后,可惜天不假年,25岁的文成帝拓跋濬英年早逝,冯后悲痛不能自已,终日以泪洗面,在焚烧遗物时,趁宫人不备走入火堆欲自焚殉夫,被救出。(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北魏皇位继承制度沿用汉武帝的立子杀母,子贵母当死,冯后无子,抚养母亲被杀死的太子拓跋弘,465年,12岁的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冯太后临朝听政,孤儿寡母,朝臣有人不服,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认为机不可失,欲夺帝位,被冯太后密召外兵勤王,逮住杀死乙浑,稳住政局。

467年,拓跋弘儿子拓跋宏出生,冯太后喜不自胜,把朝政归还养子,自己专心抚养孙儿去了,临朝不足二年。山盟海誓已成灰,莫问!梦啼妆泪红阑干,谁知?形单影只,深宫寂寞的冯太后找到了蓝颜知己,其中最相得的名叫李弈,二人过从甚密,朝野议论纷纷。


14岁的拓跋弘亲政后,大力清除冯后提拔任用的人,得知冯后与李弈的私情后,怒不可遏,恰好李弈的兄长、尚书李敷被牵扯入谋反案,献文帝借题发挥,把李敷李弈兄弟全部杀掉,还重用告密者。冯太后得知悲不自胜,决定出手。471年,拓跋弘被冯后逼迫退位,禅位给儿子拓跋宏,自居太上皇,“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拓跋宏就是把鲜卑汉化的孝文帝。

退居太上皇的献文帝交名不交权,屡次干涉朝政,并带兵攻打邻国,还举行大阅兵仪式,引起全国震动。476年,冯太后再次出手,调兵围皇宫,软禁拓跋弘,随后将他杀死,再次临朝听政,辅助孙子拓跋宏。

冯后临朝后,大刀阔斧整顿吏治,查处赃官,提拔清正廉洁之士,朝野风气为之一新,同时,适度任用宦官,使内官外朝势力形成平衡,冯后生活上厉行节约,处事杀伐果断,内外凛然,北魏国力也迈上新台阶。


当权后的冯后,私生活开始放纵,找到新宠镇北将军李宝的小儿子李冲,却是一位才貌兼备,忠义俱全的人,冯太后死后,李冲全力帮助孝文帝,谋划缜密,孝文帝对他也“深相仗信,亲敬弥甚”,史书说他们“君臣之间,情义莫二”。


南方鹏

冯太后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她是北魏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后,对北魏政治有很深的影响。在文成帝去世以后她两度临朝听政主持政事,学习汉人之法在朝廷大刀阔斧地改革,积极推行一系列汉制。逐渐把北魏建立成比较文明的国度,她是有魅力和政治才能的女人,历史上称她是文明太后。

冯太后本是北燕皇室之后,因北燕被北魏打败父亲投降北魏,后来受父亲死罪连累在宫廷当奴婢做苦役,所幸宫里有一位姑母关照她,悉心栽培她加上又聪明伶俐和勤奋好学,被太子看上宏远的公元452年太子即位,封为贵人。冯氏和文成帝感情很好。四年后册封为皇后。文成帝很有作为知人善用在位期间大量汉人得到重用。冯氏对丈夫既钦佩又崇拜。

公元465年文成帝去世,养子即位尊冯氏为太后。献文帝即位时还小朝廷政局不稳,是聪明果决的冯太后把北魏政权稳定下来。在献文帝死后,培养孙子孝文帝,着力培养他的政治和领导才能。她对孝文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先后两次临朝称制,掌握政制实权,开始了在政治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为。推行太和新制使得朝廷命官有了一些俸禄,为了改变贪污现象效仿汉人做法,实行俸禄制,这样大大减少贪污腐败。

可以说在北魏朝代冯太后是个有魄力和政治才能的女人,也是个有野心有政治算计的女人。

的女人。历史上称她文明太后。


七色彩虹

冯太后作为北魏王朝,著名的,皇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冯太后在近代对于北魏的历史研究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冯太后本人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奶奶。


而冯太后本人是由宫女起家,所后来一步步的成为,了皇太后,这期间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帮助北魏的草堂稳住了陶唐的稳定,也打击了异族的,际遇和策反,对于北魏王朝的稳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继而在打击全城,以及,为自己的孙子孝文帝改革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我们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的,风俗彻底的,偏向于汉化,而这其中的铺垫其实就是,冯太后,所做的努力。冯太后执政,北魏30多年,这一期间北魏王朝彻底的在中国的北方牢牢占据,了稳定,而与南朝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北魏,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到孝文帝期间,随着迁都洛阳的开始,北魏已经彻底的成为了一个中原王朝,在汉化的历史进程当中,北魏也算彻底的融入了汉民族之中,进而在其后分列,之后,到隋文帝大业一统。


北魏王朝也是为了中国,民主进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这里面,冯太后的作用使鞠躬,智伟的,所以近代历史学家很多都推崇,冯太后,为千古一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


黑桃A4411

冯太后是北魏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从皇族之女到奴婢,再到贵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冯太后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北燕灭亡后,冯太后入了北魏后宫做奴婢。因为突出,后来被选为文成帝的贵人、皇后。



公元465年,文成帝去世,献文帝即位,尊冯太后为皇太后。冯太后先是平定了丞相乙浑的谋逆,稳定了朝局,又临朝听政,辅佐十二岁的献文帝拓跋弘,继续丈夫的汉化改制。

不过,年轻的皇帝与冯太后政见不合,最终,献文帝被迫退位,五岁的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她再一次临朝听政,并狠心地将献文帝毒死,以免他继续与自己作对。历史上对献文帝的死存在争议,有的说是暴病而亡,有的说是被冯太后毒杀。持后一种说法的人比较多。要想成大事,必须有狠心。武则天就是最好的例证。冯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其手腕和手段比武则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次临朝听政的冯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她先是杀贪官整吏治,化解不安定因素,然后恩威并施笼络人才,又扶植贤能,按照丈夫文成帝的心愿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



这一时期史称“太和新政”,即历史上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实,这场改革的主持人是冯太后,改革的结果是稳定了北魏的社会秩序,加速了北魏的汉化与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