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三聚三散”这是有名的一个关于发财的典故,在佛教中经常会提到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意人范蠡,他也被称之为财神。

“三聚三散”说的是他三次发财三次都布施出去帮助别人,且在每一次之后都获得更多的财富,这同时也是他的生财之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世人感叹他的善心,感激他的善行,因此奉为财神。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在佛教中,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因有果的,称为因果循环。财富从哪里来,从前世而来,从善心善行而来,从因果而来。

“前世是因,今生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命中有财,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得来,命中无财,历经千难万险,也无法大富大贵,这便是因果。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因果通三世,前世,今生,来世,人无非就是在这三世中来回奔波。想要财富,必须懂得给与;想要消灾,必须懂得行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善行,是没有止境的道路。但是,行善之家必有福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佛是觉悟,是智慧。在修行之中,我们一步一步向佛靠近,在觉悟之中,我们一言一行都受到影响。

佛是开明的佛,佛是慈悲的佛。他为我们消去能消除的业,又留下了慈悲与善心,让众生轻易地消去剩下的业。

去痴修善、断恶修德,消除业障,化解一切灾难,增福增慧,离苦得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