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拉開強監管序幕

依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於2016年3月發佈的金融科技(FinTech)專題報告,金融科技是指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能創造新的模式、業務、流程與產品,既包括前端產業,也包含後臺技術,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均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正在不斷重塑金融業。在經歷了“互聯網+金融”激情碰撞後,金融科技會為我國帶來哪些新變化?金融業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是什麼?又該如何堵住金融科技的漏洞?

向左走或向右走

金融科技不是新鮮事物。

2013年始,眾籌、P2P、第三方支付、智能投顧等業務紛紛湧現,促使新技術不斷提升,方便人們日常交易與生活。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金融工具的變革是金融體系變革的必要條件,技術對於人類社會的衝擊,從未像今天這樣強烈。

與“互聯網金融”不同的是,金融科技是範圍更大的概念。在學術上,金融科技全面應用於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六大領域。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向《經濟》記者描述了金融科技的三個發展階段:進入2000年,金融自由化、國際化在全球湧動,主要國家和地區開始開放網絡金融業的設立和運營,介入傳統金融市場,然而,對於傳統金融業並沒有造成衝擊,反而還促進傳統金融業更加技術化,更具競爭力;在2008年之後,技術快速發展,有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公司開始登場並迅速成長,對傳統金融業造成重大威脅;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迭代,未來金融科技將邁入以智能投顧、區塊鏈、監管科技為代表的FinTech3.0階段。

2016年8月8日,國務院發佈《“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促進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等,使金融科技產業正式成為國家政策引導方向。

實體經濟與金融相互依託,金融作為人類社會重要的職能分工,使儲蓄轉化為投資,發展有了推力,財富得到增值,效率、福利得以提高。金融的社會性,對於塑造一個更加公平、公正、高效和包容的世界,意義同樣重大。

“金融科技其本質是金融中介,始終都在金融市場的螺旋循環中發揮金融功能,即FinTech的作用是發揮金融功能。”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在接受《經濟》記者採訪時表示,金融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是更有效率的資金融通,發揮信息服務與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共同革新傳統融資模式,讓融資服務更有深度。

2018年3月,全球共有137家金融科技創業公司獲得融資,籌集近34.9億美元。與2017年3月同比增長高達75.6%,相比2018年2月的14億美元融資額,2018年3月全球金融科技融資環比增長150%,我國排名第四位。

得益於早期資本驅動、互聯網經濟擴張和金融監管的寬容,我國金融科技實現快速發展。但隨著經濟形勢和監管轉變,我國金融科技面臨“向左走或向右走”的選擇,想要當世界金融科技的領航者,我國金融科技還需要不斷完善進取。

現實的骨感差距

無場景不金融。國內金融科技的發展,首先帶來的便是場景革命。

今年3月發生的Facebook社交平臺深陷數據洩露醜聞仍歷歷在目。根據告密者克里斯托夫·維利的指控,數據分析公司通過一款發佈在平臺上名為“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的心理測試應用程序收集了5000萬名Facebook用戶的數據。利用這些用戶數據創建檔案、分析他們的心理,以此影響美國選民的意願。事件發生第二天,平臺市值跌破 5000 億美元。

5月初,不堪重負的Facebook組建了區塊鏈部門,表示公司將研究區塊鏈技術,以加速去中心化並將更多“權力”放在人們手中。

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核心技術,隨著比特幣一起應用於支付結算領域;從短期來看,區塊鏈技術將大大推動資產數字化的進程,為各類數字資產提供“變現”的渠道,此外區塊鏈還能與大數據徵信相結合,在保證大數據徵信數量大、速度快、來源廣等優點的基礎上,彌補其數據真實性、準確性不足的問題。

楊東表示,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廣泛,例如證券市場股權登記和證券交易領域應用,使信息更加公開透明、真實可信,使投融資雙方信息更加對稱,股權流通和資源共享更加便捷;在保險領域融合,利用智能合約功能降低保險公司和用戶溝通的成本,保證保險信息的一致性與準確性,幫助保險公司提升自身競爭力;用於供應鏈金融領域,讓供應鏈更加透明,使得關聯企業授信更簡易。

“區塊鏈還未落實應用,便給法律監管帶來了全方位的挑戰。”楊東談到,金融創新在監管和立法上相對滯後,由此可能會引發市場主體抓住創新和監管跟進的間隙肆意妄為,引發混亂,而金融監管和立法卻由於受制於立法和決策規則的滯後性,難以及時應對。

“金融科技”接棒“互聯網金融”,更多地體現在技術提升上。例如通過算法和產品,使用虛擬機器人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如今智能投顧已經能夠普遍應用,滿足大多數人的理財需求。

理財魔方合夥人馬永諳坦言,金融科技發展迅猛,在追趕潮流的同時,挑戰隨之而來。他告訴《經濟》記者,從2017年到今年年初,智能投顧行業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經歷了新一輪分化後,平臺進行了優勝劣汰,靠概念融資的搶風口現象已經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業務拓展問題。

“如果沒有形成清晰、有效的定價邏輯,金融科技通過技術來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效果就不明顯,傳統的信用風險依然存在,往往重大金融科技應用會涉及信用識別,關乎到客戶私人信息。”馬永諳強調,智能投顧行業的挑戰不僅在於提供差異化戰略,實現精準匹配,還在於提高投資策略的質量,智能投顧不需要涉及客戶敏感信息,因此面對不同金融科技領域還需具體分析。

潛在風險衝擊

今年6月不僅是雷雨天氣多發,平臺“爆雷”更成為了常態。

6月17日,網貸平臺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警方立案調查。公開資料顯示,唐小僧累計交易額已超過750億元。

緊接著,6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發佈情況通報稱,對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涉嫌違法犯罪一事立案偵查。

唐小僧和聯璧金融倒臺意味著國內“四大高返平臺”(即高額返利)全軍覆沒,錢寶網、雅堂金融也於前段時間各自走向末路。

“爆雷”還在繼續。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2018年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達到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是近一年單月問題平臺爆發的最高峰。

“藉助互聯網金融發展勢頭,一些公司披著金融科技的外衣,以高收益為誘餌,做著非法集資、高利貸等活動,在防範金融風險、發展金融科技的過程中,需要在未來重點防範。”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助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宋科向《經濟》記者分析了金融科技的消費者保護問題。

消費者保護是近年來呼聲較高的話題,不可否認,金融創新支付的容錯成本較高,監管者必須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為消費者管理財富提供真正有技術含量的支撐。宋科表示,未來監管還應該在法律層面深入研究探討金融科技給金融體系、實體經濟和社會運行帶來的衝擊,以此改革完善各層面的政策規則。

“由於金融科技的電子化、虛擬化等特點,拓寬了金融業風險管理內涵,使得風險更加隱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告訴《經濟》記者,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重塑金融業的同時,也給金融穩定帶來影響。不同業務間的關聯、滲透,使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各類風險的關係更加錯綜複雜,在跨行業、跨領域、跨市場的過程中易於進行監管套利。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國平對此觀點表示贊同,他向《經濟》記者分析,和傳統金融方式相比,金融科技更加開放高效,同時安全性會降低,在一定時期或許會出現犧牲安全性的事件,只能通過技術的發展進行改善,同時在調整中不可避免產生新問題,都是常見的現象。

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一方面我們要充分認識科技對金融業帶來的深刻變革,採取積極的措施適應變化,在金融科技發展浪潮中把握難得的機會;另一方面要對金融科技保持理性,進一步完善法律體系,探索加強監管的框架和標準,利用監管科技(RegTech)化解金融科技領域風險,將數字技術應用到監管上來,用技術來高效解決監管及合規要求,促進金融科技生態健康發展。

完善監管科技

金融科技無疑對傳統金融體系造成了巨大沖擊,催生了圍繞第三方支付、P2P信息中介、股權眾籌、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等形成的全新金融生態。對此,企業和政府必須對隨之產生的技術性、操作性、系統性的風險予以高度重視,這就亟需重構監管維度。因此,金融科技未來發展首先應立足於監管科技(RegTech)的發展、監管模式的創新和健全。

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幾年間,科技進步對金融業增加值平均貢獻接近50%,已成為促進金融業全面轉型升級的第一推動力。

監管治理模式隨著金融業的發展而發展,顯現出清晰的邏輯線條。歷史上,從規則治理到原則治理,從審慎監管到行為監管,都說明科技治理的必然性。楊東談到,當前面對科技衝擊,傳統金融監管模式應對乏力,無法對資金端進行風險控制;另一方面,強制性禁止准入規則,剝奪特定主體金融權益,割裂金融系統完整性,嚴重威脅消費者安全。凡此種種,都需要將監管科技作為重要解決路徑。

“相對技術而言,金融的專業性、複雜性、風險性決定了其具有非常高的門檻。”楊東表示,監管科技目前發展的重點是科技驅動型監管,側重於監管者依靠科技手段獲取信息,進行實時、動態的監管,從而解決傳統金融監管中信息不對稱和法律滯後性的弊端。

英國作為積極探索金融科技的國家,在鼓勵金融創新的同時,亦十分注重監管的成本和有效性,率先提出發展監管科技的倡議。首先英國政府正式發佈《金融監管新方法:改革藍圖》,對英國的金融監管體制進行全面改革。之後金融行為監管局設立創新項目,瞭解金融科技公司需求,合規指導業務,並實施“監管沙盒”,為金融科技行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董希淼認為,目前,我國監管科技的變革重點在於建立全面完善的數據收集系統,構建大數據分析和風險預警機制,同時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具體如建立分佈式的平等監管機制、智能化的動態監管機制和試點性的監管沙盒機制,充分利用和發展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

金融需正本清源

“金融科技是個筐,哪裡需要哪裡裝。”雖是一句行業戲言,卻能看出金融科技炙手可熱,風頭正勁。在強調金融科技風險的同時,運用技術、設備確保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自主、可控,是發展金融科技的主要目標。

在金融業競爭激烈的今天,金融迴歸服務實體經濟本質,為中小微企業開展金融服務是大勢所趨,藉助金融科技手段,線上利用海量數據集中進行信息配對並達成交易成為可能。

黃劍輝認為,從歐美國家的實踐經驗來看,傳統金融機構一直是金融科技業態創新的重要參與者和主導力量,加速信息技術在業務、管理等領域的深度應用,必然是傳統金融機構謀求經營轉型和提高服務效率的理性選擇。

以銀行為例,未來的銀行將聚焦於某一細分領域,提供高度精簡化與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在相應領域擁有良好口碑和核心競爭力,佔據垂直細分市場,擁有線上線下協同的渠道體系。

“金融科技憑藉更優的用戶界面、細分的市場定位及有利的經濟環境和監管政策實現了快速發展,並蠶食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份額。尤其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將從基礎技術層面真正‘去中心化’,顛覆傳統金融信用中心式服務模式,實現價值在網絡上的實時傳遞,進而開啟價值互聯新時代。這也倒逼傳統金融機構創新模式、擁抱金融科技、加速轉型。總體來看,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影響特徵是挑戰與機遇並存。”黃劍輝如是說。

“不單是我國,科技應用在金融領域,無論是新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的概念,最終都是金融創新的手段。”黃國平表示,未來無論是風險的定價和管理,還是點對點的交易都會受到徵信系統和金融大環境影響。監管也需要持開放的心態,正視和識別其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信息被濫用風險和壟斷風險。

金融科技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對風險和監管的深入思考,有助於金融體系日益迴歸金融的本質,而金融科技的未來發展,需要政府、業界、學界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適應時代需求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