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房价要降,为什么还是一直涨?

摘要:如何判断自己所在城市房价会不会涨

都说现在房价要降,为什么还是一直涨?

撰文|张银银

最近,新华社报道楼市说,日光盘、地王热、开发商坐地涨价……类似楼市“高烧”现象逐渐退幕,在“房住不炒”指挥棒作用下,供需两侧发力的调控政策效果显现,房价渐回理性通道。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朋友和杠杆游戏说,媒体虽然这么说,甚至还有不少房价要降的声音——现实却是,很多城市一直在涨,不过是幅度大小。杠杆游戏也看到了这些情况,我认为:

楼市要分两块来看,一个是新房,一个是二手房。的确,在去年一大波调控的暴击之后,主要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出现了小幅回落。也就是说,降的情况也存在,但注意对比时间。同比、环比是个很有趣的数字游戏。

以北京为例,2018年1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均价环比2017年12月下降了2.0%,降幅依旧维持在3%以内,幅度并不大。不过,从2017年5月以来,北京二手住宅价格一直在下跌,迄今已经连跌8个月。

都说现在房价要降,为什么还是一直涨?

新房价格,一线城市来看,2017年,除了北京有所上升外,其他几座一线城市也是降的。究其原因,还是调控的效果。包括放盘节奏、捂盘、开盘区域等因素。国家都说了要回归房子的居住属性,能不贯彻执行么?

至于细节,就不能深究了,表面应付过去再说。

另一方面,二线城市则相对来说响应速度没那么快,有些洼地城市甚至还迎来了一波补涨。但随着调控的深入贯彻,后面价格也相对稳定了。

不过这都是暂时或表象。

真实情况往往是,调控之下房价即便暂时稳定了,甚至回落了,接下来还是会涨。首先,过去数轮调控都是短暂的,放松是必然。于是,大涨之后大家的惯性、预期在那里,而货币虽然紧了一些,也没有紧急刹车。

就算刹车了,还是会放松一些,时间问题。

都说现在房价要降,为什么还是一直涨?

而在之前大涨周期里,开发商拿地价格越来越高。许多大城市的土地供应跟不上实际需求。僧多粥少的局面短时间之内难以缓解。地价贵了,还紧俏,即便调控,价格方面也不能亏本吧。

国家也说了,要稳定房地产市场。意思是不允许房价过分波动,但不意味着不让房价涨,慢慢的涨是可以的。而且大城市的供需关系摆在那。现在一些大城市又开始搞人才争夺战,对刚需降低购房门槛,变相放松调控。

三四线城市又有棚改托底。大家都有了房价支撑。于是即便在调控,实际情况是很多城市依旧在慢涨。

当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判断自己所在城市,房价会不会涨?

首先是城市体量是否大,或者是否处于相对发达经济圈、城市群。接着,所在城市土地供给、人口增长情况。其实偌大一个中国,哪些地方经济、人口势头好,基本也是一目了然的。

至于外部冲击、泡沫是否终将破灭,当局者迷,谁在乎呢?今天开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