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模仿天下第一,英特爾的晶片我們爲何不能仿製出來呢?

眾所周知,中國人模仿功夫的水平是一流的,尤其抄襲的水平更高,比如汽車,10多萬造的眾泰車做到和百萬保時捷外觀差不多。還有各種山寨都證明了中國“山寨”水平非常之高,只要你有成品,我拿過來研究,就可以造出和你一樣的東西來。其實歷史上也不乏這種把別人的產品拿來研究,再逆向製造出來的例子,但在芯片界中國卻一直很落後,比如英特爾的CPU最強,那麼買幾個回來研究,再仿製出來啊,高通的處理器牛,也可以一樣操作,為何在芯片上這種辦法就行不通了呢?中國人模仿這麼厲害,為何不能研究英特爾的芯片,再仿製出來呢?

中國人模仿天下第一,英特爾的芯片我們為何不能仿製出來呢?

英特爾的成功主要基於擁有更好的晶圓廠,而不是更好的設計,但是他們在製造方面的領先地位正在消失,所以:是的,中國建立一家比英特爾還好的公司,包括其他國家或者地區也可以。 臺積電可能是數字設計領先的製造商(在英特爾之後),它與中國大陸非常接近,後續也是可能和中國大陸合作的。中國的彈道導彈和火箭技術來自麥卡錫時代被踢出美國的人。 如果特朗普的計劃效仿,可能會有另一批中國專家離開硅谷,回家設立新公司。

中國人模仿天下第一,英特爾的芯片我們為何不能仿製出來呢?

​位於光刻機中心的鏡頭,由20多塊鍋底大的鏡片串聯組成。鏡片得高純度透光材料+高質量拋光。SMEE光刻機使用的鏡片,得數萬美元一塊。ASML的鏡片是蔡司技術打底。鏡片材質做到均勻,需幾十年到上百年技術積澱。“同樣一個鏡片,不同工人去磨,光潔度相差十倍。”SMEE總經理賀榮明說,他在德國看到,拋光鏡片的工人,祖孫三代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職位。另外,光刻機需要體積小,但功率高而穩定的光源。ASML的頂尖光刻機,使用波長短的極紫外光,光學系統極複雜。

中國人模仿天下第一,英特爾的芯片我們為何不能仿製出來呢?

我們知道,現在不管是電腦領域的處理器還是手機領域,都在大力發展生產工藝,從早期的幾百納米發展到現在的10納米,但是隨著生產工藝的不斷提升,已經在逐漸接近原子的大小了,所以工藝的提升已經快走到盡頭,以前我們可以從180納米工藝直接提升到90納米,一下子就可以提升90納米,但是想從10納米提升到5納米,那難度要大得多,而且提升後帶來的效能也要比以往小的多,所以通過工藝提升來提高性能,這條路是越走越窄了。

中國人模仿天下第一,英特爾的芯片我們為何不能仿製出來呢?

到了1986年,所謂的命中註定卻迅速給英特爾帶來了災難。實際上,1986年是英特爾歷史上唯一虧損的一年。全球的市場過飽和造成DRAM芯片價格跳水,而成了DRAM領域最小的玩家之一的英特爾,立刻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這個生死存亡關頭,Andy Grove出任CEO並接管了英特爾。他做了個孤注一擲卻又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把英特爾帶出了內存製造行業的泥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