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古代江湖上傳說中的「迷幻藥」

迷藥也就是一種具有致幻性的藥物,使人產生幻覺如幻視、幻味、幻聽等幻覺。幻覺就是在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作用或感官時所產生的不正常的知覺,無人講話而聽到講話聲為幻聽,眼前無物而看到各種形象為幻視。

致幻藥,是一類能引起擬精神症狀的藥物,服用藥物後可出現幻視、思想和行為的改變,但不會使服用者喪失自知力,他們往往清楚症狀是藥物引起的,也被稱為擬精神症藥物,或稱迷幻藥。最大的特點是引起精神活動異常,特別是認識和知覺異常。

我國最早的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載:“大麻”味辛平,治五勞七傷,多服令人見鬼狂走,《本草綱目》莨菪:“主治齒痛出血,久服輕身,使人健行,走乃奔馬、強志有力。通神見鬼、多食用令人狂走。”

而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一些東西一經服用,則能使人產生幻覺。這就是人們傳說中致幻藥或迷幻藥。對於這類麻醉致幻物,雖不少國家已列為劇毒藥品加強管理,而國內對這些有麻醉致幻的中草藥,尤其是民間用藥更缺乏控制,從而可輕易得到此類藥,這給一些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於是便有吸一支菸或喝一杯飲料或拍人一下肩,就能讓人產生麻醉作用,暫時失去知覺或導致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產生異向思維或幻覺而上當受騙,甚至心甘情願的奉送錢財。其原因就是利用了中草藥的麻醉致幻作用。也可能是西藥中的麻醉,致幻藥及中西麻醉致幻之複合物。

另外,此具有麻醉致幻作用的藥物都具有毒性,食用過量或誤食等均容易引起中毒,從而引起幻覺、妄想、思維異常及急躁狀態等類似精神病症狀的藥物,即精神異常誘發物質。這類藥物少量服用時可引起精神異常,大量則能產生幻覺而致幻,進入超脫現實生活的理想意境或仙境。

說說古代江湖上傳說中的“迷幻藥”

毒蘑菇

據說在非洲有一種蘑菇,人吃了以後會產生奇妙的幻覺,白天昏眼花,到傍晚就會看到紅紅綠綠,又矮又小的陌生人,在空中呼喚自己,極富有誘惑力,也就不由自主的隨著奔跑起來。一旦天黑了後,則處於“木僵”狀態,呆立發瘋。還有一種不知名的小草,人食用後會看到窮兇極惡露出猙獰面孔的怪獸突然大叫著向自己迎面猛撲過來,而當自己被嚇得死去活來的時候,忽然又覺得自己騰雲駕霧般的飄起來,天馬行空,悠哉樂哉,有仙人之感,一身冷汗也如早飲甘露一樣舒心極了。又如在印第安人將仙人掌製成一種特殊的“食品”,在宗教儀式上集體食用,爾後產生出鮮明的幻覺,人們看到了上帝,而後發出聲嘶力竭的狂笑,經久不息。還有一種毒茄,食後會使人產生奇特的感覺,在腦海裡湧現無數絢麗的風景和多姿多彩的圖案,隨即有一種爽心悅目,從未有過的欣快感。

以上只隨便介紹了在國外所存在的幾種致幻藥物,下面來詳細介紹人內常見的一些致幻性中草藥。

說說古代江湖上傳說中的“迷幻藥”

莨菪

天仙子:為茄科植物莨菪的種子,又稱牙痛子,山大煙等。天仙子主含莨菪鹼、阿托品及東莨菪鹼,以其種子即天仙子為最。

《本經》:“多食令人狂走。”《雷公炮炙論》:“匆誤服,沖人心,大煩悶,《本草綱目》”天仙子,久服輕身,使人健行,走及奔馬,通神見鬼,多食令人狂走。陶弘景:“人療癲狂方用,然不過劑”。

天仙子具有止咳、鎮壓痛、定悶、安心定志,輕身益力的功效,天仙子的中毒量與天仙子的治療量相接近,其中毒表現為神經系統,多動、躁動、苦笑不定,意識障礙,定向力喪失,幻覺、昏眩、陣發性或強直性抽搐,嚴重時可導致昏迷,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心血管系統,發生心律失常,成人以房室分離為常見,兒童則為房性心律混亂,可發生心動過速,動脈後升高,體溫升高,如病情持續發展,可導致心臟衰竭,血壓下降,特殊感官,瞳孔擴大,視力模糊,遠視,視覺調整功能麻痺,半盲,斜視,中心性視網膜炎及聽力障礙。

民間常把莨菪被誤認為是野籮卜採食中毒。內蒙古呼和浩特郊區,田野路邊,莨菪常與腺莖獨行菜雜生在一起。當地有將後者作菜的習慣,因此將莨菪夾在腺莖獨行菜中進食而引起中毒者也不鮮見。又因天仙子與地膚子,菟絲子等中藥顏色相近,而錯配導致中毒。

對於天仙子中毒,可用茶葉50%煎濃汁,調豆腐米片,一次服用,或生甘草,生綠豆各等份掏爛開水服或煎服,亦可用生薑30克搗汁,加紅塘沖服,嚴重者可用綠豆衣200克,金銀花100克,連翅50克,甘草15克加水煎成濃汁,分九次連服,在民間常用防風與桂枝各等份煎服。

說說古代江湖上傳說中的“迷幻藥”

雲實

雲實:又名馬豆,雲英、羊石子,為豆科植物雲實,分佈南方各省。藥用種子,性味辛溫,全株有毒,含毒成分為生物鹼,皂、甾醇。誤服此藥能引起興奮、煩躁等症。

《本草綱目》記載此物藥性與天仙子相似,多食令人狂走,中毒後的解法與天仙子相符。

說說古代江湖上傳說中的“迷幻藥”

吳茱萸

吳茱萸:又名辣子,曲藥子,為雲香科植物吳茱萸,分佈長江流域及華南一帶,藥用葉、根及未成熟的果實。辛、苦、熱,有小毒,含有揮發油,生物鹼及茱萸鹼,大劑量內服吳茱萸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並可引起視力障礙,錯覺等,有時會胸悶、頭痛、目眩或皮疹。

誤服引起中毒可用清熱解毒的黃連1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或用和胃止痛,疏肝理氣的元明9克,黃柏9克,白芍9克,甘草9克,地棉15克,陳皮9克,白朮9克,砂仁6克水煎服。

說說古代江湖上傳說中的“迷幻藥”

肉豆蔻

肉豆蔻:又名肉果,玉果等,為肉豆蔻科植物。含揮發油及有毒物肉豆蔻醚,其主要成分有芳香性外,還具有顯著的麻醉性能,對低等動物可引起瞳孔擴大,步態不穩,隨之以睡眠,實驗表明,人服此藥一定劑量後,會出現浮動,飛行,手足離體,迷茫等幻覺,或噁心、眩暈,嚴重時昏迷、呼吸慢、反射消失,甚至死亡,此藥中的毒素主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致幻、視覺混亂。

民間常用甘草、綠豆或金錢草,土茯苓等煎水或組方解毒,也可用催吐,洗胃等方法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