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韓茂華:目前正是布局優質成長股良機

博時基金韓茂華:目前正是佈局優質成長股良機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風格會否轉換或成為2018年市場最為關心問題。擁有11年從業經驗、博時創新驅動擬任基金經理韓茂華坦率表示,當前時點是佈局中小型成長股的較好時機,因為隨著藍籌白馬的估值修復在年底達到一個階段性高位,A股大市值公司和中小創公司的性價比其實又進入了另一個臨界點,2018年的中小創板塊的吸引力或將大幅提升。

而在中小創板塊吸引力大幅提升的2018年該如何進行佈局?韓茂華直言將從兩條主線來佈局,第一條主線是積極佈局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優質中小創公司,也就是新的核心資產;第二條主線則是基於全球經濟復甦去尋找優質標的,如週期品種等。值得一提的是,韓茂華擬任管理的博時創新驅動(A類:005482 C類:005483)正在火熱發行中,其正是一隻積極佈局新的核心資產、擁抱2018新興產業的靈活配置型基金。

2018年中小盤股佈局機遇

“其實目前市場很多觀點推斷2018年會發生風格轉換是基於概率角度,雖然有些統計學依據,但總體不夠嚴謹。”韓茂華直言,要講清楚2018年能否發生風格轉換,首先要想清楚2017年為何會出現藍籌股行情。

韓茂華一針見血指出,2017年藍籌股行情演繹的是一場類似股票市場供給側改革。他先談及供給端,2017年表現突出的是白酒、家電等核心資產品種,這類企業大多在過去十年已經完成上市,而近兩年很少看到傳統領域的公司進行IPO,也就意味著供給端上,這些資產的供給在最近幾年並沒有出現大幅度的擴張。

“再看需求端,自2015年三季度開始整個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持續下降,去槓桿的資金逐步流入一些風險偏好相對較低的資產中,由此出現了2016年債券牛市以及2017年的藍籌股牛市。”韓茂華指出,也就是說,需求端上資金也逐漸流向一些相對安全且低估的資產做配置,因此對這些核心資產需求是大幅增加的。與此同時,大市值股票等代表核心資產的公司本身估值和盈利都沒有太多瑕疵,這就使得藍籌股的行情得以爆發。

深刻理解2017年行情背後邏輯再去審視2018年的方向,顯然更有說服力。韓茂華判斷,目前A股大市值公司和中小創公司的性價比正進入了另一個臨界點,和一年多之前是恰恰相反,目前是所謂中小成長股性價比在快速提升。

韓茂華指出,今年漲幅較好的藍籌股多是從2016年3月開始上漲的,運行時間已接近兩年;而所謂中小股票自從2015年之後整體上一直處於“擠泡沫”和估值收縮的過程,其中不乏一些行業和公司這兩年來景氣不斷上升的。所以兩種風格的股票在性價比上較之前已經大不相同,他堅信2018年中小股票的表現大概率會優於過去兩年,其中一些核心品種有望持續長大,成為被追逐的新藍籌。

“其實剛剛過去的2017年10月份就出現了風格轉換的苗頭”,韓茂華表示,2017年前10個月藍籌股上漲非常穩健,波動非常低,但11月下旬以來波動明顯加劇。而這一過程或持續到春節前,將成為一個市場重新選擇方向重要時間窗口。

韓茂華進一步表示,2018年市場環境或類似2013年,而2013年同樣是結構性分化的一年,而當年引領潮流的則是代表新興經濟的創業板。

2018年兩條投資主線

2018年該如何進行佈局?韓茂華直言將從兩條主線來積極佈局。

韓茂華的第一條主線便是他看準的新的核心資產——代表新興經濟的中小創公司。他直言,包括醫藥在內的許多板塊的PE很多回到了2015年的水平,這些公司在2017年底估值跟2015年基本持平,但盈利卻還在增長過程中,目前的白馬藍籌的性價比與中小創公司相比,並沒有諸如2017年初那樣的絕對優勢和吸引力。

韓茂華進一步認為,中小創領域是極具活力的板塊,其中有不少代表新興經濟的行業企業。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將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由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創新在中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定程度上成為中國能否由大國變為強國的關鍵。科技創新、高端製造將成為中國未來的核心資產。創新相關的領域會湧現出非常多的優秀公司,包括5G、人工智能、北斗導航、創新藥等領域可能出現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秀公司。因此,可以判斷中小創板塊的氛圍將隨著優秀企業的崛起而逐步改善,中小市值公司也可能在未來A股市場因為創新驅動而充滿更大的吸引力。

“十九大以後,中國開啟新的發展週期。”韓茂華表示,2018年轉型與創新的共識將被進一步強化,更看好在一些新興領域能茁壯成長的公司,包括創新藥、北斗導航、人工智能等領域。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所在行業方興未艾,已經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有望在未來較短時間內取得突破性成果。過去談到過的高端製造業也繼續看好。

而韓茂華2018年投資的第二條主線則是基於全球經濟復甦去尋找優質標的。市場預期中國經濟增速2018年會略低於2017年,但整體上中國經濟表現較有韌性,與此同時包括美國、歐洲在內全球主要經濟體都走進復甦週期。他表示,實際上,整個世界經濟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經過近10年底部盤整之後,開始重新出現復甦態勢。

“若這一大趨勢可以確立的話,經濟一體化的全球大環境下必然對中國經濟產生一定拉動力。”韓茂華表示,包括對國內進出口等經濟來說將是一個正向刺激。因此,在這個邏輯下可選擇一些週期性品種等,諸如大宗商品、航運、工程機械等。韓茂華直言將“兩條腿走路”把握2018年市場主流行情。

投資中國未來

堅持長期持有

清華大學博士畢業之後,韓茂華就加盟了博時基金,11年間身份逐漸從研究員、投資經理、基金經理變化著,紮實的研究功底和實戰的拼殺經驗讓他逐漸形成自己特有風格。

“買股票就是買‘未來’而不是買‘博弈’。”韓茂華直言。追求整體均衡、做長期投資正是他的風格。他自2013年8月26日起任職博時創業成長混合基金經理以來,任職以來斬獲112.95%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為18.9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漲幅僅為46.46%,足以證明其投資理念的價值。(數據來源:wind,2017.12.31)

韓茂華用2007年和2017年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對比表示,2007年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基本集中在製造業、資源行業、金融業等;而到2017年市值最大公司齊刷刷互聯網公司或者代表高科技的新興產業公司。“可以說,隨著時代變遷不同行業是各領風騷十年,因此任何時候做投資一定要投身於偉大的時代,尋找到屬於那個時代的最有爆發力品種。”他表示,這樣投資從概率上看才能獲得較大收穫,因此他堅定從佈局產業發展大趨勢和大方向去選股。

“我選股沒有獨特的指標,基本上從一個常識角度去選擇,往往符合常識的事物是最靠譜、最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韓茂華表示,“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眼裡都能識別出這是機會的話,那我覺得可能是一個非常好機會,比如人工智能等領域”。但他也強調,新興領域非常多、眼花繚亂,這就需要專業眼光去辨別究竟是兩三年泡沫還是二三十年的大趨勢,並且堅持跟蹤下去,隨時準備進行調整。

和多數人的投資思路不太一樣,韓茂華會審慎地看待行業或者個股,不急於落子。一旦落子,通常都會長期持有,大部分重倉股持時間要以年來計算。比如說他曾經在2013年底重倉持有一隻創業板股票,一直持有四年間主營收入增長10倍、利潤增長15倍、市值增長10倍。

韓茂華的堅守還體現在結構分化的2017年。“雖然部分藍籌等飆升但是我基本沒有配置,因為和我的投資邏輯不吻合。”他表示,要投資的中國的未來是追求新興產業,而不是一些垂垂老矣的領域。此外,他表示,由於投資總是面臨不確定性,所以即使會有側重,也要避免在單一領域下注過重,這樣才能避免組合大起大落。

正如韓茂華展望2018年市場時候談到,代表未來的中小創品種估值相對於藍籌品種來說吸引力逐漸增強,而他即將管理的博時創新驅動將積極佈局新的核心資產,跟隨新核心資產一起成長,分享成長過程中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