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禁養令」新變化,2大原則農民朋友要注意,否則還是要拆除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理念也正提高著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而且國家也做出了相關的政策,比如遷移或關閉高汙染的生產企業,大力封山造林,目的就是為了還大家一個青山和綠水。在人人參與環保環境這個大責任的時候,農村的“禁養令”引起大家關注。因為有關專家表示:養殖容易給周圍的水環境造成汙染。

的確,曾經的農村,甚至是現在還有大量的農村是沒有專門的垃圾堆放點的。各家各戶都是把自家的垃圾塑料等堆積到村口,河邊等。長年累月的垃圾甚至填平了一個個深坑,垃圾的周圍水汙染了,開始長滿了各種雜草。一到夏天垃圾堆蒼蠅滿天飛,難聞的氣味隔著老遠就能聞到。對此,國家也開始了積極的整頓,給各個村莊安置垃圾堆放點,安排人定期進行垃圾清運。並且還對農村的旱廁進行改造工程,目的就是為了改善農村的居住環境。

而在農村的環境改善工程中,農村的畜牧養殖卻成為了其中的一個替罪羊,被定性為汙染源。所以一些地方被下令設置了禁養區,甚至很多農村養殖戶原來的豬圈等圈舍都面臨著拆除的地步。為什麼會這樣嚴格?據相關專家的解釋就是因為在養殖牲畜的過程中,牲畜每天產生的糞便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是造成農村水汙染的主要源頭,甚至也直接對土地的土壤酸鹼度平衡造成了破壞,所以才會出現糞便堆積的地方寸草不生和農村臭水溝的出現。

對於此類問題,近日,國家就明確提出,在開展“禁養”政策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不該禁養的不能禁,防止盲目擴大禁養範圍;該禁的要堅決禁,但要給予合理補償。”這兩大原則,在禁養區的建立中,需要科學的進行劃定,同時不能盲目的擴大禁養範圍,為實事求是的開展禁養工作,保障農民朋友的基本權益;而對必須要拆除的養殖場,也需要給予合理的補貼,保障其基本合法權益,同時還將會引導農村養殖戶積極轉型,改變原有的養殖模式,朝著綠色環保方向發展!而隨著這些政策的不斷開展,未來這兩類養殖場將會被拆除!

農村“禁養令”新變化,2大原則農民朋友要注意,否則還是要拆除

禁養農民面臨的三大壓力

1.生活壓力,為什麼說禁止養殖,生活就會有壓力,因為大多數農民都是靠著養殖過日子,不僅僅能靠養殖賺錢,而且賣不出去也可以自己吃,但是如果突然一禁止,那麼農民的生活問題也會很難處理,因為就相當於失業,根本無從緩衝,那麼自然而然生活壓力就會大。

2.心理壓力,對於禁止養殖,很多專家舉著雙手贊同,但農民其實心裡面也很苦惱,對於自己養了一輩子的養殖,說禁止就禁止也很難以接受,難免心理上不平衡,很多農民都在想,那麼城市上面那麼多養殖的不禁,偏偏要禁止農村,所以很多農民心裡是過不去的,心理壓力就會很大。

3.經濟壓力,有的農村家庭,沒辦法出去工作,一是沒有技能,二是沒認識的人在外面,所以只能在農村靠著養殖,來維持家庭的經濟水平,但是如果禁止養殖,自己家庭經濟就會出現困難,對於這些農民來講,那完全是噩耗。所以很多農民的經濟壓力也會拉大。

1、農村汙染環境的養殖戶:隨著農村各項產業的發展,農村也增大了許多的養殖場,這些養殖場有一些是獲得政府的審批,而有一些則是屬於農民朋友擅自修建的,在國家“禁養令”之下,已經獲得審批但是導致環境汙染的養殖場將會要求進行整治整改,對不予整改或者不能整改的予以拆除處理,未獲得相關單位審批的養殖場,一律將會拆除整治!

2、禁養區內的養殖戶:目前各地農村紛紛將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需要加強環境保護的區域設置成為了禁養區,而在這些區域之內的養殖場都將會進行拆除、搬遷整治!

關於農村“禁養令”帶來一些列問題,不知道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對“禁養令”如何看待呢?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水勿憂----讓畜禽喝上潔淨的水!

水勿憂----讓飲水管線不再添堵!

水勿憂----讓腸道疾病不再困擾!

高科技新產品---水勿憂,集清洗水線、飲水消毒、調理腸道、改善水質、清除毒素!五效合一!高效、廣譜、無刺激、無殘留,可帶動物使用,使用方便,效果突出!諮詢請加微信:chenhequan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