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真的从秦朝用到今天吗?

忘忧清乐阁主


先明确的回答题主,都江堰确实是从秦朝到今天一直在发挥着作用,而且今天仍然在使用,换个说法就是,现在的人们依然在享受着几千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恩泽。笔者实地探访了都江堰,接下来咱更深入的聊聊这个千年前的工程及它背后的故事,老样子,下面会发送一些笔者实拍的都江堰照片给各位上眼。

在都江堰出现之前的年景,古代蜀地(现今的成都平原)非涝即旱,有“泽国”和“赤盆”之称,每每夏日之时,就是洪涝来临之日。终于时光流转到了战国时代,在古蜀之地上诞生了一个叫做李冰的人,他日后成为了蜀郡太守,在走马上任后,发现这里的百姓的常年受到来自岷江水的困扰,人不能定居,田不能安心耕种,李冰经过实地科学的调查,决心倾尽毕生之力修建都江堰以根除岷江水患。让治下的百姓的安居乐业。

于是李冰亲自确定都江堰的宏伟工程的设计计划:先是废除了以前错误开凿的引水口,重新科学的在四川灌县玉垒山处设计行的引水口,并且开创性的采用分水鱼嘴外流内灌的方法,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也没有什么大型工程机械,只能靠双手蚂蚁搬家似的一点一点的建造,仅仅是开凿“宝瓶口”就用了八年的时间,李冰的愚公移山之志向不由的让人唏嘘不已。

(这个是笔者实拍的都江堰鱼嘴)

(这个是飞沙堰)

(此为宝瓶口,现在犹存)

最终,都江堰在李冰父子二人和百姓的齐心合力下终于成功建造,它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史上用人力战胜自然的一个丰碑。自此,成都平原开启了古蜀华章,成为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府之国”的新篇章。


(谢谢各位观看)


老猪的碎碎念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平原西的岷江上(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迄今为止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

都江堰机构图


大体而言,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分水鱼嘴建立在岷江中,强行将水分为两路:一路顺江而下,另一路则被迫流入宝瓶口,形成了“四六分水”的结构。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所以当枯水季节水位较低的时候,大部分江水会流入河床比较低的内江,可以保证成都平原的水源;而当洪水来临时,水位升高又会从江面较宽的外江被排走。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秦始皇的太爷爷秦昭襄王时期,由蜀郡太守李冰主持设计建造并开始发挥作用的都江堰,至今仍然在被使用并且发挥着作用。从公元前256年到今年,近两千三百多年过去了,郑国渠早已废弃、秦长城早已消失、隋唐大运河也基本失去了航运价值,只有都江堰至今仍然矗立在滔滔岷江水之中,守护着成都平原的平安,见证了两千年帝国的纷烟和繁华。

都江堰风景


当然,都江堰能够经历两千年沧桑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泽被天府之国,离不开历代政府、父母官、技术人员和百姓对其长期维护和管理。都江堰早已不完全是秦代的原貌,而是经历了历代的修缮和改造,但基本设计结构仍然保持着李冰父子的构想。



在岷江中发现的汉代所铸李冰像


元朝时,四川肃政廉访使吉当普第一次引入了铁石结构对都江堰加以改造,用锚铁浆砌条石结构代替了行用千年的竹笼鹅卵石结构,是都江堰历史上的重大革新。针对经常崩塌的水岸,还细密堆筑了江石,首次铸造了重达一万六千斤的铁龟代替鱼嘴,大大提高了都江堰的坚固程度。


明清两朝,政府先后四次采用铁石结构大修都江堰枢纽。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水利佥事施千祥用浆砌条石灌注铁水固定的方法重修了都江堰,并用生铁七万斤铸造了铁牛鱼嘴。光绪三年(1877年),当时的四川总督丁宝桢又以铁石结构改造了都江堰体和堤坝。


直到民国年间,四川省水利局长张沅主持都江堰大修,重新设计鱼嘴,采用混凝土技术和巨形条石构筑,奠定了现代鱼嘴的基础。建国之后,都江堰工程的各个关键部位又以混凝土加以加固和保护,原有的自动分水系统也被人工控制的水闸所代替。都江堰在现代工程技术改造下,仍然矗立在岷江上,守护着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


参考文献

江晓原:《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历史研习社


谢谢邀请。因为小编去过都江堰,也看过上面的历史变迁图,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感谢品读。(图片都是自己拍的)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灌溉区域已达40余县。


历史变迁:

1、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

2、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

3、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

4、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5、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

7、1941年,黄炎培到都江堰选定城东郊丰都庙为校址。

8、1942年清明节,四川省政府及灌区14县官员齐集都江堰举行开水典礼,典礼由当时正住在灌县的。

9、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四川,入川后贺龙司令员指出,要先抢修都江堰,把已延误的岁修时间抢回来。

10、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

从历史上看,都是要用上代,并在修缮的,但是两千年前,那时都是用火烧岩石,在用水冷却,靠着热胀冷缩开凿岩石,难度工作量可想而知。

现在的主体工程都是近代修缮的,但是其中运用的原理却是古人的智慧。

最后,都江堰是值得一去的的景点,空气好,风景美观。附上图几张(自己拍的,别见怪)


熊猫赛事


得益于科学合理的设计,都江堰的确使用了2千多年,从秦朝一直用到今天,最主要的是都江堰解决了淤坝这一世界难题,所以能至今仍然能使用,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秦朝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我们现在由衷地赞叹古人的智慧,在技术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发挥聪敏才智创造了中国工程史上的奇迹。


浩荡扬子江


都江堰是全世界现存的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而且的确是一直从战国时期一直沿用到今天。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带领百姓修建的,时间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其实每一样东西都有用旧、用坏的问题,水利工程也一样。而且河水都多多少少携带泥沙,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淤积,造成水利工程荒废,而且受战乱、河水流量变化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破坏了、冲毁了都是有可能的,这就需要后世在使用中的不断维护、修复,在与都江堰同时期的水利工程中,都江堰的维修维护无疑是做的最好的,所以也一直在发挥效用,沿用至今。

都江堰是无坝引水工程,维修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自然条件好,灌溉面积大,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一直是“天府之国”,农业生产发达而且重要,历代王朝都很重视。实际上,在古代,都江堰采用的是竹笼结构的堰体,在岷江急流冲击之下并不稳固,而且内江河道尽管有排沙机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积,因此需要定期对都江堰进行整修,以使其有效运作。所以自秦朝修好以后,几乎历代对都江堰都有维护,东汉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椽”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时诸葛亮更是将都江堰视为国家命脉,专门设置官,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这在郦道元《水经注》中都有记载。此后各朝,都以堰首所在地的县令为都江堰主管。到宋朝时,订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农闲时断流岁修的制度,称为“穿淘”。岁修时修整堰体,深淘河道。淘滩深度以挖到埋设在滩底的石马为准,堰体高度以与对岸岩壁上的水则相齐为准。明代以卧铁代替石马作为淘滩深度的标志,现存三根一丈长的卧铁,位于宝瓶口的左岸边,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1927年。当年四川刚刚解放,贺龙总司令就从军费中拨出专款,下令抢修都江堰。这种连年的维护维修,也是都江堰在两千多年中能一直发挥效应的主要原因。

其实跟都江堰同时的,还有关中平原的郑国渠、漳河上的西门豹渠、淮河流域的芍陂,这四个被成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然而除都江堰外,其他三处很早就被废弃了。郑国渠因为河水含沙量大,淤积快,大约存在了一百多年,但后世不断在其附近开辟新渠,也算是一种延续吧。魏国的西门豹渠(一说为史起所开)后代也有维修重修,曹操还有增建,但隋初邺都被废弃后,就渐渐不那么受重视了,灌溉区域越来越小。芍陂是楚国孙叔敖所创建,也曾促使楚国强大,并迁都于此,芍陂用了四五百年就几乎荒废,直到东汉王景让他重获生机,后来,曹操也曾多次下令修治,唐、宋也都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整修,但明清时期修治较少,灌溉面积也大大减少,基本废弃,直到建国后修建淠史杭灌区,才使芍陂重获生机。


作家桑妮


都江堰修造的标志是修灌口,至今都说都江堰是秦太守李冰所为,其实际是怎样的呢?典籍记载“李冰作堋“。未一字提及开凿宝瓶口,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也就是说开凿灌口成堰是秦之前的事,李冰作堋是对分水鱼嘴(堋)进行造作,鱼嘴实际上是江中的一个自然长形沙丘,李冰壅江作堋,即对鱼嘴进行改造,形成稳固的堋口分水,形成了今天所见堰的格局。那么,是谁开凿宝瓶口呢?自然是蜀人了,这个人便是杜宇(望帝)的臣子鳖,因其开凿玉磊之功,杜宇让位于鳖,称丛帝,这应该是在夏朝发生事。


巴人30


是都江堰建于秦昭王未年约公元前256年到251年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份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灌区现己达30余县市,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现在四川的AAAAA级风景名胜区。


董泽军yoga


我有幸去过一次都江堰,印象非常深刻,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折服。都江堰景区景色宜人、古色清幽、遗迹众多,值得一看。

都江堰确实是从秦国用到现在的,是秦国而不是秦朝,秦朝是公元前221年建立的,而都江堰是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是秦昭王时期。从那时起,都江堰就造就了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那么为什都江堰一直能用到今天呢?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设计原理(核心部分就在下图),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简述如下: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及核心组成为三部分:分流的鱼嘴、泄洪排沙的飞沙堰、控制水量的宝瓶口。如下图

鱼嘴将岷江一分为二,内江的水通过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从图可以看出内江窄,外江宽,并且内江深,这样丰水期时,大部分水流向了外江就减少了洪水灾害。枯水期时,江面变窄,但内江深,大部分水流向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需要。

内江不是直线二是有个弯道,内江水流又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离心力,会将大量的泥沙通过飞沙堰抛向外江(上图内江左边口就是飞沙堰),在洪水泛滥时,大量的洪水又通过飞沙堰流向了外江,这样飞沙堰又起到了泄洪作用。

宝瓶口很窄,它主要是为了控制流量,不让过多的水进入,保证了成都平原不会发生洪涝灾害。


历史小跟班


据了解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
初建于秦昭王末约公元256~前251,是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小蠡同学


我都江堰人。其实说那么清楚时间什么的也没多少人知道历史。简单说,著名的事件大秦统一天下,刘邦打天下等,古代四川是大粮仓。能够在古代叫大粮仓全靠天公和地理环境。这就应该知道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