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和管理注意事項,以及提高茄子成果率的技術

茄子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和管理注意事項,以及提高茄子成果率的技術

1、品種選擇

春季氣溫較低,因此要選擇耐低溫的品種,同時結合商丘地區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及消費習慣,選擇抗病、優質、高產、商品性好的品種,適宜的品種有天津快圓、濟雜長茄等。

2、播種育苗

①浸種催芽 育苗階段正值嚴寒季節,需要在溫室中育苗。為減少黃萎病的發生,保證出苗質量,可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15~20 min後用清水沖洗1~2次。茄子種皮厚、硬,外面包裹一層膠質,透水性差,發芽困難,為保證出苗齊全,將處理過的種子用溼紗布包好,放入催芽箱中,於 30℃保持12 h,後降溫至20~25℃保持12 h,如此交替,5~7天出芽。當2/3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②苗床準備 育苗土要保水保肥、透氣性好,可按5份草炭、4份腐熟有機質、1份細砂土配製。為防治土傳病害發生,可在育苗土中加入1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 g/m3進行消毒。

③適時播種 選擇晴天上午播種,每穴1粒,根尖向下。播種後覆蓋1 cm左右厚度的營養土,將育苗盤在水中浸透。在溫室內架設小拱棚,將育苗盤整齊擺放在多菌靈消過毒的小拱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8~20℃,空氣相對溼度75%左右。

3、苗期管理

①溫度管理 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7~19℃。當白天溫度高於28℃時,打開頂部通風口適當放風,降溫至20℃時停止放風。2葉1心時茄子花芽分化,此時若遭遇低溫會造成花芽分化遲緩,為此應保持棚內白天溫度26~28℃,夜間18~20℃,到4葉1心時分化結束,此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 17~19℃。

②光照管理 充足的光照不僅能夠促使幼苗發育健壯,而且能夠促進幼苗提前開花,因此,在幼苗期要適當增加光照,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保溫被早揭晚蓋。

③肥水管理 澆水原則是苗土見幹見溼,小水勤澆,不澆大水,以防進一步降低地溫,影響秧苗正常生長。此期一般不需施肥,必要時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混合液。

④煉苗 定植前10天進行低溫煉苗,可白天加大通風量,將溫度控制在18~20℃,夜間減少覆蓋物,將溫度控制在13~14℃。定植前3天,去除覆蓋物,晝夜通風,通過創造近似於定植後的環境來提高秧苗適應能力,同時澆水確保定植時不散坨。

4、定植

①整地施肥 定植前10~15天整地施肥,每667 m3施用三元複合肥100 kg,充分腐熟的雞糞7000 kg。施肥後深翻,旋耕深度25~30 cm。機械開溝作畦,畦寬1.1~1.2 m、高25 cm,鋪設滴灌,避免大水降低土溫,覆黑膜,提高地溫4~5℃。

②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總產的關鍵措施之一。要選擇在無風的晴天上午進行定植。將幼苗從穴盤中取出後迅速栽入畦中,以減少低溫對根系的傷害,避免早春大風致使秧苗萎蔫。定植時要適當淺栽,覆土不能過厚,以稍微高出育苗土為準,這樣利於幼苗髮根。定植後及時澆水,利於緩苗,一般定植後7天左右可緩苗。

5、田間管理

①花前管理 重點是促進植株健壯,為後期豐產打基礎。在緩苗後可通過劃鋤、減少澆水、中耕進行蹲苗,使根系健壯,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②花果期管理 從開花到坐果為花果期,此時管理的重點是由促轉控,以控為主,通過控制肥水用量,促進開花坐果。此期如果秧苗未表現缺素症狀,可不施肥;如果土壤不幹燥,儘量不澆水,以免落花落果。適時科學地進行植株調整,不僅是避免植株鬱閉、平衡植株營養、防止病害發生的必要措施,還是茄子獲得優質高產的有效手段。商丘露地春茄子整枝方法為,在花期去掉第1花穗下面的無用側枝,減少養分消耗;門茄膨大後進行雙稈整枝,對茄膨大後將雙稈營養枝打頂;對茄採摘後剪掉對茄結果枝,每稈以萌發的2條健壯側枝開花結果為主,依次類推。這種整枝方法可以有效調節植株高度、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發生、促進優質高產。

③結果期管理 從果實坐住到採收為結果期,此期的管理重點是促進果實膨大、轉色,防裂果、防植株早衰,為此,應加強肥水管理。當茄子果實核桃大小時開始追肥,可用富鉀三元複合肥20 kg/667 m2隨水衝施。結果期茄子需水旺盛,應加強水分管理,確保土壤長溼不幹。

門茄採收早晚對早春露地茄子產量高低影響較大,早收能夠有效提高產量,可在門茄坐住後16~20天進行採收。採收後,茄子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進程加快,進入結果盛期。門茄採收後,對茄開始膨大,此時可用硫酸鉀20 kg/667 m2隨水衝施,促進對茄快速生長。對茄採收後,四面鬥茄開始膨大,此時應將富鉀肥料改為三元複合肥(15∶15∶15),防止植株早衰,促進結果,有效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平衡。

6、病蟲害防治

茄子病害主要有褐紋病、黃萎病、青枯病、灰黴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等。

褐紋病發病前可用75%達科寧(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發病初期可用10%世高(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 500~2 000倍液噴霧,3~5天1次,連續2~3次。黃萎病一般在門茄坐果後開始發生,可用2.5%適樂時(咯菌腈)懸浮劑2 000倍液灌根,每株用量約100 mL。早疫病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發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7天1次,連續2~3次。青枯病的發病條件是高溫高溼,土溫高於25℃時發病嚴重,發病初期可用40%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2 000倍液或86.2%氧化亞銅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噴淋根部,每株約500 mL藥液,10天1次,連續3~4次。灰黴病主要為害葉片、果實,發病初期可用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3~5天1次,連續2~3次。

紅蜘蛛為害葉片嚴重,應在點片發生階段防治,可用73%克蟎特乳油1 2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防治可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 g對水45 kg噴霧防治,3~5天1次,連續2~3次。

7、採收

一般茄子開花25天后採收,此時茄眼即茄果萼片與果實相接處白色或淡綠色部分逐漸消失[7]。

8、小結

溫室育苗大大縮短了早春露地茄子生育期,有效避開低溫;通過合理密植、雙稈整枝及不斷剪枝換頭,大幅提高產量。

提高茄子成果率的技術!

茄子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和管理注意事項,以及提高茄子成果率的技術

一、首先得了解茄子的生物學特徵

茄子的根系很發達,育苗移栽後主要根系分佈在30釐米以內;茄樹葉柄長、葉身大,容易招風倒伏,因而栽培時需要培土。茄子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白天適宜25℃~28℃,夜間為17℃~20℃。低於17℃生長就會減緩,甚至落花,再低就會出現凍害;但耐熱能力較強,即使35℃一40℃高溫也能存活,不過發育會受損。茄子要求強光,最好露天種植,如果在大棚裡種植,得注意光照。茄子耐肥,得及時補充氮、磷、鉀肥。

二、其次得了解品種

目前種植較多的品種有長茄、卵茄、圓茄等。長茄大多早熟或中熟,皮薄肉嫩,重0.5公斤左右;有寧波條茄、杭州紅茄、蘇州牛角茄、南京紫麵條茄、蘇崎茄等。因上市較早,因而價格較貴,可獲較好收益。卵茄也大多早熟,果實為卵形至長卵形;有南京電燈泡茄、上海牛奶茄等。圓茄多為晚熟種,如南京紫圓茄、徐州圓茄、北京大圓茄等。

三、再其次得注意栽培時間和密度

茄子的栽培時間既要考慮地方季節和溫度情況,還得考慮市場情況。比如長江下游地區多要求茄子早熟,得育大苗。茄子植株高大,葉大而茂盛,株間容易鬱閉,因而密度大致為:行距50釐米、株距40釐米~50釐米,這樣每畝可栽3000株左右。

四、同時還得加強田間管理

這包括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茄子定植後要早鬆土、勤鬆土、早追肥。開始掛果時追肥一次,第一層果實採收後施一次重肥,以供旺果期的需要。梅雨季節適量排水,以免土壤板結,更得防止植株倒伏。因為春季夜間溫度偏低、光照不足,茄子會有落花落果現象,可以用40ppm的水溶性防落素噴花。茄子的病蟲害主要有綿疫病、褐紋病、青枯病、蚜蟲、紅蜘蛛等。

綿疫病主要危害果實,發病初期出現水浸狀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為褐色或黃褐色病斑,果實軟腐不可食;褐紋病危害莖葉及果實,病斑後期為灰白色,容易脆易穿孔、腐爛。這種病的防治措施為:對種子、床土進行消毒,實行輪作,及時清溝排漬、剷除雜草,發病時噴灑0.5%波爾多液、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或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每隔7~10天一次,共2~3次。蚜蟲與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劑或50%馬拉硫磷乳油、50%二澳磷乳劑、20%三氯殺蟎醇等藥物噴灑。注意不得使用違禁農藥,以免危害人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