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如果你最近登陸羅永浩的錘子科技論壇

置頂首頁的一條帖子會讓你產生

走錯門兒的感覺

“孟伯伯木器合集”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無論是傳統手工藝,還是現代科技圈

對於工匠精神的推崇

其實很錘科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這位霸屏科技論壇首頁的木匠“孟伯伯”是誰?

他叫孟昭斌,山東人

在青島生活工作

主業是平面設計師

利用業餘時間做一些手工器物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器物表面似風起波瀾的道道刀痕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木盤邊緣未經修飾的自然瘤疤

與銅釘的質樸粗糲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經過改造重煥新生的老鐵勺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隔著屏幕都能聞到果木之香的櫻桃木婉

……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有人在罈子裡打趣地稱他是“孟大爺”

其實孟昭斌很年輕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烙印歲月,質樸實用

孟伯伯手作器物有著的強烈年代感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小時候的孟昭斌便很喜歡做手工

像木劍、積木、機器人等玩具都是自己動手製作的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外加他的舅舅也是位木匠,有自己的木工房

以前家裡請木匠上門打製傢俱、農具、門窗等等畫面

讓其記憶猶新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以前人們做東西捨得花時間,現在不一樣了,所有行業都喜歡‘速成’”

大學畢業後

孟昭斌從事平面設計工作

一次偶然的機會

在朋友那裡隨手製作了件小方碟

也正是這個小方碟

讓他開始喜歡上了手作器物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他當時在做木雕,有一些工具,我就用他的工具做了一個小方碟,做完覺得整個過程很享受,就喜歡上了”

想做一名手藝人或者匠人

遠沒一個個匠心勵志故事裡那樣來的自由灑脫

喜歡手作,如何才能學習精進手藝?

喜歡手作,究竟要製作怎樣的器物?

喜歡手作,但是否能夠以此為業養活自己?

……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喜歡不等於你能去做

擺在孟昭斌“喜歡”面前的問題有很多

這也是困擾很多像他一樣

渴望從事傳統手工藝行業的眾多年輕人共同的問題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需要先填飽肚子

就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用來做手工

兩者互不干擾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沒有時間天天專職學手藝

就自己一件件買工具

向老師同好請教、自學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就做全職匠人或以手作充實生活的選擇上

孟昭斌的看法非常理性

“暫時還沒有全職做的想法,以後不確定,這兩種狀態都可能”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孟昭斌製作了許多造型各異

卻充滿質樸與手作氣息的碗勺、刀叉、托盤

很多器物的設計構思和製作

都是在他拿到材料之後完成的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我比較喜歡先有材料拿在手裡,根據材料去構思做什麼東西

對於一件器物的評判標準

往往要從“美”與“功能”兩方面進行考量

孟昭斌認為

一件好的器物需要在好用的同時兼顧到美

這兩方面同樣重要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而物與物之間的對比

以及人對待物的態度上

他覺得則應懷著“齊一萬物,莫強分別”的心態去看待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齊’,即‘齊一萬物,莫強分別’,源自莊子的《齊物論》,莊子認為世間萬物表面上雖然千差萬別,但歸根結底都是齊一的;另外,我覺得‘齊’這個字也可以理解為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純粹、專注、極致,是我對自己的一個鞭策”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在齊魯大地生長的孟昭斌

把“齊”放到了堂號裡——“齊手作木器”

更放在那顆造物的心上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很多傳統以及帶有時代特徵的元素

離今天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遠

被大家漸漸忘卻

而孟昭斌在造物的同時

喜歡拿起相機去記錄

城市中的老街區、老建築,和那些記錄了時代的文字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以前的街道、建築比現在普遍存在的城市景觀更容易打動我……加之可能是職業病的原因——工作中會經常接觸字體設計,碰到好看的字體就會拍下來,這也是一個積累素材的過程”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對於傳統的記錄與尊重

讓孟昭斌更能發現生活中那些會被輕易錯過的美好

舊物改造

是他對於傳統與美好的回應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舊鐵勺、舊鐵皮

甚至是親戚家準備拿來當劈柴燒的破舊老傢俱

都被他拿來進行改造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使用錘子手機

參加錘科文青背殼保護套設計大賽

把一個手作木器的帖子發到科技論壇上並獲得置頂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孟昭斌是個地道的“錘粉”

他很認同錘科和老羅的“認真與偏執”

但就“手藝人”和“匠人精神”上

卻有自己的堅持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我不敢稱自己為手藝人,‘匠人精神’這幾年都被說濫了,其實仔細看看,真正有‘匠人精神’的人從來都不會去說自己有‘匠人精神’,我理解的‘匠人精神’就是少說話,多做事”

孟昭斌有一件用黃松木、黃銅與丙烯製作的作品

只有一個長有獨角的腦袋

以及沒有四肢的軀幹

被他命名為“獨角獸”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起初設計沒有具體要表達什麼,只是想做一個尖銳、有稜角的形象”

然而這卻在有意無意之間

道出了他所理解匠人精神所應達到的境界

梓慶為鐻般的忘我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以前讀到《莊子》裡面有個小故事,印象很深,叫‘梓慶為鐻’,大意是講有個叫梓慶的人能削木為鐻(古代一種樂器),見到的人都很驚歎,有人就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他回答說我準備做鐻時,從不敢隨便耗費精神,必定齋戒來靜養心思。齋戒三天,不去幻想高官俸祿;齋戒五天,不再心存雜念;齋戒七天,已不為外物所動,彷彿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形體。正當這個時候,我的眼裡已不存在外界的擾亂’”

從孟昭斌身上

你看不到什麼激動人心、跌宕起伏般的勵志故事

更多的是今天有志於傳統的年輕人的實踐與思考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他們現在的作品在大師眼中或許還很“小兒科”

他們現在的想法或許還不很成熟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但在碩果累累之前

誰又能省略掉成長的曲折?

年輕匠人的成長

才是我們捍衛傳統

傳承精神的未來

看一眼就愛上!這個80後用一把木勺俘獲萬千粉絲,全靠認真與偏執

文字為茶邊求原創,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