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商也缺錢了,我們還在傻傻地貸款買房……

房地產商也缺錢了,我們還在傻傻地貸款買房……

最近半年有點窮。如果不是物理的窮,至少也是心理的窮。

有小夥伴跟槓姐說,房租又漲了,就是工資不漲。

還有人反映,今年工作不好找,有工作的也都在加班。

我知道感受最深的是投資者,股民已經被收割得沒脾氣了,現在慌得一批的是買了P2P還沒退出的。

但是今天,槓姐忍不住跟大家聊聊,還有一個從未被打臉,永遠在上漲的行業也缺錢了。如果它也出現下跌,那會是種怎樣的情景呢?沒錯,我說的就是房地產。

房地產缺錢是有數據說話的,今年5月房企共完成融資451.17 億元,這一規模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1.34%,是近一年以來的新低。

同時,房地產企業今年有2000億債務到期,後面的三四季度將迎來還債高峰。

今年以來金融領域一直在去槓桿,所謂槓桿其實就是債務,去槓桿就是把過高的負債降下來。在融資受阻,還債高峰來臨的的時刻,房地產公司也是求生欲極強

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快資金週轉,儘快實現開盤銷售回籠資金。比如碧桂園就提出:全線撤出無法實現快週轉的合作項目,不惜一切代價加快週轉,推進“456”。

所謂“456”,就是拿地後4個月內開盤,5個月資金為正,6個月將回籠資金投到新項目。

在這樣激進的措施下,碧桂園漳州御江府開誓師大會,要集體喝雞血打氣。

7月12日,杭州蕭山碧桂園前宸府項目發生傾斜,水泥樁大幅歪倒,基坑還造成附近路面的大規模坍塌。

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被叫停,現在的說法是因城施政,委婉一下怕的也是市場信心的崩壞。

但不論如何,房地產的春天也將過去,尤其是槓姐反覆提醒小心的“老家房產”

房地產商也缺錢了,我們還在傻傻地貸款買房……

  • 那房地產商缺錢了房價會降嗎?

短期看他們要做的就是在還款期限內儘快地高價賣出房子,回收資金繼續開發新項目續命。

說白了降槓桿就是轉移槓桿,房地產企業把高企的債務轉嫁到購房者身上,從企業債務變成居民債務

近期宏觀數據也說明了居民房貸負擔過高帶來的影響,消費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大幅下滑。

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房價下跌會怎麼樣呢?

虧點錢把房子賣掉唄。

這麼想就天真了,雖然很多沒房的人盼著房價下跌,自己就買得起房。但事實上房子向來是買漲不買跌的。一旦樓市泡沫破滅,有多少套房沒有用,考驗的是有多少現金,是否能還款。

房價下跌的時候往往也是經濟下行週期,會伴隨著失業降薪,這個時候到處都缺錢,在以前看來妥妥可以還上的房貸,也變得格外艱難起來。

大不了還不起貸款,房子被銀行收回,又變回無房一族唄。

這麼想還是太天真。要知道香港、日本樓市泡沫破滅引發負資產者燒炭自殺,可不是因為僅僅沒了房子。

房貸合同上清楚地寫著,如果抵押物價格下降,銀行有權利要求補充抵押物。

舉個例子:

1997年A先生買了一套價值126萬的房子,從銀行貸款96萬,到2003年房子市值只有70萬元。銀行要求A先生補充價值26萬抵押物,A先生拿不出同等現金或資產。銀行把房子收走拍賣,通常法拍房價格比市場價低,只拍出60萬元。最後A先生不僅失去房子,還倒欠銀行三十萬元。

銀行借錢給我們買房,本質上是一筆債務關係。要保證借貸資產的安全,當房價跌破了貸款額的時候,銀行的資產就不安全了,會要求補充抵押物。

所以,抵押貸款買房和大股東質押股票融資是一個意思,當抵押資產跌破平倉價時,融資方有權要求補充質押。補不上來理論上就有可能被強平,

結果是不僅失去房子,還倒欠銀行的錢

說這麼多,槓姐不是嚇唬大家樓市會跌,畢竟這麼多年唱空的人都被啪啪打臉了。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旦房價大幅下跌,引發的風險有多麼可怕。

尤其對於高比例借貸買房的人來說,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風險邊界。對那些未來價值存疑的房子,更不要貸款追高

畢竟在金融去槓桿的大環境下,自己拼命加槓桿要格外小心。

槓姐語錄:2018年註定雷聲滾滾,要避開高槓杆行業股票和債券,最好也讓家庭槓桿降一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