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和张涵予演的宋江哪个更贴近原著?二人的宋江各有什么特点?

翅膀332






答:金圣叹评《水浒》,狂叹一百零八好汉就有一百零八种面孔。

这个赞誉其实太过了。

一百零八好汉中,有很多是单纯为了凑数而凑数的。

比如,我举几个存在感极低的:马麟、孟康、侯健、陶宗旺、王定六、郁保四。

这几个,除了在书里留了个名字,基本没有谁会记得他们是在哪一回书出场,也说不清楚在他们身上发生过什么事。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水浒》这部书的膜拜。

因为,尽管《水浒》对这些无关大旨的阿猫阿狗只是一笔带过,但却浓墨重彩地塑造出了许多光彩照人的英雄好汉形象。

如武松,如鲁智深,如林冲,如杨志,如李逵,如宋江,如吴用。

拍电视剧也一样,只要精心打造好武松、鲁智深、林冲、杨志、李逵、宋江、吴用等主要人物形象,就会成为优秀,乃至经典,那些龙套、那些路人甲乙丙丁的演出,并不会太多地影响到作品的得分,毕竟,观众的注意点在彼不在此。

从这一点上说,李雪健版《水浒》做得比张涵予版《水浒》好。

李雪健版《水浒》的武松、鲁智深、林冲、杨志等等角色的表演,都非常到位,可谓形神兼具、栩栩如生,与原著里写的、读者想象到的,都合节合拍、丝丝入扣。

相比之下,张涵予版《水浒》对武松、鲁智深、林冲、杨志这几个人物的塑造,只是徒有其形(陈龙饰演的武松,身板瘦弱,连形都不具),空乏其神。晋松饰演的鲁智深,一天到晚只会打呵呵;胡东饰演的林冲,木讷、刻板,完全没有书里写的沉猜、狠忍。

所以,放李雪健版《水浒》和张涵予版《水浒》一起比较,大家的印象里,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李雪健版《水浒》要好。

这,也可能是一种情怀,一种新酿不敌陈酒的情怀。

但客观地说,李雪健版《水浒》的好,只是好在开头,好在武松、鲁智深、林冲、杨志这几个角色的塑造,后面大量角色的处理是失败的,戏份也改得乱七八糟,说是糟蹋名著也不过分。

张涵予版《水浒》对原著的尊重和贴近到了什么地步了呢?

象“李逵杀沧州小衙内”这种残暴、血腥的情节,李雪健版《水浒》根本就不敢涉及,但张涵予版《水浒》照样保留——虽说把故意斩杀改成了失手坠崖,但还是保留了。

除了故事情节与原著接近,张涵予版《水浒》里宋江、吴用这两个角色的表演和诠释也非常出彩。

李宗瀚饰演的吴用,风神俊秀,气度不凡,这时就不展开说了。

张涵予饰演的宋江,举手抬足自带豪杰气,说话行事彰显大哥范。

看到这样的宋江,观众自然会信服这是一个领袖群伦、聚啸山林的带头大哥!

反观李雪健饰演的宋江,形象猥琐,说话唯唯诺诺,半天放不出个屁,既象个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又象个苦大仇深又不敢申诉的软脚蟹、鼻涕虫——如果宋江真是这样的宋江,很难理解他怎么会获得如此众多江湖好汉的敬仰,根本解释不了啊。

最后,我郑重说一下,两版的李逵都是败笔。

张涵予版《水浒》的李逵,胖嘟嘟,圆滚滚,傻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涡!

李雪健版《水浒》的李逵,我查了一下,是一个叫赵小锐的人饰演的。

赵小锐五官长相虽然略显粗犷,但人长得如同他的名字,又“小”又“锐”,脑袋特别小,适合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的“小头爸爸”,和武松、鲁智深等扮演者站一起,明显小了一号,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长相就算了,这赵小锐的演技又特别浮夸。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李逵背母”那一场戏。

李逵母亲口渴,李逵于是放下母亲,自己去找水。

下面,我们来看赵小锐浮夸的表演——李逵到了山涧边,双手捧起水,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好一阵狂送。自己喝足了,又弯下腰,双手捧了涧水往回走,没走几步,水就从指间掌缝里漏光了——镜头推近,先是手,然后是赵小锐的小脑袋,只见他甩了甩,叹了一句,又重新回头到涧边捧水,如是者再三……

我咧个娘,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拍这种污智商、污眼睛,浪费影视内存的东西出来嘛。

还有,在梁山演武场上,李逵和士兵一起,象现在学校学生做课间操一样,在练武,胯下偷偷挂了一个酒葫芦,时不时掏出来偷喝两口,做个鬼脸,真恶心到了我!

后面,“燕青打擂”段落里,剧组又自作聪明安排了方腊阵营的庞万春、庞秋霞兄弟前来打擂,还无中生有地设计了许多“李逵撩妹”的小细节,让人不忍直视。


覃仕勇说史



宋江在一百单八将里位列“天魁星”,在小说和电视剧里是结构的“纲”、全部人物中的枢纽人物,通过这个人物带出全篇主题的“文眼”。选择李雪健演宋江,既是大众视觉传媒追求明星效应的主观考虑,又是演员与角色吻合的客观要求。

宋江是猥鄙小吏,其貌不扬,宋江又是乱世枭雄,统率群豪,深谙权术,李雪健舞台和人生经验丰富,类似鲍国安之于曹操,演起宋江来驾轻就熟。李雪健为宋公明设计的将军肚、八字步,带泪眼、贱兮兮,黑铁脸、作威福,颇招来了一群无知者的诟病——这么矮化宋江,做大哥怎么能令人心服呢?恰恰的,宋江得人心就在于他有这些本事或特点。



将军肚,将帅相也;八字步,文墨相也,两者都是迥然于、高乎于梁山一众大老粗的特征;带泪眼、贱兮兮,人性化、亲和力、重人情的孟尝与伯乐相也,不见他相送武松、山冈上久久不去的孤单身影?重感情、讲义气、通人情、懂社交,善于发现、赏识和笼络人才,这是他在社会上能吃得开的资本,也是他使壮士归心的头号条件。

黑铁脸、作威福,这更是镇慑群雄、驾驭部众的必要手腕。若无对李逵的又拉又吓、又骗又哄,扶植起自己的嫡系——“家生的孩儿”,建立基本队伍;若无对晁盖全心全意奉承,在他死后又如丧考妣般“哭得发昏”;没有对阮氏兄弟等桀骜不驯的石碣村山头“最早造反”的首义头领一再安抚和拉拢,没有对大英雄大豪杰、以武功论的“水浒第一好汉”卢俊义一再逊让,对李逵、武松、吴用等人递来的椅子顺水推舟,头把交椅他能坐上吗?能坐得稳吗?又安能屈一大批强悍不羁的绿林豪客一切行动听指挥呢?



五大主演中“宋江”李雪健不需多言,他一直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他在剧中但有上命就把屁股撅得老高。这一点总是被一些观众所诟病,认为这个宋江太窝囊,不像个大丈夫。其实李雪健的表演是不赖的,深合原著形象精髓!宋江这样的小吏,如同刘邦,见多识广,性情圆滑,有底层经验,对江湖上的事情明明白白,对基层政府的运作清清楚楚,知道如何瞒上欺下,如何结交三教九流,他虽然有权谋,却是一心要为梁山弟兄谋个出路。

宋江就是那样一个人,李老师把他演活了,让人一看就烦,说明他的出演是成功的.细看水浒,一群英雄好汉打下的基业,被宋江全部断送了。108人的大聚义,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可是宋江念念不忘的是招安,投降,毛主席评得好,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投降之后是打同样的起义军的方腊,最后多少英雄死在打方之阵。


而到了最后,明明已经看出朝廷和皇帝的不好,都已经毒酒到口了,还想着要把一个赤胆忠心的李逵也一起毒死,只不过是怕李为自己报仇,坏了一世什么名。所以总的来说宋江是个让人讨厌让人烦的人,如果把他演成个英雄豪杰或是什么也不是的人,那就是演员的不成功,而李雪健的表演,刻画出一个活脱脱的宋江,是极大的成功。


宋江始终认为占山为王不是终生职业,这是他和晁盖集团的本质分歧,也是他和铁牛不可调和之矛盾。在皇上和高官面前唯唯诺诺,正见得他用心良苦,为了兄弟们的善终而不惜委屈自己。 原著中宋江就是那么一个靠舍得仗义掏钱赢得江湖大名,而又死忠朝廷、最后执意把梁山队伍带上不归路的黑矮汉子!鲍国安版和新版豪气太重,更象是一个起于草莽间、日后必成大气的刘裕式枭雄;网上有人评论得好:看完鲍版和新版,根本不会想到后来宋能玩了命的要招安!


李雪健的表演,张绍林的调度都很有分寸,不瘟不火,是将宋江形象具象化的极大成功。

  

在剧情结构上,电视剧以宋江为主线,基本展示了梁山起义从举起到壮大、到毁灭的完整过程,“前宋江时期”、“宋江期”、“宋江后期”三大块,眉目清晰;气氛酿造上,导演手法朴素,表演平实,美工和道具重考证而富于质感,传达出浓厚的宋代庶民与江湖社会生活气息。这种气氛适于表现宋代商品经济较为活跃的时代条件下,下层平民的真实生活,也适当表现出了鱼龙江湖的梁山好汉们蓬勃的朝气。这是本片总体把握上的成功。

  


部分普通观众批评电视剧后半部宋江没有人心,梁山群雄下场太惨,气氛太悲郁,导演对梁山太狠,这是没有看到宋江驱众兄弟入方腊战争虎口的痛苦和心疼,也没有领会导演的警世苦心。

宋江最后喝了毒酒,心灰意冷伤心到了极点,还念念不忘手下的兄弟可能造反,于是乎把“铁牛”——最爱自己最忠诚于自己的兄弟给一块毒死了,让他作了自己的殉葬。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竟为了自己的声誉不惜牺牲别人。也许有人说他是为了梁山好汉的名誉,可是想想自始至终做着“封妻荫子”、“流芳百世”美梦的不都是他一个人么?其余人不都是只想啸聚山林,快快活活么?面对反对的呼声,宋江只说这一句“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对比鲜明的是铁牛知道真相之后流着泪说:“死也要作哥哥身边的小鬼。”多么质朴而单纯的人啊!不知宋江的“义”字到哪里去了?他只是把手下的兄弟当作自己的跳板。他无权决定别人的志向,别人的生死,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从自己的信仰出发所做的。


这是施耐庵专门设计出的细节,以此对宋江进行讥讽和贬斥。通观全书,施耐庵尽是对宋江的赞美之词,找不到一句明显的贬斥之语,但作者非常客观地把宋江的所作所为描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判别他人品的高下,这样处理,其实施耐庵的褒贬已在其中了。作者对宋江的态度是:明褒暗贬。

影视剧的改编,不能够只是迎合部分人的口味,换换形象和衣服,重要的是深刻理解人物的内涵,准确地表达出来,否则就是误入歧途,越光鲜越虚假。张涵予说宋江不是虚伪之人,是原则上的错误!

记者:但这种“感情”又是招人骂的,你没见观众

愈发地恨宋江,甚至连你都给捎上了。怒其不争,哀其

不幸。

李雪健:老百姓恨宋江,这就对了!宋江这个人物

的“核”就是招安,招安在他看来就是忠孝。观众往往

拿现代人的观念来要求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物,这样

应该,那样不应该,他怎么不应该?宋江必须按照给他

规定的动作线走,要符合人物的思想逻辑、性格逻辑和

行为逻辑。你愣叫宋江不受招安,跟朝廷对抗到底,那

他就不是宋江了,最后要么是让朝廷给他灭了,要么是

他把朝廷给灭了,自己再建立个朝廷,成了朱元璋、李

自成,那也就不是《水浒传》了。我觉得《水浒传》的

作者挺高的,高就高在招安上,揭露了封建社会农民起

义的不彻底性和历史局限性,写了他们的悲剧。但同样

是农民起义,同样以失败告终,陈胜、吴广没人骂,宋

江却遭人恨;同样是替朝廷做事,同样是被奸臣所害,

岳飞被奉为民族英雄,宋江却成了“狗熊”。原因在于

宋江犯了路线错误,受了招安;岳飞抗击的是外来侵略

,宋江被招安后又去打内部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而最

终把自己的队伍也葬送了。再有,岳飞在外敌面前横刀

立马,“渴饮匈奴血,饥餐胡虏肉”,老百姓崇尚这样

的英雄;宋江谋略上不如吴用,武艺上不如其他所有的

梁山好汉,你说他仗义吧,又因为他的投降路线害了自

己的弟兄。所以,老百姓恨宋江是正常的,无动于衷是

不正常的。但是,只要宋江的思想脉络交代清楚了,老

百姓通过看这部戏,能够批判地理解和认识这个具有代

表性的人物,以及他的悲剧命运,我也算是没白塑造。

李雪健演宋江是很投入的,一方面注重了宋江人生的心路历程,把宋江内心深处的东西表现了出来,比如把宋江在江州的失意落魄,受招安时的矛盾焦灼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比小说中的描写更深刻;另一方面注重宋江多种性格因素的体现,如谦恭,圆滑,愚忠,关爱兄弟——宋江的举止和眼神也多处生动传神,把人物心中的矛盾,志向,焦灼和茫然诠释的很准确。李雪健表演的宋江吏道纯熟,谙于世道,宋江的圆滑不是表现在嘴脸上的,而是在忠厚的外表之后。


咸阳各界


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和2011年版相距13年,由于观念的改变,在对宋江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明显的差异。

央视版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对于宋江这个人物明显带着批判的态度,因此李雪健版宋江形象猥琐、笑里藏刀、假仁假义,深黯厚黑学,处事圆滑又心狠手辣,完全是一个反面人物。

2011年版明显将宋江当作一个正面形象来塑造,因此也找到形象气质俱佳的张涵予来饰演这一人物。剧中也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有情有义又胸怀大志,始终将以身报国当作人生目标的草莽英雄来塑造。

要比较这两个形象哪个更贴近原著,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原著作者对于宋江这个人物和梁山众好汉的事迹究竟是带着一种什么种的态度。按照一百回本《水浒传》小说来看,前七十回写宋江众人梁山聚义,后三十回写他们从受招安到征辽和征方腊的过程。

我们来反思一个问题,我国历史上草莽流寇数不胜数,为什么偏偏只有历史上规模最多几千人的宋江一份能被施耐庵看中,并写成小说?不正是因为他们有接受张叔夜招安并参与征讨江南方腊这一件光辉的事迹吗?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小说中实际上是完全把宋江和梁山众好汉当作正面形象来塑造。从小说中大费笔墨对宋江的描写也能够看出作者对于宋江这个主角完全是肯定的态度。

就算是后来征方腊一事,很多人都忽略了实际上是燕青和李逵二人最早得知朝庭征方腊的计划并向宋江汇报,而宋江和众人商讨之后决定向朝庭请战,不是被奸臣所害,也不是宋江一个人的主意。因此小说中的宋江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张涵予版的宋江才更贴近于原著。


皮皮电影


纵然张涵予演技出色,但演起那宋江来,终究是不如李雪健老师来的传神。

要想比较张涵予和李雪健塑造的宋江谁更贴近原著,那就先来看看原著中的宋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水浒传》中描写宋江是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原为山东郓城县一个小押司,“少时曾攻经史,长大亦有权谋”;江湖名唤及时雨,又叫呼保义,善于结交朋友,仗义疏财。

如此看来,宋江的形象应该是一个长得一般,虽然讲义气,有抱负,但一直苦于缺少上升的途径,有一定才学。


如此看来,这宋江首先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伟光正”的形象。

那张涵予的外形条件首先就输了一阵,这张充满着正义感的、棱角分明的脸,怎么看也和宋江“小人物”的形象不搭。

而李雪健老师的外形形象倒是与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比较相符。而在演技方面,虽然张涵予尽力的掩盖自身的正面气质,但仍然比不上李雪健老师那种传神的演绎。

记得小时候看老版《水浒传》,很多人吐槽李雪健老师演的宋江在接受诏安面见皇上的时候,跪下来屁股撅的特别高,非常滑稽丑陋。

然而这正是体现李雪健老师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的深厚功力。从这一方面来看,张涵予相比李雪健老师,还是缺少了一些更加传神的,能体现人物核心气质的细节塑造。

尽管新版《水浒传》在情节上努力去还原了原著里的更多内容,但无论是服化道,武术指导,还是演员的选择上,老版《水浒传》还是要比新版强太多。

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涵予和李雪健之间的差距,或许就是新老两版《水浒传》之间的差距吧!(上面这幅字,是李雪健老师拍浔阳楼题反诗这场戏的时候直接现场写上去的,没有用替身)


壹条电影


执剑江湖,快意恩仇的是梁山好汉,但宋江除外,宋江本来就没有这个想法,他上梁山才是众人硬带进去的,而不是热情的投奔,宋江从骨子里就没有啸聚山林的想法,他的志向一直都是封妻荫子。上梁山之初也是怀着杀人放火受招安的目的取得。

在宋朝,像宋江这样起义的人非常多,因为在宋朝就是这个大方向,对民变以诏安为主,镇压为辅。这就使得很多人一开始就怀着将来受招安封官想法起义,宋江就是这样的爱表人物之一。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宋江心里想的什么已经跃然纸上,想让这样的人执剑江湖,快意恩仇是不可能的,他的每一部都想着会不会影响将来受招安,不闹朝廷不重视,闹大了则不利于诏安。宋江必须掌握分寸,处处小心。

宋江绝不是什么小人,为了江湖道义,暗通晁盖,杀死阎婆惜。平日里仗义疏财,结交广泛,深的江湖人的敬仰。在梁山为众兄弟谋一个出路应该是宋江真实的想法。毕竟占山为王不是长久之计,除非你实力真的达到能够改朝换代,但事实上差的太远,这条路根本不在考虑之中,那么要想有出路,只有招安一条路可以走。宋江可以说还是头脑非常清醒地,他绝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简单人物。在一些小说里,迎合众人口味可以大写特写江湖习气,感觉很解气,但名著就是名著,它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在逻辑上必须与现实合拍,否则就成了单纯取悦读者网络小说了。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不可能不考虑将来的出路,宋江的想法才是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该具有的。每日惦记着招安的人,他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外在表现呢?

宋江面临着两方面的压力,手下弟兄并不是都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另一方面他必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控制在朝廷愿意接受他招安的范围之内,把握这个度是很难的,必须每一步都谨小慎微。时时向朝廷传递对抗是被逼无奈,其实我对朝廷十分忠心的信息,而在传递这些信息时,又不得不考虑手下弟兄的感受,宋江就是处在这个矛盾中心的一个特殊人物,宋江不可能像其他弟兄那样豪气冲云天,动不动就快意恩仇,打打杀杀,反倒是处处表现得谨慎,对朝廷派来的大元,表现的卑躬屈膝,唯恐真正惹恼了朝廷。《水浒传》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一大帮快意恩仇的江湖人士和一个非常理智,深谋远虑的人物混在一起,让人觉得十分突兀,甚至难以接受,这就是名著的的深度和广度。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也是名著所关注的点,如果《水浒传》只表现一般神人,无拘无束,只管快意恩仇的大杀特杀,看上去会很解气,但会成为一看而过,没有任何痕迹的低级烂书,不可能成为名著。

全书的冲突点就在宋江所处位置的复杂上,是全部作品的眼,成功塑造宋江的形象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从这方面说,李雪健的宋江无论从形象上还是内心复杂程度的刻画上,都非常符合这部作品所要表现的矛盾,李逵这个人物放在距离宋江最近的位置上,就是为了衬托宋江的想法和众好汉之间的差距,李奎就是个为了突出宋江而设置的一个虚化背景。作者可谓用心良苦。

如果观众感受到了这个差距和矛盾,那就是演员和导演的成功,证明挖掘出了作品背后真正要表现出的含义。文似看山不喜平,必须有峰有谷。众多好汉都非常相似,如果宋江也入了这一流,那么这部作品就没有了峰,将坠入俗流。

说了这些,谁优谁略,观众应该有了自己的判断。


山野论史


其实李雪健和张涵予所饰演的宋江都很不不错吗,不过既然电视剧是基于小说而来,观众也就难免会将两人所饰演的宋江来做一下对比,看哪个宋江更加贴近原著。

外貌

基于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人们在评判这部电视剧的好坏时,外貌是否与原著贴合是很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

《水浒传》原著中对宋江的外貌是做了很细致的描写的。

“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

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

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

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在这段关于宋江的描述中,有一个词很关键——面黑身矮,即宋江这个人不光长得黑,而且长得有点矮(当然没有武大郎矮)。

但从这一点来说,张涵予饰演的宋江还原度是更高一些的。

对比一下,你会发现,虽然两个人化完妆之后都挺黑,不过因为肤色优势,张涵予版的宋江更贴近观众对于“面黑”的想象。

(相比之下,李雪健那个宋江只能算是面黄了)

再来说一下“身矮”,这个很简单。

李雪健在百科中的身高是172cm,张涵予在百科中的身高是178cm,显而易见,张涵予的身高是不足以服众的,一点也不矮。

另外,留意之后的描写——

“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意思是说,宋江这个人的文字功底很厉害,精通为吏之道;而且喜欢舞枪弄棒的,有一身的武艺(学的武艺很多,但是未必精通)。

熟悉张涵予的人都知道,张涵予平时是有健身的习惯的,所以身材很棒(在《老炮儿》中有秀),这样的身材是符合人们对于练武之人的想象的。

而李雪健老师由于身材并不是那么健壮,所以从他塑造的宋江身上看不出一点习武之人的气质。

所以从外形的还原度上来讲,张涵予版的宋江除了身高的硬伤之外,其实是更胜一筹的。

气质

在很多观众心中,宋江是非常讲义气、豪气干云的一个人。

不过,你看过《水浒传》原著的话,就会发现宋江这个人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你看原著中关于他的描写有这样一段话:

“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

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宋江不过是区区一个县城小吏,他从哪里来的钱挥金似土呢?而且“人问他求财物,亦不推脱”。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只有一种可能,这钱不是宋江自己的,至于钱在哪里来的暂且按下不表,但是能看出来宋江绝不是前面所讲的一个县城小吏这样简单的。

继续说宋江这个人,讲义气、豪气干云其实不过是宋江最表层、最浅显的一面,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伪装。

宋江骨子里其实是有阴鸷的一面的。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江并不是一上了梁山就做首领的。

因为宋江是后上梁山的,他没有晁盖去的早,但是他心里是想做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的。

而且他还要遵从晁盖遗言将主位让与卢员外(卢俊义),不过众人不伏,于是变用抓阄的方法,宋江与卢俊义去攻打一个州府(东平府与东昌府)。宋江抓到的是东平府。

抓阄之后,宋江和卢俊义分别清点人马,准备攻城。

“ 当日设筵饮酒中间,宋江传令,调拨人马。宋江部下:林冲、花荣、刘唐、史进、徐宁、燕顺、吕方、郭盛、韩滔、彭、孔明、孔亮、解珍、解宝、王矮虎、一丈青、张青、孙二娘、孙新、顾大嫂、石勇、郁保四、王定六、段景住,大小头领二十五员,马步军兵一万;水军头领三员,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领水军驾船接应。”

在攻城之前宋江曾经问到部下:『东平府太守程万里和一个兵马都监,乃是河东上党郡人氏。此人姓董,名平,善使双枪,人皆称为「双枪将」;有万夫不当之勇。虽然去打他城子,也和他通些礼数,差两个人,一封战书去那里下。若肯归降,免致动兵;若不听从,那时大行杀戮,使人无怨。谁敢与我先去下书?』

话音刚落,郁保四就站出来说他认识董平,愿意去下战书。

之后郁保四下战书时被董平毒打一顿,又有史纹龙站出来说:他认识东平府院子里的一个娼妓,愿意多带些钱浅入城里住在娼妓家中,到时候与宋江来个里应外合。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宋江率先攻下东平府,如愿坐上了梁山头把交椅。

不知你发现问题没有,宋江与卢俊义抓阄,正巧他就抓到了东平府;正巧他所带的部下就有人认识董平能下战书,又有人能够潜入城中与他里应外合。

这世上的事哪来这么多巧合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一切都是宋江早已算计好的。

你说这不是阴鸷是什么?

张涵予本身是国内少有的具有硬汉气质的演员,这种硬汉气质也被他带入所饰演的宋江这个角色中。

所以张涵予版的宋江给人的感觉豪气冲天,但是原著中宋江内心阴险的一面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宋江就很好的将原著中这个人物老谋深算或者说是阴鸷的一面给展现了出来,这从电视剧中很多细节都能看出来,比如宋江每次给比他官大的人行李时都会将屁股撅的很高,可见宋江对于熟谙官场规则,内心又有对官场权利的极度渴望,这也为他以后极力主张接受朝廷诏安埋下了伏笔。

所以,要从对原著著中宋江这个人物的气质还原程度来看的话,李雪健老师是要胜出一筹的。

不过,话说回来,李雪健和张涵予都是国内演技一流的好演员,两人在塑造角色时都有自己的特质在里面。

他们所塑造的宋江都可以说是他们演艺生涯中的一次高光时刻,非要分出个高下的话有什么意义呢?

毕竟能让我们认可的,还是他们的演技。


赤兔电影


我感觉张涵予演的宋江更贴近原著。十分取张涵予的七分,取李雪健的三分。如果谁演的宋江没有使你生恨的感觉,那就是演砸了,演的是演员自己。张涵予演出了这种感觉。作者写水浒,就是要以失败来给后人一个教训,这样才更深刻。张涵予演技杠杠的 太强了 实在令人佩服诶⊙▽⊙看了李雪健的宋江,

杀死阎婆惜的时候,满脸的心虚,满脸的不知所措。上梁山根本就是情势所逼。为什么武松,鲁智深这些英雄会臣服于文不成武就的宋江,难道就是因为宋江仗义疏财?仗义疏财宋江能比的上柴进?难道是孝道,孝道难道比的上黑旋风李逵?

张涵予的宋江给我的感觉很棒,那种气场,演的也非常正义,一些剧情上的改动也让我觉得招安可行性与必然性,不像老版宋江那般让人看了就想骂,一副屈膝相,当然李雪健演技到位,就是给人感觉不好,张涵予的就没有,正气英雄。



启蒙历史观


由于文学语言和影视语言的不同,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本身就是再创作的过程,有时候并不是一定要贴近原著就是评价角色成功与否的标准。

六小龄童和周星驰还有黄渤那一个更贴近原著呢?黄渤版在外形上更接近原著,至尊宝与宿命的对抗行为深得原著精髓,而六小龄童版则是去除了多重隐约之后的升级打怪的孙悟空,但是由于六小龄童版孙悟空角色性格有更多积极向上的一面,外形也最讨喜,所以群众基础最为广泛,老少皆宜。

再回来说宋江。一定对比的话,首先张涵予在外形是就不符合广为流传的宋江的形象。

如图,这是“面黑身矮”的宋三郎么,不是,这应该是豪情万丈的宋大侠。英俊挺拔的仪表跟俊俏的浪子燕青站一起都毫不逊色。也是因为这高大帅气的外表,深得观众喜爱。然而,如果屏幕上全是俊男灵女,自然也就失了人物的个性。

而李雪健版的宋江,也有不符合原著的一面,就是少了一份笼络天下英雄的魄力和手腕。但这并非李雪健本意,从当年的金圣叹,到98版水浒传的导演和编剧,好像存了私心对宋江这个人物腹黑的一面都喜欢不起来,因此李雪健版宋江的角色性格并不讨喜。

比如《水浒传》原著中,宋江收复戴宗的那段对话,及有魄力,且看原文:

话说当时宋江别了差拨,出抄事房来,到点视厅上看时,见那节级掇条凳子坐在厅前,高声喝道:“那个是新配到囚徒?”牌头指着宋江道:“这个便是。”那节级便骂道:“你这黑矮杀才,倚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宋江道:“‘人情人情,在人情愿。’你如何逼取人财?好小哉相!”两边看的人听了,倒捏两把汗。那人大怒,喝骂:“贼配军,安敢如此无礼!颠倒说我小哉!那兜驮的,与我背起来,且打这厮一百讯棍!”两边营里众人都是和宋江好的,见说要打他,一哄都走了,只剩得那节级和宋江。那人见众人都散了,肚里越怒,拿起讯棍,便奔来打宋江。宋江说道:“节级,你要打我,我得何罪?”那人大喝道:“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行货,轻咳嗽便是罪过。”宋江道:“你便寻我过失,也不到得该死。”那人怒道:“你说不该死,我要结果你也不难,只似打杀一个苍蝇。”宋江冷笑道:“我因不送得常例钱便该死时,结识梁山泊吴学究的,却该怎地?”那人听了这话,慌忙丢了手中讯棍,便问道:“你说甚么?”宋江又答道:“自说那结识军师吴学究的,你问我怎的?”那人慌了手脚,拖住宋江问道:“你正是谁?那里得这话来?”宋江笑道:“小可便是山东郓城县宋江。”那人听了大惊,连忙作揖说道:“原来兄长正是及时雨宋公明。”宋江道:“何足挂齿!”那人便道:“兄长,此间不是说话处,未敢下拜。同往城里叙怀,请兄长便行。”宋江道:“好,节级少待,容宋江锁了房门便来。”

李雪健版电视剧中把这段抹去了,改成戴宗原本就是及时雨的粉丝,一见宋江就是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这样就显得宋江就少了一些笼络人心的心机和手段,招安之后血染陈桥驿等一系列事件才显得令人更加窝火。

综上:一定要对比二人在角色塑造上的高下的话,个人倾向于李雪健版,电视剧的主要角色并不一定都要主角光环加身或者伟光正,当年98版播出的时候,有观众气得砸掉电视,能把角色演绎得如此深刻便是成功。


原非伊


答:李雪健的演绎更出神入化。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们在此比较,也不要伤害。毕竟二人的演绎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各的独到之处。

我个人认为,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宋江更贴近原著,更忠于原著。这宋江出神入化,入木三分,宋江的灵魂和内心世界被诠释的淋漓尽致,让人们看了以后就觉得是宋江本人在荧幕上,让大家跟着宋江的节奏放歌与悲恸。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老一辈艺术家扮演的黄世仁,愤怒的战士举枪要射杀地主恶霸的场景。

李雪健的演绎毫无多余的动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水到渠成,可见李雪健对角色的理解是多么的深刻,对角色的把握是多么的恰如其分,对角色语言的把握是多么的准确无误,对角色动作的配合是多么的贴近生活。让人觉得就是宋江在台上吃酒说话。

最让人难忘的一个镜头我觉得就是当南征方腊班师回朝,接受封赏时叩头谢恩时的跪姿,屁股高翘,双手伏地,脑袋低垂,腰身松软。仅这个姿势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宋江此时心如刀绞,欲哭无泪,征战乏累的无比悲恸的心情,方腊一战痛失了大半弟兄,虽胜犹败。在这无比痛心疾首之时接受封赏,心情是多么复杂。李雪健老师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演绎,令人难忘。

这种演绎非深入角色,深入生活,理解生活的戏骨是难以驾驭的。


继往开来接力棒


我只能说,李雪健老师是老戏骨。演技真的很赞,但演的是另一个宋江。工于心计,老奸巨猾,讲的是手腕与权谋,缺少了宋江原有的英雄气与枭雄感。

而张涵予确实更接近与原著宋江,不过也又少了李雪健版的一丝算计与权谋。也近些年很多文盲跟风喷子诋毁宋江,无端黑化宋江,硬生生的把施耐庵的棺材板给启开了。

如果说接近,水浒的这一部英雄史诗,那么十分取张涵予的七分,取李雪健的三分。有人说,水浒梁山就是个阴谋,那么好,你得意淫功力真的很厉害,估计施耐庵都没想到,自己的这样一部作品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下面是我早年发布的关于我认为的宋江。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批判宋江。

我实在不敢认同,因为这种批判来的太过于无脑与随便。

“小人、虚伪、自私”无数类似的标签贴到了宋江的头上。人们如同发现了真理一般享受着这份站在上帝视角与至高之地的口无遮拦的快感。

难道这就是施耐庵先生的用意或者是现时代的新青年对其的深度解读?

NO!

新青年们总是喜欢用自己并不宽阔的知识面与三观用尽全力的表现出自己知识渊博,眼界眼界宽广,品德高尚。

如此露怯,贻笑大方。

我浅谈宋江,不知可否。

纵全书来看,施耐庵先生想借水浒之名表现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黑暗,统治阶级不清白,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心有报国之志却得不到重用等等。

笔下的宋江便成为了当然的主角,他将施耐庵先生所想表达的东西逐个串联起来。宋江的志愿便基本相当于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中所表达之意。

他遇见晁盖作为楔子,被陷害作为开端就此走上了这一条水浒之路。

仗义疏财,名誉天下。他配的起“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江”的名号。但他心有报国之心,仕途之志。江湖中如此名号却得不到仕途的高升,他心有不甘。

沉沦于社会黑暗,终揭开义旗。

从上梁山起,至一百零八将归位。宋江从来就没有丢去心中那份青史名志。

但上来梁山,他的任务从把自己带入仕途变成了带领梁山兄弟带入仕途。

败高俅,打童贯。一切的一切就是要向圣上证明,这有一群人才可以报效国家,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也可以理解的是他个人的意愿尤为的重。

可怜的是宋江在政治上还是迟钝的、脆弱的。

单从结果上看,的的确确害了众兄弟。可是看问题的角度不能只从结果看。

阮小七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大致意思是:为国战死青史留名总好过在山上当个一世的匪徒。

让梁山脱离寻常山贼土匪之流,步入官途。这是宋江想要的,也是应该的。

宋江考虑的是梁山的未来,而不是现在。这是与晁盖本质上的不同。难道要梁山一世都是个匪窝,是宋江把梁山带出来,脱离了寻常。

征方腊回来,只得三十六员。宋江同样极其的痛心,我们没有理由把宋江想象成一个冷血之人。

对于此,新版水浒传要比老版水浒传深刻传神的多。

宋江而言,我极其肯定李雪健老师的演技,但老水浒的人设便成了一个小人。而新版张涵予所塑造出的形象更加生动全面,贴合原著与人性考究。

新水浒有一个线索特别巧妙。宋江梁山聚义脑门上一直有一条金线,在喝了毒酒后金线便缓缓消去。

印证了他带领梁山成大事的天命最终失败。

毒酒后缓缓闭上眼,多少的心酸与苍凉。

写到这我才突然明白,我所与之辩解的人群不过还是那些人,在真正懂的人眼里不需要我这样解释。

因为宋江便是宋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