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紫砂壺爲何難被認可!難解釋!

顧景舟紫砂壺價格,2003年,紫砂大師顧景舟和著名書畫家江寒汀、吳湖帆合作的作品“石瓢壺”在臺灣拍出100多萬人民幣的價格。顧先生少年即立志於紫砂陶藝創作,從其祖母邵氏學藝,潛心磨練製作技巧,方二十便己身列紫砂名手之林。數十年來飽覽歷代紫砂精品,深入鑽研紫砂陶瓷相關工藝知識,旁涉書法、繪畫、金石、篆刻、考古等學術。豐富的人文素養加上精練制壺技藝,蘊釀出其紫砂創作的獨特藝術風格,而顧景舟對於紫砂陶傳器鑑賞亦有高深獨到的造詣。

顧景舟紫砂壺為何難被認可!難解釋!

顧壺究竟存世多少?顧景舟早年迫於生計曾經做過很多壺,甚至有一天就做過20把,但早期作品多沒有落顧景舟的款,而是商家委託所做。後期得到認可後,其制壺數量顯著下降,但一般也會一式三把,由此推斷,儘管沒有可靠的數據,但存世量應該也不小。顧景舟的作品近年被愛壺的人瘋狂收藏,價格陡漲。其原因主要是顧老的壺確實製作上乘、自成一家,無人可比。另外的原因就是市場上很難見到顧壺了,北京翰海 北京保利春拍藏品甄選 一三九五五一三二八一四 朱先生 致力民間藏品出手渠道建設,尤其是早期紫砂壺很便宜時候的老壺,損壞散失所剩無幾。

顧景舟紫砂壺為何難被認可!難解釋!

很遺憾顧先生沒有寫下自傳,其近親好友同事也沒有此類文章發表,顧壺的存世量遂成迷局。現只能根據顧先生生平大致估算其一生在不同時期作品的數量。顧先生1915年生人,18歲開始學習製作紫砂壺,曾在上海為人僱傭,為僱主制壺,以仿製前人老壺為主,無個人名款。當然,無名款的壺不能算顧壺。至20歲小有名氣,壺藝快速提高,開始使用名款,也有無款的批量之作。出於生計,在解放前的16年裡,顧先生有名款的制壺不少於2萬件,這是他制壺最多的一個歷史時期。由於當時處於戰亂,壺很便宜,只用不藏,自然消耗量很大,存留到現在的估計為10%左右。也就是,顧壺解放前作品現在存世量在2000件左右。

顧景舟紫砂壺為何難被認可!難解釋!

1989年 顧景舟制 亞明書畫 矮井欄壺 成交價:1782.5萬元

近兩年,以顧景舟為代表的紫砂大師的作品在拍賣場上屢屢拍出天坐,逐昨之下,其仿品日漸增多。如何甄別?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顧老壺用泥是顧老個人特製拼紫泥,泥質精良風格明確。顧老壺胎壁輕薄勻等,壺裡外清清楚楚,無絲毫毛次,這和顧老嚴謹人生態度有關,一般顧老制一壺至少2個月。顧老壺當你面對時不由而然有一種逼人感覺,這稱之為氣韻,氣韻是壺的生命。顧老壺一定是窯火絕對正確,如稍有一丁點窯溫不正顧先生會當場廢了。值得一提的是,顧老一生嚴謹慎慎,其壺用印隨身佩藏,從不離身,故顧老壺印款可信度極高。仿款一比較即明瞭。

顧景舟紫砂壺為何難被認可!難解釋!

顧景舟制高僧帽壺 成交價:460萬元

識別砂壺的真假,一如鑑定書畫,首先從提高理性認識,理性即培養自已的學識素養,以資提高審美觀感;第二是多方交流,互相觀賞某些名家的傑作,提高感性,探討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風格形制,技巧手法,藝技擅長,使用原料泥色的習慣性,印章的規格特徵,把握關鍵性的依據,逐漸累積經驗。

顧景舟紫砂壺為何難被認可!難解釋!

顧景舟 井欄壺 成交價:402.5萬元

這幾張是顧老的款,通過對比能進行初步的鑑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