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間未了局:分衆傳媒曾遭清倉式減持 阿里爲何還要150億入股?

電梯間未了局:分眾傳媒曾遭清倉式減持 阿里為何還要150億入股?

阿里巴巴的攻略筆記本上又添加了一道新信息:150億元搶佔電梯間。

7月18日,分眾傳媒發佈公告,阿里巴巴集團及其關聯方將以約150億元人民幣戰略入股分眾。雙方將共同探索新零售大趨勢下數字營銷的模式創新。

交割完成後,阿里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0.3%。未來12個月內,阿里將視情況,增持公司不超過5%的股份。阿里成了僅次於分眾CEO江南春的第二大股東。

分眾傳媒是國內樓宇媒體廣告業的“霸主”。目前覆蓋逾300個城市的2億城市中產。其中期目標覆蓋500個城市的500萬個終端,日覆蓋5億城市新中產,觸達中國城市絕大部分的主流消費力。2015年在支付5560萬美元罰金和不當收入後,分眾傳媒與美證交會和解。當年底,分眾傳媒完成借殼七喜控股,成功回顧A股,股價兩個月裡翻了四倍。

尼爾森的數據顯示,核心城市的電梯間廣告市場,分眾基本以70%以上的市場份額獨佔鰲頭。而由“電梯”成就的分眾,現在也已經不滿足於樓宇間了,其觸角已經延伸到了影院、互聯網、各大賣場和戶外LED等場景。

換句話說,阿里通過150億元佈局到樓宇廣告業務上。而分眾傳媒引進阿里,對其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意義非凡。

資本市場也迅速對此作出了反應。7月19日,分眾傳媒一字漲停板開盤,在大盤大跌的情況下,全天穩穩地守住了漲停板。截至發稿,其股價為10.93元/股,漲幅9.96%。

但分眾傳媒真的高枕無憂了嗎?顯然不是。

電梯間未了局:分眾傳媒曾遭清倉式減持 阿里為何還要150億入股?

股價回到歷史低位

分眾傳媒作為中概股迴歸“第一股”初期表現算得上不錯。2015年底,分眾傳媒完成借殼七喜控股,成功回顧A股,股價兩個月裡翻了四倍。

但分眾傳媒的股價卻震盪下跌。在2017年3月份,其市值曾跌破千億元。不過,隨著互聯網流量出現觸頂的跡象,線下流量價值重估,而分眾傳媒作為線下廣告龍頭,股價也在2017年又經歷了一波上漲。

可惜的是,在這波上漲之後,分眾傳媒再度遭遇下跌。截至目前,其股價從201511月23日曆史最高價62.34元/股,跌到現在股價為10.93元/股,基本回到分眾傳媒借殼之前的股價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月31日,分眾傳媒還將迎來一批股份數達64.27億股的限售股解禁,這批解禁股數量已超過分眾傳媒當前的流通股總量。

電梯間未了局:分眾傳媒曾遭清倉式減持 阿里為何還要150億入股?

遭清倉式減持

去年,分眾傳媒引起外界關注的是兩個大股東的瘋狂減持。

2017年6月,分眾傳媒的時任第二大股東Power Star(HK)與時任第五大股東Gio 2(HK)分別發佈“清倉式減持”計劃:擬在6個月內減持所持有的分眾傳媒6.48億股、5.91億股,分別佔總股本的7.41%、6.77%,粗略計算,其減持規模約在160億元。

這一消息致使分眾傳媒在減持計劃發佈後的首個交易日開盤即被砸至跌停,當日收盤跌幅為9.81%,公司總市值一天之內蒸發124億元。當日,兩家遊資席位國泰君安寧波彩虹北路營業部和銀河證券成都建設路營業部分別賣出8499.65萬元和7086.18萬元。

其實,早在分眾傳媒借殼上市完成之初,原七喜控股的大股東易賢華就開啟了減持套現。根據Choice數據顯示,2016年5月13日以及6月8日,易賢華分別在大宗交易市場減持380萬股和103萬股,套現金額合計為1.42億元。

蹊蹺的是,此次減持計劃公佈前的半個月裡,在基本面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包括華創證券、安信證券、興業證券、招商證券、東吳證券在內的五大券商密集發佈了5篇30頁左右的深度研報。特別是華創證券,6月15日剛剛發佈深度研報,並首次給予“買入”評級,分眾傳媒次日便公佈了上述鉅額減持計劃。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面對如此之大的解禁壓力和減持風險,華創證券和東吳證券“中標”。部分券商研究員傾向於把這次“踩雷”看作是很多券商由於過度追逐二級市場炒作熱點而選擇性忽視風險,最終“咎由自取”的案例。

電梯間未了局

電梯間未了局:分眾傳媒曾遭清倉式減持 阿里為何還要150億入股?

當然,清倉式減持已經成為過去。對於分眾傳媒來講,其電梯間“霸主”地位被挑戰才是最大的隱患。

與分眾傳媒相比,近兩三年才開始發力電梯媒體的新潮傳媒,宣稱要在2018年和分眾“打一場千億級的群架”。

這是一家位於成都的媒體。2009年,成都新潮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成立,2013年,張繼學第三次創業,創立新潮傳媒集團,主攻電梯廣告在社區電梯內的電視媒體新場景。

據虎嗅的報道稱,3月30日,新潮傳媒創始人、董事長張繼學,稱被分眾“打新辦(打擊新潮辦公室)”欺負太久。4月3日,新潮傳媒在內部下發的文件《關於全面搶奪分眾傳媒億元級客戶的通知》中宣佈:與分眾傳媒的戰爭正式打響。

新潮的崛起,分眾坐立難安。網上有疑似分眾傳媒公司內部QQ聊天記錄廣為流傳,意思就是分眾傳媒針對新潮進行針對性打擊。

但很快,分眾高管回應,所謂“打新辦”是“新潮的自編自導自演一場戲來抹黑分眾”。

電梯間未了局:分眾傳媒曾遭清倉式減持 阿里為何還要150億入股?

打口水仗之際,新潮已經燃起爭奪戰的第一把火:凡是在分眾投放1億元廣告額以上的客戶,與新潮合夥人見面,便贈送刊例價為1000萬元的廣告資源。

隨後,網上開始出現幾十篇以“新潮挑戰分眾”為主題的文章,雙方掀起了一場盛大的公關戰。

對於這個年營收僅有2億元(2017年數據)的分蛋糕者,分眾傳媒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江南春表面不動聲色,暗指新潮“碰瓷”。要知道,分眾的年營收已經超過了120億元,新潮嗆聲分眾,似乎是拿雞蛋碰石頭。

但新潮的挑戰不容小覷。發起這場肉搏的新潮傳媒,有六個合夥人:張繼學、龐升東、梁春華、王文釗、舒義、楊震,其中,龐升東是51.com和2345.com的創始人,舒義是互聯網廣告圈知名公司力美科技的創始人,二者都是互聯網圈的熟面。

請注意,新潮傳媒的糧草已準備充足。2018年4月,新潮傳媒獲得成都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的20億元投資。目前新潮傳媒融資已超過40億元,所有投資方包括龐升東、顧家家居董事長顧江生、愷英網絡創始人王悅、天神娛樂創始人朱曄、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以及歐普照明、紅星美凱龍等等。

為了與分眾傳媒分庭抗禮,新潮傳媒在這場戰爭中不惜重金,不計大幅虧損,為獲得電梯資源大力補貼上游和下游,並且圈之為一套“互聯網打法”。

電梯間未了局:分眾傳媒曾遭清倉式減持 阿里為何還要150億入股?

公開資料顯示,新潮傳媒在2年多時間內已經拿下45個城市的35萬個電梯資源,日均覆蓋1億中產人群。而2003年成立的分眾,覆蓋目前150個城市的150萬個終端,用了十幾年的時間。

簡言之,即便阿里入股分眾傳媒,這場有關電梯間霸主的爭奪戰也遠遠未到結束的時候。接下來就看雙方如何出招,博得用戶滿意了。


(為方便讀者交流和提供新聞線索,財經雜壇將成立讀者微信群,不定期大咖群內分享觀點,不定期紅包砸來。有意者請頭條私信。【財經雜壇】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