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陷入11億「廣告門」,怎麼所有人都自稱是「受害者」?

近期,比亞迪“廣告門”事件持續刷屏朋友圈。

6月13日,比亞迪子公司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發佈聲明稱,有單位或個人偽造該公司印章、冒用該公司名義開展廣告宣傳類合作業務。

7月4日,比亞迪再發一則聲明稱,公司發現有不法單位或個人偽造比亞迪公司印章、冒用比亞迪公司名義開展廣告宣傳類合作業務,在公司報案後,犯罪嫌疑人李娟已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7月12日,比亞迪通過官方微博發佈了《關於李娟等人冒用比亞迪名義開展相關業務的聲明》(簡稱“聲明”)。聲明中稱,在發現李娟等人的違法行為後,比亞迪以李娟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及合同詐騙罪,向上海警方報案;隨後警方在李娟處查獲了多枚偽造的比亞迪印章。

7月12日,曾服務於比亞迪的上海競智廣告有限公司發佈《人BY臉,天下無D》一文,稱比亞迪聲明中被認定為合同詐騙的行為長達三年,其中至少涉及25家廣告供應商,累計金額約11億元。

該文章提供了多份證據稱,比亞迪對於李娟所開展的市場推廣活動並非不知情。其中,與阿森納的合作比亞迪總部就有直接參與;據文章內容顯示,“比亞迪總部品牌公關部部長李巍(Sherry)與阿森納簽署了戰略協議。”

7月13日,英超阿森納足球俱樂部聲明表示,根據比亞迪告知阿森納的信息,比亞迪相信其本身已成為一樁涉及諸多廣告協議詐騙行為的受害方。目前,比亞迪官方微博與阿森納合作的相關內容已刪除。

7月16日凌晨,上海雨鴻通過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則“關於比亞迪廣告門事件的聲明”。聲明中稱雨鴻公司從未授權李娟以本公司名義承攬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任何廣告業務,李娟亦不是雨鴻公司的員工。雨鴻公司與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的合作系在2017年4月以後,在此之前李娟已經以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名義開展業務超過一年半之久;此後,李娟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亦以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名義與雨鴻公司開展業務,並簽署合作合同。據李娟本人陳述,深圳比亞迪相關人員對此事均知情。由李娟以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名義發包給雨鴻公司的廣告業務均屬比亞迪旗下真實業務,事中有比亞迪廣告部門及大區相關人員對接,事後有大量業務確認。

7月16日,比亞迪再發澄清公告稱,李娟及網傳的“陳振宇”非比亞迪在職或離職員工,且重申比亞迪也是受害者。

7月16早上7點鐘,比亞迪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則告知函。告知函面向“李娟案件”相關廣告傳媒公司,比亞迪表示,將“與相關公司共同商討合理的解決方案”。

7月16日早間,比亞迪在證券市場發佈澄清公告指出,該事件關鍵人物李娟及網傳的“陳振宇”非比亞迪在職或離職員工,同時重申公司也是受害者,願意配合警方調查。

比亞迪陷入11億“廣告門”,怎麼所有人都自稱是“受害者”?

比亞迪陷入11億“廣告門” 旋渦,所有人都自稱是“受害者”

比亞迪7月16日澄清公告截圖

比亞迪陷入11億“廣告門”,怎麼所有人都自稱是“受害者”?

比亞迪陷入11億“廣告門” 旋渦,所有人都自稱是“受害者”

從目前已曝出的消息來看,李娟並非比亞迪員工;而按照李娟自己的說法,她只是臺前負責操作的“傀儡”,背後隱藏的操刀人是陳振宇,而陳振宇則聽命於比亞迪副總裁李柯。

作為當中的主要涉事人之一,比亞迪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北美分公司總裁李柯也在微信朋友圈對此事進行回應,稱“此事實在讓我憤怒,遠在美國矜矜(兢兢)業業埋頭苦幹時,竟然莫名其妙的被騙子陷害了!警方一定要把什麼陳振宇,宋博,李娟以及背後有貓膩的廣告公司一併抓出來,狠狠嚴懲這樣的欺騙行為!否則天理難容!”

比亞迪陷入11億“廣告門”,怎麼所有人都自稱是“受害者”?

比亞迪陷入11億“廣告門” 旋渦,所有人都自稱是“受害者”

比亞迪副總裁李柯回應

據此前有媒體公開的從匿名人士處得到了一份李娟所寫的《上海比亞迪情況說明》,陳振宇自稱為比亞迪集團隱形股東,並向集團李柯彙報。7月16日,李柯向該媒體回應稱自己“被騙子陷害了”,並希望警方將陳振宇、李娟等人及部分背後有貓膩的廣告公司抓起來。李柯為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現任妻子。

至此,“廣告門”事件再次陷入羅生門。首先,3年來比亞迪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如果真的由陳振宇與李娟一手策劃,並能夠在比亞迪、廣告商之間巧妙周旋,那真的是神一般的手段,如何做到這些?享受了3年優惠價格甚至免費推廣活動的比亞迪竟然毫無察覺?同時,之前曾作為瑞安房地產高管的陳振宇,冒著如此大風險的目的又是什麼?又得到了什麼好處?

因為此事,往昔的競爭對手此刻竟坐到了一起。上海速肯廣告公司負責人吳彬、上海競智廣告有限公司CEO王大銘、上海雨鴻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汪曉婷以及上海某廣告公司負責人Nick。過去兩年左右的時間裡,他們曾激烈爭搶過本土汽車品牌比亞迪,但如今,他們又因為向比亞迪“討個說法”而一起召開記者會。

多名供應商確認,目前和國金比亞迪有業務往來的廣告商有30家左右,涉及金額達11億元。但事實上,比亞迪廣告事件涉及的廣告商遠不止於此。

在李娟操盤過程中,她曾鼓勵一些有實力的廣告商發展下線,將一些具體事務交由更多二級廣告商落實。這些二級廣告商的數量遠超30家。“(二級廣告商)有很多很多。”Nick說。此外,一些涉及此次事件的車展模特也沒有收到工資。其經紀公司給出的理由是,“廣告公司還沒有拿到比亞迪的回款,我們也無法給你們發工資。”

更嚴重的是,有些廣告公司在過去一兩年中為國金比亞迪進行了墊資。

當供應商們集體找到李娟的時候,她早已身陷囹圄。曾有供應商威脅李娟,李娟曾經去803經偵大會、110派出所兩次報案,不過,由於證據不足,未能立案。後來以自己1200萬元房子來源不明自首了。看來這是一種無奈強行將自己關進去的節奏啊!

儘管供應商們已經分享了各自“受騙”的經歷,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尚未清晰。王大銘說。其中,最讓人想不明白的是,“李娟到底圖什麼?”

王大銘認為,投放廣告、線下活動的費用都是“實打實花出去的”,李娟並沒有利益可圖。採訪現場,諸位供應商也否認和李娟有個人利益關係。

對於廣告商,比亞迪的態度已經有了明顯改變。7月16日比亞迪在其官方微博發佈告知函,稱“比亞迪是案件受害者,已經報案,望有關公司儘快報案”,並明確表示“比亞迪願意與相關公司溝通,並按照警方針對事實和金額的核查認定,與相關公司商討合理解決方案。歡迎相關公司聯繫比亞迪,當面溝通,即日實行預約,並由比亞迪集團採購部總經理接待”,並留下預約電話。

廣告商們正在商量對策,或組團前往深圳與比亞迪方面溝通解決方案。畢竟對於已經瀕臨絕境的小公司而言走法律程序是下下之策,能否熬過漫長的取證、審判、執行環節還是未知。

“冰山漂浮在海面上的時候,我們只能看到它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可是在水下,卻隱藏著巨大的山體。”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但真相卻越發的撲朔迷離。


比亞迪陷入11億“廣告門”,怎麼所有人都自稱是“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